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警务人才培养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造
——深入学习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

2017-04-11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族际警务共同体

(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 四川泸州 646000)

在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流动规模会进一步增加,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交往也会进一步增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对新时代警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树立、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能妥善处理民族间交往产生的矛盾纠纷,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继承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在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时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的重要体现,是新时期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回顾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提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首次提出[2]。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四个认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随后,在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从经济发展、全面依法治国、民族精神教育、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五个方面就如何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深刻阐述[3]。

我们应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是中华民族发展到新时代的一种新的状态,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在新时代的一种新的发展。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①,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1],中华民族联结成了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形成于与西方列强的对抗过程中。1902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中华民族概念的诞生,标志着区别于中国帝国时期和西方民族国家的“中华民族观”开始形成,并逐步成为中国这一疆域辽阔的多民族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的思想基础[4]。随后,孙中山、顾颉刚、傅斯年等都先后对中华民族的内涵作了自己的论述,费孝通在前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下确立了自己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从“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最终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演变,更凸显了‘共同’的价值意涵——‘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精神文化、共同的责任使命、共同的前途命运’。经济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历史文化的一脉相连,都将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政治资源”[4],共同推动新时代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和多民族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新时代公安民警应具备捍卫“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能力

中华民族经由历史发展在新时代形成了联结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中华民族的各组成部分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异质性的因素在一定时期内仍有可能成为破坏共同体稳定发展的消极因素,西方敌对势力、国内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仍会利用这些因素破坏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捍卫“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发展,既是公安机关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在新时代的新内涵,也是公安民警在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

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角看,在具体的社会生活和警务工作层面,新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必然带来更大规模、更大区域跨度的人口流动,进而带动族际交往频次、深度的增加。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既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领域内部结构的不平衡不充分,也有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人口跨区域的流动几成常态。而在新时代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过程中,人口流动的规模和区域跨度都会进一步增加,民族间的接触、交往会越来越频繁、深入。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更好地交往,促进民族团结,这是摆在每一个中华儿女面前的问题。

二是族际交往的增加伴随着族际警务活动的增加。所谓族际警务活动增加是指在警务活动过程中与不同民族的群众接触交往的机会增加。过去人口流动规模相对较弱的情况下,民警开展警务活动更多面向的是本地群众,偶有与不同民族群众交往的需求和困难也因为频次太低没能引起足够重视。未来族际警务活动增加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族际交往可能带来族际纠纷增加,调解族际纠纷的警务活动可能随之增加;另一方面是族际流动可能带来区域外民族在本地区的违法犯罪活动增加,这既有“天价切糕事件”这样的少数民族人员违法犯罪问题,也有汉族违法犯罪人员流窜到少数民族地区作案的问题;第三个方面是民族分裂活动、暴恐活动向更大范围扩散的可能增加了族际警务活动反分裂反暴恐的具体工作要求,这直接涉及到我们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职责。

三是民族地区警务工作应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宣传教育。民族地区是保卫国家安全、反分维稳的主战场之一。少数分裂主义分子意图与我争夺群众,从事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我们在开展警务工作的过程中,特别是在与少数民族群众沟通的过程中,要站稳反分维稳的政治立场,主动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使群众深刻领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公安院校警务人才培养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思考

公安院校肩负着新时代警务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切实提升警务人才对中国民族关系的认识和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笔者认为,在警务人才培养过程中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适当增加相关内容,以加强各民族学生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特别是思想政治课程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抵抗外来侵略、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加对族际警务活动面临问题的相关思考和教育,通过警务工作推动促进民族团结。

二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之外围绕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国各民族文化、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内容开展相关内容的专题讲座或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解和认同。特别是对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教育,使学生在文化相对主义视角下充分认识各民族文化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和区域适应性,树立民族平等的观念,领会“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而加强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理解。

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增进学生族际交流互动。一方面结合区域民族分布特点开展一些活动,加强学生对区域民族分布、民族文化、民族关系的了解,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例,可以在彝族新年、羌族新年以及其它一些民族节庆活动时组织开展相应活动。另一方面根据学生民族分布情况开展交流活动,组织各民族学生宣传展示本民族文化、本民族风俗习惯等内容,既可以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民族了解和民族团结,也可以让不同民族学生了解、掌握各民族的交往礼仪,便于在今后开展警务活动过程中更好地与不同民族的群众沟通交流。

四、结语

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特别是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述,是我们在新时代开展各项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引。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努力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关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内容,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工作中。四川警察学院深入推进以涉藏警务作为办学特色方向的改革发展,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更加具有理论指导价值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费孝通曾经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见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版。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人民出版社,2017:10;11;40.

[2]新华社.习近平作重要讲话: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OL].http://sh.qq.com/a/20140930/010112.htm.

[3]学习中国.习近平: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OL].http://www.ccln.gov.cn/hotnews/142222.shtml.

[4]平维彬,严庆.从文化族类观到国家民族观的嬗变——兼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来源[J].贵州民族研究,2017,(4).

猜你喜欢

族际警务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云南藏区流动人口族际结构性差异现状分析——基于香格里拉县建塘镇的问卷调查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基于族际互动的甘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基础考察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越多接触就越愿意接触?取决于效价与效能*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