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农业需破“四困”促“六化”

2017-04-11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教授硕士生导师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供给农产品

文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新难题,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效益,使我国农业结构与全面小康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关键性举措。云南要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通过破解“四困”难题,采取“六化”措施,加快推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云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四困”

结构之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对于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来说,粮食、蔬果、畜产品、野生菌等农产品供给在国内占据重要地位,但大而不强、多而不优,有全国知名品牌的产品和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一些州市、县区依旧关注生产环节、产量高低、品种选育,并没有真正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对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产做好结构性调整。在产品结构上,个性化、差异化农产品短缺,优质安全高端的农产品供给不足,部分低端农产品往往供过于求,这的确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结构之困。

品质之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扩大有效供给,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农产品的质量、品牌知名度、产品竞争力方面还有一定差距,造成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有些农产品滞销,这不得不说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品质之困。

绿色之困。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云南省有94%的山区,仅有6%的坝区,山区多,适宜耕种的耕地数量少、质量不高,在耕地利用上重用轻养、重产出轻投入,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一些地区的化肥、农药使用量大,对产品质量、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这实在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之困。

主体之困。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目前,农户分散经营仍占多数,收入总体偏低,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村劳动力减少。在乡村,粗放式发展方式普遍存在,土地的产出率、资源的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偏低,加之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改善总体滞后,还没有转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升和科技进步的内涵式增长上来,广大农民不能分享更多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果。这可谓是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之困。

以“六化”加快推进云南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提质换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农产品的多样化。事实上,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农产品并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创造有效的市场供给。因此,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完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区域结构,增加特色农产品的花样品种,减少无效和低端特色农产品供给总量,扩大中高端特色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升特色农产品质量水平,增强特色农业竞争力。注重生产无公害的特色农产品,创建“生态环保、安全优质、丰富多样、四季飘香”品牌产品,拓展销路。

拓宽边界,促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信息化。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应走好创新路、科技路这两条路,“互联网+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是促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互联网+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这种新经济形态,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集成作用,将现代化互联网与云南传统农业深度融合发展,从技术、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效地重构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链,提升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开拓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途径。同时,在云南“五网”建设中搭建“互联网”服务平台,促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智能管理、流通销售及各项服务升级,推进云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挖掘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大数据价值带来的作用。

优化布局,促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绿色化。根据国家的生态功能区划,优化布局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比如,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属于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要把特色作为看家本领,走精品路线;滇中城市经济圈和各州市、县区的坝区,应不断提升粮田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坚持“质量兴农,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的农业发展要求,以现代农业为方向,以绿色农业为重点,充分吸收传统农业的优秀成果,推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绿色化发展。

深化改革,促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制度的科学化。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但要改思路、改结构,还需要赋予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农地制度、经营制度新的政策内涵。应当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落实土地承包经营权,落实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方案;不断完善推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激励制度和保障制度,多扶持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并建立相应制度激励引导。尤其需要加强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的衔接和联动,通过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形成支持合力;设立“互联网+”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和农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采取政府投入、后补助、贴息、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互联网+”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领域。

规模化生产,促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经营主体新型化。规模经营产出比高、抗风险能力强。适度发挥规模经营,如以土地适度流转经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精准扶贫中的建档立卡户等形式,并把资本、科技、管理、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进行集中投入,在生产过程各环节提供统一服务,促进服务和组织规模化,能够使农民成为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应不断引入现代农业的新理念,增强农业新技能。要突出农民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同时可吸引大学生入村创业、城镇居民入乡经营。形成家庭式经营、合作式经营、集体式经营和企业经营组织形态,构建新型经营主体群,让这些新型经营主体群在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发挥作用,共同推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延长链条,促进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功能的拓展化。在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经营,延长产业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向。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业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为此,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可依托农村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拓展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功能。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供给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现代农业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