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领
2017-04-11张磊磊马建军
张磊磊 马建军
(新疆巴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库尔勒 841000)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领
张磊磊 马建军
(新疆巴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库尔勒 841000)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对于推动现代农业提档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领域面临着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与库存过高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问题都出在供给侧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从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实际出发,短期抓好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核心的改革任务,长期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形成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合理、保障更有利的农业供给体系。要抓住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农业科技植入、生态环境修复等要点,着力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环节
当前,我国农业领域面临着农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与库存过高并存、农产品价格“天花板”与成本“地板”两板挤压、土地撂荒与过度耕作同在、[1]资源环境数量与质量双重约束日益严重等诸多问题。究其原因,问题都出在供给侧方面。为此,中央特别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科学理念,它更多地着眼于解决我国农业领域的长期性问题,是切实瞄准当前我国农业领域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针对性、可行性、战略性的关键举措,是加快农业结构性调整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丰产增收的一把“利刃”。因此,研究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相关问题,系统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改什么”的问题,重点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部关系、重点工作、保障机制等关键环节,对于解决我国农业领域的“疑难杂症”、提高农业质量效率和竞争力、优化供给效率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内容,它着眼于中国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从供给角度和生产端出发,用改革的方法来推进结构的调整,通过优化供给侧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扩大有效供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破解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一系列供需失衡矛盾和机制体制难题,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社会良性、健康、持续发展。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经济结构调整的一般经济特征,又有农业领域自身的特殊性和改革重点,在调整中应从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实际出发,短期内抓好以“三去一降一补”为核心的改革任务,长期落实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重心的改革目标,[2]努力形成效率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合理、保障更有利的农业供给体系。[3]基于此,在其基本内涵界定上,应当充分地融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短期任务和目标,深刻把握其基本内涵。
(一)短期任务把握
1.“去产能”。农业领域有别于工业领域,并非行业衰落、淘汰而出现产能过剩问题,更多地表现为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即某些农产品库存过高,而某些农产品却严重依赖进口,出现产能分配不合理的现象。总体来看,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而是弱而不强、脆而不稳,出现结构上的有剩有缺。[4]“国以人为本、民以食为天”,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粮食安全问题仍然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粮食产量允许年度间的上下波动,但是持续稳定和提升粮食产能仍将是发展的主旋律,不容动摇。因此,对于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言,关键在于在重视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调整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而并非淘汰过剩行业产能问题。
2.去库存。当前,我国粮食问题上出现了“三量齐增”这样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一方面,粮食连年丰产丰收,年产量基本接近年粮食总需求量12 900亿斤,已基本满足粮食供给。但另一方面,粮食进口量却也在连年增长,2015年进口量达到2480亿斤,一定程度上将国内粮食挤出了市场,造成了自产粮食进入市场受阻。粮食出现过剩现象,究其缘由是农产品供求结构的错位。从粮食品种结构上看,重点应调减玉米产量、增加大豆产量,[5]改变当前“存不下、销不动”的现状。从品质结构上看,应增加优质品种的比重,减少平淡、常规品种的数量,更多地培育出一批名优特新、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品种,着力在改善农产品品种上下功夫。
3.去杠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重视程度,在信贷、融资、财政投入等方面给予了许多实质性的支持,衍生出了一批只会“等靠要”的“僵尸企业”,其企业年度经营盈利水平的多少完全取决于当年来自政府的支持程度,而企业本身却缺乏自主创新,没有自负盈亏的能力,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缺乏发展的活力与应对市场危机的能力。因此,现阶段应主动地、有序地去杠杆,通过强化市场纪律,降低企业杠杆率,逐步实现“僵尸企业”的全部退出。同时,应主动推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兼并和重组,必要时采取破产清算制度,突破企业发展的怪圈。
4.降成本。随着土地肥力的下降,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增长,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落后与粗放,致使国内农产品种植成本不断飙升,严重地挤压了农民的收益。因此,当前如何实现农业的节本增效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任务。首先,应千方百计地减少不必要的农业生产成本,通过控肥减药等相关手段,将超出合理边界的生产成本降低,实现农业的控本经营。其次,适度发展规模经营,改变传统一家一户的耕作模式,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均摊农业生产经营成本。第三,提升要素使用效率,优化各项要素地投入与利用,以低成本要素替代高成本要素,实现农业经营的节本增效。第四,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信息化广泛地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当中,以机械和智能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尽可能减少劳动力资本要素的支出。
5.补短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直是制约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短板。当前应重点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本投入力度,通过改善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切实扭转农业基础设施之短。一是弥补农田水利设施之短,通过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充分保障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6]二是弥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之短,通过提高道路交通网、农村电网、农村通讯网等网络的覆盖密度,改善农业生产环节中的运输、能源、通讯条件。三是弥补农产品流通设施之短,通过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以农产品发布网站、电子商务平台为媒介,串联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四是弥补农业机械、智能设备之短,着力攻克制约机械、智能装备替代人工的关键环节,切实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全程机械化、信息化控制。
(二)长期目标把握
1.创新。我们正在步入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时代,创新成为时代的常态。为此,应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提升农业技术服务效能,以科技创新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强化创新驱动,不断为农业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发展动力,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来说,要逐步增加科技创新在农业领域中的贡献率,扩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要建立农业科技协同科技创新联盟,实现产学研联合、农科教联动,通过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优化创新配置资源,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协调。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在于改变现有农业经营方式,实现农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推动整体农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因此,当前必须要跳出依靠农业种植的发展带动农业经济发展的老路子,积极探索农业领域改革发展的新路径,实现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要通过充分挖掘一、二、三产业协同价值,以农产品加工业连接农业生产与销售环节,以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来提升整体农业的附加值,从而推动农业发展软实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提升。
3.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和追溯,近年来风险隐患和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它严重地危及到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因此,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应重点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能力。要在科学施肥和合理用药的基础上,尽可能实现化肥、农药的零投入,从农业生产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用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损害赔偿、责任追究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把农产品全过程质量安全关,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能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查处力度。
4.开放。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多种农产品要素、商品、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相互配置和流通,人们对于农产品多样性的需求因此而越发强烈。[7]要在满足基本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兼顾国内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以及国际农产品产业链的整合,发展开放型农业。要利用资源优势、地域优势,突出特色,重点培植优势产业,以出口促发展、以出口创外汇,形成国内国际互补、内外分工明确的现代农业外放型发展新格局。要重点开展绿色、有机、无公害产品的研发、认证、推广,加强与国际农产品质量标准对接,将开放型农业发展推入更高的发展阶段。
5.共享。长期以来,我国农业部门、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开展了不同程度、形式、规模的调查、观测和试验工作,在这些日积月累的工作中积累了大批宝贵的农业科学数据,但这些农业科学数据目前尚没有形成有效的共享机制,致使很多农业科学数据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和作用。因此,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加强对于农业科学数据的供给管理,重视其对于农业科技发展的推动能力、投资导向价值、应用增值潜力和决策支持作用。[8]要改变对数据独占、封闭的传统思想,打破“信息壁垒”,及时树立共享意识,促使农业科学数据广泛地在农业部门、机构以及相关企业间流通,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二、为什么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现代农业稳步前进的必经阶段。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发展向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正逐步迈入现代农业提质增效转方式的发展黄金期。但是,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古国,其基本国情注定了由传统农业发展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转型升级之路并不会一帆风顺。如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农业领域的“疑难杂症”无一不成为阻碍现代农业发展的“拦路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便是用改革的方法来医治农业领域中的这些“疑难杂症”,以变革传统农业的供给方式,从供给侧角度出发,来提高供给结构与阻碍现代农业持续稳定推进症结的适应性和匹配性,以此扩大农业供给的有效性,最终消灭阻碍现代农业发展的“拦路虎”,实现现代农业向着健康、良性的方向稳步前进。
2.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普通农产品“价低卖难”、农业丰产不丰收现象愈发凸显,但部分优质农产品由于安全有保证、质量有保障,即使销售价格明显高于市场平均价格水平,仍然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可见,在化肥、农药等过度投放使用,农产品违规添加剂屡禁不止的今天,人们更乐于消费那些农产品品质更优、质量更高,绿色、无公害、有机的放心产品,而对于那些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劣质、低档的农产品则没有过高的期待与信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于实现我国农产品由低质量供给向高质量供给的转变,实现农产品生产有目的的契合农产品市场消费的需求,切实扩大高质量农产品的市场投放面,从而更好地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高农业质量效益。
3.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合理配置农业要素资源的必备条件。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业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受阻,农业领域主要以发展高耗、低效型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粗放经营模式,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长期拼资源、拼消耗,农产品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的比较效益难以提升。同时,我国在农业发展中不重视产业链的耦合和延伸,农业要素投入结构长期失衡,造成生产出的农产品与消费者所需求的农产品不符,农产品不得不积压入库,而国外优质农产品大量入市,严重侵占国内农产品市场。面对当前国内粮棉油糖肉等大宗农产品的价格全面倒挂,粮食“三量齐增”等农业资源配置扭曲的问题,可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手,发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品质、调结构、补短板的积极作用,打破阻碍农业生产要素流动的围栏,尽快扭转农业要素资源失衡、错配现状。
4.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必要手段。应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需求”到“供给”的转变,尽快促进农业有效供给体系的形成,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体来说,可通过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农民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减轻因自然灾害、市场波动所带来的损失,保障农民收入水平;可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以及区域结构,促进农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以此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可通过加强高品质农产品供给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农产品需求,以安全、健康的产品理念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互信机制,以此实现以优质促优价,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来增加农民收入;可通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通过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实现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增值,以此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使农民在产业增值中获益。
三、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正确处理好的关系
1.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关系。需求侧包含了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它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组合来决定采取扩大投资、鼓励消费或者扩大出口来调控经济的政策措施。供给侧包含了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它是通过从要素端和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激发经济主体活力,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它更突出地体现经济运行的长远转型升级和活力再造,它在充分资源配置下可提升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9]当前,在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经济大环境下,我们不仅面临着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需求下降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相互关系,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和改革手段来实现中国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具体来说,要把短期的需求侧措施同中长期的供给侧改革结合起来,注重从需求端进行延伸,实现需求端精准、有效地对接到供给端,实现供需双侧发力,供需共同激发经济活力,从而实现“三驾马车”到供需双轮驱动的速度提升,以供需平衡来实现中国农村经济的平稳转型。
2.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正确利用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通过利用法律、政策、制度等有形力量来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充分调节好农业领域中重要的利益关系;同时,又要正确利用好市场这只无形的手,通过利用成本、价格、竞争等无形机制功能来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充分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具体来说,政府与市场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两股重要力量:一方面,政府需要在充分尊重市场发展规律的背景下自主参考市场运行机制,以此指导农产品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市场又需要在政府的引导、监督和管理下运作,进而借助政府的力量来推动市场良性运行的实现。政府与市场两者是相互关联的有机结合体,不可偏废其一。只有充分利用好政府与市场的各自长处,发挥好政府与市场有效配合、良性互动的功能作用,最终才能够实现以政府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优化来保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目的,充分起到“1+1>2”的效果。[10]
3.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整体推进中具有长短期的改革任务和目标,各项任务和目标并不是单一的,在实际调整中各项任务和目标会有轻重缓急之分。因此,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应正确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把落实好当前改革和部署好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抓住关键环节,找准切入点。当前来看,要科学调减农产品过剩库存,增加优质农产品比重;要通过控肥减药、实现规模化经营等措施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通过提升要素使用效率、增加科技投入应用减少农业生产品投入;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设施等的建设,弥补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短板。长远来看,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要求,长期坚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动摇,抓紧补齐生态环境恶化、科技创新不足等短板,[11]持续、健康、良性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合作与竞争是农业供给侧改革运行的机制问题。[12]在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一方面要积极实现产业、要素和利益联结,以合作共赢手段来发挥规模化运营的最大效益。具体来说,就是确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产业、要素和利益联合体来有效联结各经营主体,通过降低成本、规避风险、提升规模效益来提高各经营主体应对经济市场波动的能力。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强化联合体之间的合作机制来打破信息不对称现状,通过科学收集农产品市场信息来降低生产风险,保障农产品收益。在销售过程中,通过强化联合体之间的合作机制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通过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充分共享农产品销售利润;另一方面,要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各经营主体的竞争能力,通过进一步优化调整联合体收益结构来实现经营主体之间的相互竞争。最终实现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工作
1.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实现农业结构的调整,通过调整产业、区域、产品、要素投入、经营体系、经济增长动力等结构来改善供给、满足需求。第一,调整产业结构。根据资源禀赋和生态特点,围绕城乡居民消费特征,突出优势、主导、特色产业,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向着高端化、特色化、生态化、安全化转变,加快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第二,调整区域结构。要发挥区域空间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形成宜粮则粮、宜牧则牧等合理的优势农业区域空间格局,实现将空间区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最终目标。第三,调整产品结构。通过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加快推进“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工作,建立全程可追溯的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体系,着力打造一批“名优特新”农产品知名品牌,实现由低端、低收益农产品向高端、高收益农产品的转变。第四,调整要素投入结构。加大农业政策和资源要素在农业产前、产后的投入力度,通过矫正农业要素投入扭曲,使农业产业链效率实现整体提升。第五,调整经营体系结构。要建立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在内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参社成员和基地农户提供服务,组织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实现农户和市场充分对接。第六,调整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要改变传统依靠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经济增长的老路子,通过拓展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激发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从而通过实现一、二、三产业的互动融合、发展来共享农业经济的增值收益。
2.粮食体制改革。粮食领域“三量齐增”的现象反映了粮食体制背后的深层次矛盾。当前,应在稳粮的基础上实现粮食产业的瘦身、强体,积极寻求粮食体制改革路径,打造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粮食产业。[13]首先,要稳定粮食产量,树立粮食安全观。要在粮食连年丰收的背景下稳定粮食产量、减少粮食不合理消费和损耗,在稳粮的基础上审慎放开工业粮、饲料粮的比例,以满足对于食用油、牲畜饲料的需求。通过设立好粮食的安全目标,建立粮食安全储备制度,调整粮食安全储备至合理区间,提高粮食安全储备效率。其次,要理顺粮食价格制度,让粮食价格回归市场。通过实现将粮食生产与市场信息有效对接,补齐粮食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短板。通过利用大数据监测完善粮食市场价格监督体系,充分做好粮食价格变动的科学预测,用以指导粮食生产。通过建立粮食市场价格、目标价格、最低保护价格三元合一的粮食市场价格体系,从而实现以市场化运作减轻国家财政对于粮食价格补贴的压力。通过探索利用农产品期货价格和波动指数开发新型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产品,以金融期货市场操作来抵御粮食市场价格波动。[14]最后,还要合理利用全球资源,统筹规划粮食供给。通过利用好国际市场资源,合理选择粮食进口品种对象,实现余缺调剂,适当进口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充分借助“一带一路”开放战略,支持粮食“走出去”,通过对外贸易,出售高库存粮食产品,以增加全球粮食总供给。
3.土地制度改革。当前,我国面临着“土地撂荒”与“过度耕作”同在等重大问题,进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土地确权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整治制度改革,是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当前我国土地领域现实问题的必要手段。第一,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改革。要出台并实行最严厉的变更农用地用途的处罚条例,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控制耕地总量,严格保护耕地不受侵犯,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严防耕地的破坏、闲置和荒芜。第二,土地确权制度改革。要实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的全面落实,尽快扭转农用地产权界定不到位、产权期限不明、四至不清①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文件提出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问题。“四至”就是地籍上每宗地四邻的名称。一宗地四个方位与相邻土地的交接界线。一般填写四邻的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单位和个人名称。若毗邻的土地为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或湖泊、山峰等,其四至填写为相关地物的名称。“四至不清”主要就是在各种土地资料上填写四至不清楚,没有描述出土地的具体范围。等局面,加快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体系,“确实权、颁铁证”。第三,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在杜绝“非农化”的前提下,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给予优惠的土地流转政策,鼓励个体农户将耕地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第四,土地整治制度改革。要加大对低效耕作、不合理耕作、撂荒以及损毁农用地土地整治工作力度,健全土地整治规范标准,加强土地复垦和土地修复,着力将废弃、损毁、闲置等低效利用土地向高效利用土地转变。
4.农业科技植入。一是消除农业科技植入体制障碍,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利用。通过加快制定激励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环境,从而着力增强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农业科技作为农业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潜能。[15]二是加快种业体制创新,切实筑牢种业安全基石。应着力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发展,通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解析农业生物重要遗传性状,创制优良育种材料,培育出品质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要应有价值的生物新品种,逐步摆脱对于国外种业的依存度。三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供给,切实增强农业持续发展竞争力。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化肥农药灌溉的精准应用等关键技术供给,实现农业全程溯本逐源、信息感知、智能决策和精准管理,切实增强农业持续发展竞争力。四是利用好农业先进技术装备,提升农业全程机械化水平。通过加强农业机械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通过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大精量播种机、联合收获机等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的研发和推广,切实提升农业全程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5.生态环境修复。破解资源环境数量与质量双重约束问题,就要落实绿色发展战略理念,实现农业经营发展向着绿色转变。第一,推动生态农业发展,落实生态保护责任。应积极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科学制定生态农业发展规划,强化“生态红线”意识,加大对生态环境区恢复与治理力度。通过降低化肥、除草剂等化学投入品施用量减少土壤破坏,通过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等措施增加土壤肥力,切实从行动上落实生态保护责任。第二,优化农业资源利用,推进环境综合治理。通过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智能装备以及循环农业经营模式,全面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开展农业生态环境及其综合治理前瞻性研究,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土壤质量退化修复、农业清洁生产应用等手段综合集成起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危害向着减量化、无害化综合治理方向推进。第三,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要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常态化运行,把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范围,建立月度汇报、季度通报、年度考核的完整评价体系,对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予以及时整改、及时落实,切实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到实处。
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机制。为保障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应着力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政策、会议精神,因地制宜、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从战略上坚持改革稳中求进,从战术上抓好供给侧改革任务,通过减少低效和低端供给、增加高效和高端供给,切实解决好我国农业领域出现的疑难杂症。应适时建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分级组织、协调、引导机构,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常态化工作联动,重点解决农业领域结构性、内生性、长期性问题。通过完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分级谋划、分类落实,真正构建起以国家层面统一组织、协调、引导,各级机构、部门联动配合的组织保障体系。最终通过落实理顺改革机制、完善改革台账、营造改革风气,有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着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迈进。
2.政策法规保障机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强、针对性强的系统改革工程,需要健全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予以保障其改革目标的实现。应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短期内制定以“三去一降一补”五大歼灭战为改革工作目标的政策法规、行动方案,调整产能结构性过剩等问题,逐步化解农业领域结构性、内生性、长期性问题,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到实处;长期应制定以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为改革工作目标的政策法规、发展规划,通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科技创新、产业协调、生态安全、开放共赢、资源共享为任务,通过不断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激发经济运行活力、逐步扩大农业有效供给、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使农业经济真正步入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轨道,从根本上提升农业长远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3.技术保障机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利用。如果没有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并加以应用,就不会有农业供给质量的持续提升,其结果必然影响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影响到农业闯关过坎、农业结构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的推进进程。从产前来看,技术手段的应用可实现土质测定、水源供求、种质资源等科学鉴别与分析,为农民精准耕作提供技术指导,为农作物后期生产提供技术服务。从产中来看,技术手段的应用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调节农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实现养分平衡供应、改善农产品品质;可通过病虫害监测防控,科学提出病虫害防治方法,保障农作物产量;可通过信息化、机械化手段,提供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产后来看,技术手段的应用可实现农产品供求信息对接、订单配送到户等全过程追溯管理,用技术手段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农业发展竞争力。
4.监督保障机制。监督保障机制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的重要保证。由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很多改革内容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少改革内容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关联,如若不探索完善全链条的监督模式,很难对相关改革内容发生的问题进行追责、处理,势必会影响监督的实效,影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因此,要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强化农业结构调整等内容的监督职能,加大监督力度,加强监督跟踪,瞄准重点,监督要点。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创新监督方式,引入监督评价机制,定期对改革情况进行考察、评估、验收与反馈,不断增强监督保障机制生命力,防止监督行为出现“缓冲区”,不搞模糊监督、不搞特殊监督。
[1]江维国.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6(04).
[2]胡鞍钢,周绍杰,任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3]祝卫东,陈春良.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J].农村工作通讯,2016(04).
[4]祝卫东.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个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2016(07).
[5]韩长赋.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重点抓三件事:玉米、大豆、牛奶[J].中国乳业,2016(03).
[6]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发何处[J].中国发展观察,2016(14).
[7]张海鹏.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02).
[8]张小红,李思经.农业科学数据共享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07(07).
[9]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选题研究中心.重点领域改革节点研判:供给侧与需求侧[J].改革,2016(01).
[10]沈贵银.关于推进江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问题[J].江苏农业科学,2016(08).
[11]韩长赋.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J].中国农业会计,2016(05).
[12]刘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16(10).
[13]孔祥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政策建议[J].改革,2016(02).
[14]詹琳,蒋和平.粮食目标价格制度改革的困局与突破[J].农业经济问题,2015(02).
[15]和龙,葛新权,刘延平.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挑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6(07).
责任编辑:洪美云
F321
A
10.3969/j.issn.1003-4641.2017.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