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视域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2017-04-11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姜 岩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济南 250200)

文化自信视域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姜 岩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济南 250200)

文化自信是对于文化价值以及发展适应性的认同、认知和践行,是将文化内涵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和民族品格在文化层面的集中表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继承和传播,离不开对文化的自觉自信。继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型历史和时代语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文化自信的构建具有强大功能,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基础,提高其与现代性的融合性,实现功能有效性和实效性的发挥。

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研究

文化自信源于对于文化价值的高度认同,是培养文化认知、树立文化认同,进而实现文化践行的重要标志。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体系,才能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话语权、主导权和领导权,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和中国故事,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文化的自信和自觉。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不断借鉴和运用其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体系构建,增强其影响力、传播力和吸引力和创造力。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文化自信上的功能性分析,有助于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资源和精神基础,提高其与现代性的融合性,实现功能有效性和实效性的发挥。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分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总结和价值沉淀,代表着中华民族固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准则,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求。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自身文化的传承传播基础上,以时代和历史语境为背景,不断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传播力和作用力,不断讲述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语境,主要是在“历史语境”和“时代语境”上。历史语境主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传播过程中的解构和断裂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背景;时代语境主要是面临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政治文化的多元多样化等背景下,不断适应调整和发挥自身优势,在继承传播基础上实现的创新背景。

(一)历史语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一直延续并持续发展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岁月的洗礼,不断继承传播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和血脉。中国在两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成为滋养中国人心灵和精神的重要力量,也是构建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创新的重要软实力。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保持着基本的文化主脉,并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的精髓,成为包容和开放的文化体系,凝结着中国人的民族品格、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

但是,随着“现代性”加深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遭遇了两次历史性的解构,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肌体的两次重创,一次是新文化运动,一次是文化大革命。前者是运用改良的手段解构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和社会基础,后者是用革命的手段摧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话语体系。这两次重创使得中华传统文化在结构和社会秩序的适应性上出现了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政治社会变革首当其中的指向,同时也充当了社会革新的舆论阵地和领域。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都使“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成为重要的社会激荡和渐进的工具。

(二)时代语境

“扬弃”是哲学话语体系,是在事物发展的原有基础上批判继承创新,是自我否定基础上的再否定。基于当前的环境和时代发展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扬弃,尤其是当前正处于社会和时代的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经济的一体化、政治和文化的多元化多样化以及社会信息交往的日渐频繁,都使得国家之间交往和竞争的对象,由原来的政治军事之间硬实力的较量,转变为软实力的比较。“正在出现的全球政治主要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引起了人们的各种反应[1]。”文化多元化并存已经成为世界发展序列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世界交往的重要途径,而在其中文化和思想的交锋也日趋激烈。

面临经济社会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以及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技术的背景,中华传统文化原有的传承传播体系不断解构,环境和载体以及社会适应的方式也在不断转型。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和调整,就要让“文化走出去”,不断和世界文明进行交流和对话,这是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必要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作用,不断为世界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如何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不断争夺和寻求话语权,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和故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者必须肩负的历史和时代重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文化自信的作用分析

构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是一个综合的体系,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更大共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环境,采用先进和科学的方法手段进行文化的传承传播体系构建,引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各环节和诸领域。总体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构建文化自信的功能性体现在“器”的方面和“道”的方面。前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性的表现形式和形态,具体指的是文化的承载方式和手段,后者是凝结在文化内核中的观念形态和本质属性。

(一)具有高度的政治认同感和整合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思维发展的重要的结晶和凝结,是中华民族全体最大的精神公约数和价值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民族的性格和基因,也是中国人安身立命和行为处事的文化根源,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实现价值观和意识观念的重组和集聚,成为时代背景下政治认同和整合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的精神和情怀,能够不断调整中国人的精神凝聚力和认知,这对于凝聚中国人意识形态的共识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忠君”观念,成为凝聚人心和认同整合的重要力量。同时,这种力量也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成为主流思想体系和意识的一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实践和生产生活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强大政治认同和社会整合,成为引领主流意识形态、规范国人思维行为和影响文化形态发展的重要力量。聚合和集体的意识会变成共同的印记和符号,左右着中国人的日常的思维模式、精神结构和行为方式。这种认同感和整合的力量,是爱国主义的思想文化根源,对于凝聚集体意识意义重大。

(二)具有较强的宣传教化和动员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实践在精神层面的体现,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实践性。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进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形态,除了有着较强的政治认同和整合的功能外,还有着宣传教化和动员的功能。教化主要是言传和身教,用无形的力量进行约束,体现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形态中,凝聚成国人的思维和行动的重要准则和指南,这些“无形的教化”通过世代的传承传播,成为宣传教化和组织动员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共同坚守的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地催生出中华民族固有的民族品格和属性,这些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当前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内凝聚和对外宣传力量,是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重要精神源泉。当前文化领域的变革发展最重要的是,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战略资源,成为推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对外吸引和影响的功能

构建文化自信内在地要求树立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坚守,并且在世界文化的交流和交汇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不断适应世界文化传播规律和方式,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品质和内涵,引导中华文化传承传播适应文化多样化常态。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元素和中华符号渐渐引起了世界目光的瞩目。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重要的国际盛事,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以及世界文化碰撞交汇的平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的进程中,创造的物质、精神和思维财富曾经使中国站在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前沿,推动了文明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代表的东方文化占据着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话语权和领导权,也成为当前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柱。目前孔子学院遍布全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文化符号和印迹,如中医药传统文化、京剧昆曲等不断以自身的魅力和文化的特质,吸引着世界的瞩目,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吸引力、增强影响力的重要的资源。同时,成为构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实现“走出去”战略,提高其吸引力和影响力,就要不断增强文化的自信和自觉,为文化的交流和交往提供平台和渠道。要善于挖掘和深耕现有历史资源,更加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实现形式,为扩大影响和宣传提供重要保障。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分析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强的路径依托,要实现文化创新、建设文化强国,就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这主要是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相适应相协调发展;要不断充分发挥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融合演进,提高相适应和相结合水平;要借助和运用好新媒体手段和新媒体技术,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新媒体新技术融合。

(一)推动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协调发展

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作为当前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话语权、主动权和领导权有待进一步加强,要充分发挥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积极发挥文化自信的功能,就要不断面临时代的语境和历史的语境,积极与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建构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中国时代相结合的基础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土壤和根基,为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要紧紧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将文化的传承传播体系深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上,并积极赋予时代特色和时代特征。要根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和需要,不断为主流意识形态提供有效借鉴和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立足于新形势、新需要和新任务,解决当前问题、思考未来发展。要进一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品质、实践形态和社会理想等方面的契合点,按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要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知、认同和践行上的深度融合,构建文化的高度自觉自信。

(二)发挥国民教育基础性和建设性作用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系统和复杂的工程,是一个需要上下联动和左右贯通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为关键和基础的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各环节和诸领域。使得整个文化的传承传播和教育融合为有机的整体,借助教育的力量和重要推动作用,不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目的、有方向、有计划和有步骤的推进。在文化的对外传播上,更要注重国际教育和对外教育,不失时机地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机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沟通交流机制,形成有助于传承传播的话语体系和结构基础等。

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灌输”和“渗透”,不断强化尤其是青少年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和践行,使得其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不断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水平。同时加强海外文化的交流,积极办好国际教育尤其是海外“孔子学院”,多角度和全方位地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持续推动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要更加注重教育的方式手段的选择,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开展文化的传承传播。同时,要体现教育的差异性和适应性,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深度融合,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环节。

(三)有效借鉴科技手段和传播载体

文化自信的构建,要借助外在的工具性尤其是科技手段和载体,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和大众化的表现形式,这就要求在传统文化继承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为文化自信的养成提供重要的途径。手段和载体是为内容服务的,当前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进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转变推进方式,改变原有的传承手段,提供了必要的外部支撑,也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要研究新形势下科技手段发展利用和创新研究,提高技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传承中的关键作用。

首先要发挥新媒体等传播手段在其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既有媒体和手段,创造新技术手段推动文化传播,形成较强的舆论优势。积极推动与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契合,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引导舆论。其次要运用好、掌握好网络技术,发挥技术支撑和手段的重要的推动作用,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势和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充分融合结合,发挥丰富内容、创新手段和优化环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关键作用,主动调整,增强传播的针对性。再次要强化和优化新媒体新技术的管理和服务,发挥现有机制下技术手段在发挥文化传统优势上的效率效能。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前时代条件下的适应性创新性,不断实现技术的效能转化,推动文化自信的养成。要适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和传承的新形势,提高传播和传承的现代化水平。[2]

[1]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M]. 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1-2.

[2]陈秉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3).

(责任编辑:翟瑞青)

Path of Carrying forward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n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Self-confidence

JIANG Yan

( Shando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Jinan 250200, China )

Culture confidence, the identity, cognition and practice for culture value and its developing adaptability, is the important presentation of internalizing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in the minds and externalizing it for ac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way of inheriting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context of history and the era from a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s well as study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functional studies in cultural confidence building. On this basis, the innovation path is concluded.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path to study

2017-01-12

姜 岩(1971-),女,山东烟台人,教育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03

A

1008-7605(2017)03-0033-04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谁远谁近?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