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及有效运用

2017-04-11范丽君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范丽君

(山东建筑大学 党委宣传部,山东 济南 25010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及有效运用

范丽君

(山东建筑大学 党委宣传部,山东 济南 250101)

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对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虚拟实践性、交互主体性、隐蔽渗透性等本质特征。据此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构建主体间性教育模式、运用潜隐式教育方式有助于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有效运用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居民”,当代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互联网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相融合势在必行。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教育者必须加以掌握并有效运用,才能使教育过程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真正切实有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必须符合其本质特征。所以,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对于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发展形式,其本质特征必须兼有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目的性、实践性和超越性,同时还应具有互联网的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这是我们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的重要依据。

一、虚拟实践性: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依据

(一)虚拟实践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突出的本质特征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名言“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语道破人和社会的本质属性是其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社会实践活动。”[1]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因此,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互联网为场域的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是数字化、网络化的虚拟世界,在互联网中,我们所处的环境是虚拟的,我们所创设的空间是虚拟的,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场景都是数字技术营造的。因此,互联网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践特性不可避免的带有虚拟性。“虚拟实践是将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的创造性实践,从而是对现实的超越和扬弃。……其意义不仅在于对现实的精确再现,而更在于揭示现实所没有显示出的各种可能性。”[2]这种虚拟不是虚假,也不是虚构,它虽然不是触手可及的有形物质,但与客观现实紧密联系,是对现实的模拟和复写,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只是这种客观存在是通过数字符号、信息技术表现出来的,也可以称作“虚拟现实”。因此,虚拟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践也必然带有虚拟性,我们可以称之为“虚拟实践性”。实践的虚拟化并非是对现实实践的背离,而是将场域由现实世界拓展到虚拟世界,用数字化的实践手段突破了用实物表征现实对象的局限,是对现实实践的超越。

人们正是利用网络实践的虚拟性开展许多不具备现实条件、风险较大的实验性活动,它可以让人们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以低成本、低投入的方式检验设计方案的实施效果,考察实践主体是否具备某种技能。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相比,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受到时间、地点、种族、信仰等诸多现实条件的制约,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突破了现实条件对实践的限制,使实践的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互联网上有虚拟课堂、虚拟图书馆、虚拟团队、虚拟座谈会等等,人们可以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尽情遨游。只要有技术支撑,就能把教育者的想法在互联网上付诸实施。现代互联网技术不但使文字有声音、有图像、有影像,更突破了时间、空间、种族、信仰、国别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整合网络资源,使虚拟实践的参与者更多、内容更全面、形式更丰富,使教育空间更加开放、自由,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更广泛,传播效率更高速。

(二)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实践虽然是虚拟的,但是通过虚拟实践得到的体验却是真实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方式上重视理论说教,很少顾及受教育者的切身感受,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往往被忽视。因而,在效果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是让学生达到知识层面的认知,却很难取得情感上的认同。“情感不但作用于认知,而且渗透于认同活动的整个过程,从信息的接受、选择到分析、加工,始终以一种弥散的方式作用于整个认同活动。”[3]所以,就“知、情、意、信、行”这几个认知阶段而言,教育仅仅让学生“晓之以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对受教育者“动之以情”,才能帮助学生将教育的内容上升到意志、信仰的层面,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网络体验式教育方式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虚拟实践性的有效运用。网络体验式教育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利用互联网技术,在虚拟的空间里创造与教育内容相适宜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激发内在情绪,产生情感共鸣,从而牢固知识结构,坚定理想信念的教育方式。

在互联网世界里,我们可以让时间逆转,让空间随意转换,既可以置身其中作为参与者,又可以抽身其外作为见证人。这种由虚拟网络和现实的人相结合的“网—人”系统,其实践性具有很大的自由开放性。重庆大学“E颗红心”是专门针对“大学生信仰教育”设计开发的APP客户端。这款软件用手机登陆,同时有记载、展示、评价、互动等功能,它通过线上集成的图片、故事、视频、艺术作品等资料,让大学生们对信仰的具体载体有直观的认识,激发起情感共鸣;然后通过“红岩故事情景剧”、“夜游渣滓洞”来扮演、模拟信仰榜样的言行,让学生感知信仰之义、体验信仰之艰,实现源于内心的心理认同;最后,学生提交参与体验的图片和感受,与同学、老师积极互动,同时反思自身与榜样的差距,进而促进其理性认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优势,创设恰当的虚拟情景,让学生通过虚拟实践亲身感受、深刻体会,从旁观者转变成参与者,然后通过教育者的引导、与同伴的分享,让内心丰富的情感激发大脑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提升精神境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交互主体性:构建主体间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前提基础

(一)交互主体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本质特征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一直对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存在激烈争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主体客体说”,即将教育者作为教育过程的主体,将受教育者作为客体,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视作“授——受”的过程。这种观点片面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不佳。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重要作用,并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一命题,学生即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逐渐受到重视。探讨建立一种“主体性”教育模式,即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看作主体,使双方共同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等特性。这种“双主体说”提升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有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长久以来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绝对化的偏差。但是,这种观点只强调了教育者、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却忽视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交流、互动,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还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及主体间的交流、互动提供了载体和平台。与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带有“交互”特点,我们称之为“交互主体性”,即教育主体的引导和受教育主体的参与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4]这种双向影响、作用的过程首先是建立在主体地位平等的基础之上的。人们进入互联网之后可以将自己部分或全部现实世界的身份隐匿起来,戴着“面具”与他人交流,正是这种隐匿性使得互联网中所有的参与者,不论其现实身份、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如何,其地位是平等的。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同样也是平等的参与者。教育者在现实中的主导地位被颠覆,从主导者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其他参与者对等交流、沟通;受教育者也再不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是同教育者平起平坐,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主选择获取信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平等。

交互主体性关注的不单单是教育双方的主体性,而是立足于交往实践观,追求的是处于交往关系中的所有主体的共同生成和发展。网络的隐匿性使得主体不需要将现实世界的身份与虚拟世界的身份建立起明显的对应关系,因而,在互联网传播情景中,主体之间的交流更加自由,可以相对没有顾忌地表达自己,无须担心真实身份的暴露。受教育者因而在网络中的自我开放度更大,更容易真实地呈现自己;而教育者更应该以真诚的态度打动对方,注重情感引导,让受教育者说实话、说心里话,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果说,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上一直倡导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平等交流互动在实际中很难兑现,那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特点无疑为这种理想状态的实现提供了契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促使教育者摒弃了以往将教育者“物化”的观念、以及空洞说教、强制灌输的教育方法,进一步强化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对话为方式、以情感为桥梁,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富生动性,更具亲和力。

(二)构建主体间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交互主体性运用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就是要建立一种主体间性的教育模式。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之间、而非主体与客体的存在方式。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主体间性是克服“主体—客体”教育思维的规约,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看成教育的主体;同时,主体间性强调主体间的对话、交往,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由哪一方主导,而是教育主体从自身生存、发展出发,相互认可、相互促进、相互合作,是双方相互建构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是教育界大力倡导的,但在现实中很难实现。而互联网的平等性、开放性、交互性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生成提供了条件。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间性是以“互动、对话”为核心的教育模式。作为教育者首先应当树立人本化的教育理念。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样的,信息量也是急剧增加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主体间的共存,二者间的活动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关系是相互理解、和谐共生的。教师再也不能把自己视作居高临下的“权威”,而应当把自己看作和学生一样的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看作一个独立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发展中的人,调动其主动性、创造性,彻底改变原有的控制与被控制、命令与服从的师生关系,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相互理解,平等交流,善于引导,重在启发。在教育内容上,充分尊重学生的需求,选择贴近学生生活、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的内容,通过论坛、微信、微博与学生探讨网络热点、社会焦点,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积极关心政治、参与政治,不要成为“沉默的大多数”;同时开展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络健康心理教育及网络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教育方式上,摒弃原来的“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填鸭式”的灌输方式,把教师的“独白”变成与学生的“对话”,通过线上交流、网络互动增进相互了解,促进情感交流,把对学生的单向灌输变为师生的双向互动。适应青年学生新媒体时代“浅阅读”、“碎片化”接受信息的特点,将教育内容适当“段子化”、“标题化”,有效运用学生喜欢的“网言网语”,辅助以图片、动画等可视化的表达方式,避免长篇大论和空洞说教,从而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有理说不出、说了没人听、听了传不开”的痼疾。

三、隐蔽渗透性:运用潜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依据

(一)隐蔽渗透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鲜明的本质特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都有政治性和阶级性,其目的都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教育对象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5]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要是面对面地直接进行交流,其目的性是非常显明、公开的。高校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比较熟悉,尤其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家庭背景、性格特点都有较为清晰的了解,常常用谈心谈话、讨论座谈、开班会的方式与学生直接交流。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教育者往往会板起面孔对学生严肃批评、严格要求,教师作为管理者的角色很难让学生产生亲近感,甚至会产生反感,学生也很难将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老师。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不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他们面对的都是机器,并不直接接触。不管教育者和学生在现实中是否认识、熟悉,都可以将自己的身份、目的、意图隐匿起来,以朋友、陌生人的身份与之交流。在这种情境之中,受教育者则可以敞开心扉、无所顾忌地与教育者交流,这样就使教育者便于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尽快找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这种“人—机”对话的教育方式会使教育目的具有隐蔽性,可以使学生卸下思想包袱,与教育者真诚对话,深度沟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隐蔽性决定了其教育过程的渗透性。教育者既然隐藏了自己的身份、目的和意向,就不能旗帜鲜明地倡导、宣传,只能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一点一滴地向学生渗透,用一种含而不露的方式将教育内容用形象、立体的表达方式展现在他们面前,透过眼球直达心灵,在学生内心深处慢慢形成积淀,在他们无意识的状态下实现教育的目的。互联网中,学生不是在被动接受教育,而是在主动选择信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和价值嵌入到了这些海量信息之中,让受教育者自主选择所需要的信息,使其在获得身心愉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被思想政治观念和社会主流价值所影响、所辐射。将思想政治教育嵌入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传播之中,与受教育者的工作学习、现实生活及休闲娱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可以产生观念引导与行为建构的作用。

(二)运用潜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性、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加之社会生活中的贪污腐败、官僚主义、腐化堕落等不良风气,使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上产生了逆反心理。教育者越是大张旗鼓地宣传什么,他们就越不愿意接受什么,加上部分教师教育方式不得当,导致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仅仅当作知识来学习,没有真正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从当代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上看,他们对于教师滔滔不绝的劝导、直白露骨的说教是比较抵触甚至对抗的,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隐蔽性、过程的渗透性恰恰能够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据此建立一种潜隐性教育方式,用人文关怀感染学生,用网络文化引导学生,用网络环境影响学生。

互联网让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人们在网络的世界里跨越了年龄、性别、家庭背景、文化程度上的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消除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师生之间进行心与心的真诚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教育者可以有效利用网络的平等互动性,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细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情绪变化,给予其关心、关爱,从情感上进行沟通,触动学生情绪并打动其心灵,产生情感上的认同后学生才易于接受老师的教育,进而达到教育目的。

网络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机遇又产生了消极影响。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决定网络文化具有超强的渗透力,它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高速传播的个性化、多样化的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辐射、导向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用先进的网络文化传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吸引大学生广泛参与、积极互动;将教育的目的融入到网络文化中,让大学生时时刻刻浸润在先进文化之中,受到熏陶和引导。

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使得任何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可以公开在网上发表言论;其多元性使得网上信息海量,真假难辨,纷繁复杂。这种环境对于以好奇心强、辨别力差的大学生为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自媒体的独特优势,加强网络环境的建设和优化,“唱响主旋律,提振精气神、激发正能量”,同时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加强网络舆情监管,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6]。

[1][5]陈万柏.思想政治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4,67.

[2]皮海兵.网络虚拟实践的本质[J].吉首大学学报,2011,(3):28.

[3]魏永强,郑大俊.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心理结构及其生成机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3):17.

[4]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35.

[6]冯刚.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5):5.

(责任编辑:王淑玉)

The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ive U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ia Network for Universities

FAN Li-jun

( Party Propaganda Department,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250101, China )

It is significant to discuss the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ia network for its theory and practice. Com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ia network has virtual practice, inter-subjectivity and concealed permeability. It is targeted and effective to develop experienti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ia network, establish inter-subjective mode of education and adopt concealed mode of education in the are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network.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ia network; the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s; effective use

2017-03-10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青少年研究专项“当代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接受度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接受理论”视角的探索”(16CQSJ07)阶段性成果。

范丽君(1979-),女,主任干事,讲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G643.1

A

1008-7605(2017)03-0001-05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主体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