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边境地区脱贫攻坚路径探析

2017-04-11中共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委党校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边境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文 中共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委党校

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没有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以坚定的政治担当和钉钉子精神,全力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任务,确保决战决胜、如期脱贫,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落伍。到2020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云南省边境一线州市要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在理论上不断深化,探索出一条符合边境实际的脱贫之路。

云南边境地区脱贫攻坚面临的挑战

贫困面大,深度贫困人口多。云南省边境一线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山区和半山半坝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特别是建档立卡户相对比较多。致贫的原因比较复杂,除客观上的地理因素以外,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动等方面的因素也是致贫原因,部分地区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破坏较为严重,一方水土难以养育一方人。

贫困地区文化教育滞后,帮扶难度大。云南边境一线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文化教育滞后,劳动者缺乏相应的劳动技能,挂包单位和责任人帮助制定的发展计划,往往落不到实处;一些深度贫困的建档立卡户,对实用技术培训不感兴趣,对易地搬迁建房等自家大事关心过问不多,个别人甚至认为这些都是政府和扶贫工作队的事。如何补齐直过地区“直过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短板”,这是边境一线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也是脱贫攻坚要攻破的最直接、最现实、最困难的堡垒。

云南边境地区脱贫攻坚的路径

云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指出,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聚集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突出民族地区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扶贫工作重中之重,推动贫困地区开发开放,全面改善发展条件,壮大特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此,求真务实探索云南省边境一线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既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又有现实实践意义。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这是云南边境一线脱贫攻坚的前提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的要义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所谓“精”,实质是精细,脱贫攻坚各个环节、各个领域和全部过程,都要注重精细。云南省边境一线脱贫攻坚不仅要对标对表算账,而且要聚焦贫困地区建档立卡户致贫原因、脱贫计划和实际效果的精细账。所谓“准”,实质是无缝对接,脱贫攻坚始终要做到扶贫对象准、项目安排准、资金使用准、措施到户准、因村派人准、脱贫成效准,因地因乡制宜、因村因户施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云南省边境一线各级党委、政府和参与扶贫工作的各类人员、社会各界人士,要有担当精神,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把贫困人口所想、所思、所盼,尽心尽职尽责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

真抓实干,实施“九个一批”工程,这是云南边境一线脱贫攻坚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个一批”战略工程,即发展产业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这是脱贫攻坚的基本路径。云南省边境一线脱贫攻坚要在坚持“五个一批”的基础上,从地区实际出发,扩大外延,力争做到“九个一批”。即发展扶持生产脱贫一批,该项目的重点是建档立卡户种植业、养殖业和小农产品加工业优、特和见成效;加大转移就业帮扶脱贫一批,该项目的关键是建档立卡户异地就地转移培训就业;实施安居工程和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该项目的核心是建档立卡户搬得出、住得下、有发展;生态保护脱贫一批,该项目的基础是建档立卡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草场奖补政策性补助金和护林人员金覆盖;加快实施教育扶贫脱贫一批,该项目的根本是建档立卡户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及各种实用技术培训资金要落到实处,不能因贫困读不起书、不懂基本劳动技能;推进健康扶贫脱贫一批,该项目的难点是建档立卡户重特大病医疗救助,乡村医院建设和外国籍人员医保给付;农村资产收益脱贫一批,该项目的核心是如何有效引导建档立卡户积极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央和云南省政府对有批量贫困户参加的各种专业合作社税收应适当减免、资金重点扶持、技术培训更多倾斜,确保他们走上专业户可持续发展道路;实行农村低保政策兜底脱贫一批,该项目的根本是建档立卡户公平、公开、公正全覆盖享受;企业帮扶脱贫一批,该项目的难点是建档立卡户和边境地区如何看待企业,无论是国企或是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具体投入、适当回报问题,尤其要抓住“万企帮万村”机遇,引进各类企业在云南省边境一线参与“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加大教育投入,增强内生动力,这是云南边境一线脱贫攻坚的根本。云南边境一线脱贫攻坚战要形成大教育格局,这里所指的教育不仅包括国民教育、成人教育各阶段,而且还涵盖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甚至包含各种农村发展实用技术教育培训。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必须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着力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我们要因地制宜制定边境一线大教育政策,重点解决好扶贫先扶智和扶贫必扶志的重大现实问题。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引导建档立卡户家庭成员转变思想观念,坚定致富信心和决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使建档立卡户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和各种职业教育,使他们就业创业有一技之长,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该路径的核心在于如何使建档立卡户实现“教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是脱贫攻坚由“输血”到增强“造血”功能必须过的坎,也是贫困群众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内生动力彰显的标志。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确保“双推进”各项举措落到实处,这是云南边境一线脱贫攻坚的保障。脱贫攻坚是全省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其力量源泉来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云南边境一线脱贫攻坚一定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组织建设推进脱贫,在脱贫过程中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制度建设。这方面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已有阶段成效探索,中共芒市委通过产业发展“双推进”助脱贫,其模式是“党建+产业”。芒市坚持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大力实施“红色信贷”肉牛养殖。2015年以来累计发展放贷款4222户3.8亿元,其中建档立卡户984户4433万元,全市肉牛存栏达10万头,能繁母牛3万头,该模式的核心是“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双推进”要求我们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充分调动边境一线各种资源,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大胆使用农村“能人”,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引领示范,这是确保边境安宁、民族团结、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长久大计。

猜你喜欢

边境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边境扬威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