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价值

2017-04-11张九童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美的个体道德

张九童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 b.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南京 210038)

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价值

张九童a,b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a.马克思主义学院 b.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南京 210038)

塑造和发展人的生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在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基点,形成了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式。对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塑造,彰显了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价值。

生命思想政治教育;人学;价值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生命存在表征着人的生命生成和创造的整体性过程。人具有三重生命存在:以人的自然性为基础,以人的肉体存在为表现形式的自然生命;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在人的社会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生命;以人的精神性为基础,以人的文化价值诉求为表征的精神生命。作为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人的思想行为和建构人的精神家园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塑造和发展人的生命存在的使命。以人的生命存在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由“物本”研究范式向“人本”研究范式的价值转换,从关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外在价值向更加关注促进人的生命成长的内在价值转换。因此,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塑造和完善生命主体间的精神交往,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思想政治教育以满足人的生命需要为出发点,以提升人的生命素质为着力点,以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为落脚点,通过激发生命情感教育人敬畏生命,通过直面生命困惑引导人反思生命,通过开发生命潜能激励人发展生命,实现对人的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塑造,彰显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价值。

一、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然生命价值

1.促进人生理与心理的和谐发展,维护人的自然生命

一方面,人的生理结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身体健全的人和身体残障的人的生命体验有许多不同;不谙世事的幼童和饱经沧桑的老人的思想差异不仅是社会阅历的结果,也与生理机能有关。另一方面,不同的思想和情感同样会影响自然生命状态。当人思想开明、态度达观时,就会将人生磨难看得较为淡然,身体也相对健康;当人拘泥于个人得失而心理失衡,生命态度悲观暗淡时,就容易受生理病变的侵扰。生命思想政治教育能充分尊重自然生命差异,对不同生理状况的人给予相应的思想关照和方向引领,准确把握其思想脉搏,引导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凭借身心交感释放生命的正能量。

2.引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完善人的自然生命

一是培育敬畏自然的生态信仰。激发人对生态环境的感情,科学认知人自身的有限性和对自然的依赖性,培养敬畏自然的神圣感,提升对生态正义的认同度。二是培育人树立“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理性。塑造人的生命共同体意识,树立生态系统化思维,把人、自然以及社会看作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生命大系统。尊重和把握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以生态公共智慧、整体性思维方式和公共关怀的价值取向促进生态公共系统的健康运行,与自然万物共存共荣,构筑生命共同体,维系生态大系统永续地生存和发展。引导人把“生态人类中心主义”作为生态治理的核心价值,既避免以“控制自然”为核心的“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又避免以“人与自然价值无涉”为核心的“生态中心主义”思维方式,抛却片面占有观念,提倡生态回馈,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公共生态实践重塑人在自然中的价值。三是培育人维护生命健康发展的生态责任。人与生态具有不可分割性,若破坏了生态环境,无异于破坏了人自身“无机的身体”,损害了人类整体的公共利益。要激励人们自觉承担人际生态责任。人际生态责任包括代内生态责任和代际生态责任。代内生态责任是指每个人都应承担起对他人的生态责任,尊重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共享相应生态资源的平等权利。要号召发展中国家人民以国际国内制度为依托,自觉抵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生态殖民;另一方面,要努力唤醒生态殖民者的生态公共良知,培育人们在生态治理基础上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生命思想政治教育还能从人与自然历史发展的视角塑造人的代际公平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还要关怀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公共生态条件,告诫人们不能为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生态利益,保证当代人和后代人都能公平享有蓝天绿树、碧水青山,保证生态大生命的持续和谐运转。

3.满足人合理的物质需要,发展人的自然生命

其一,满足生命合理的物质需要是自然生命价值塑造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的精神建构活动,但“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1]。人是自然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存在物,物质利益的满足是人生存发展的内驱力,尊重、理解、支持人们通过正当合理的途径改善生活条件,是最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生命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的生存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肯定生命生存是发展意义上的生存,生命发展是生存意义上的发展。坚持人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满足合理的物质需要;增强生命主体的生活热情,在不断完善物质世界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建构精神世界的小康社会。其二,促进人的生命天性健康发展。人的生命天性是生命个体自然性的鲜明表达,尊重人的天性就是遵循生命发展规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命对接的前提。人的自然生命不是纯然的“物性”,而是社会化了的自然生命。生命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人的生命天性制约在社会公序良俗的范围内,既尊重每个生命体释放活力的权利,又维护生命整体的伦理秩序。其三,发挥对物质利益冲突的化解功能。生命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厘清利益分化和冲突的实质,规范生命个体的利己性,谋求生命间的沟通协调,平衡生命个体间的利益分配,促进每个生命个体公平享受公共资源。

二、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命价值

1.对生命个体社会化具有引领作用

生命个体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学习社会文化、适应社会环境、承担社会角色中,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机互动,由自然生命向社会生命跃迁的过程。一是激励生命个体的社会化意识和潜能。个体和社会的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利用社会力量传递社会规范,宣扬社会道德,培养正确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社会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使命。倡导生命个体的平等对话,充分发挥其“交往性教育”优势,规范人的社会交往,促进个体生命在交往中实现价值升华,激励生命个体社会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生命个体实现“我为”的生命自觉和“为我”的价值诉求,增强生命社会化的质量。二是导引生命个体社会化的方向。一方面,对正确的社会化方向的价值引领。提升生命个体思想觉悟、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帮助生命个体把握社会规则,规范生命社会化的活动目标和行为方式。人的政治生命深刻影响着个体的社会定位和发展走向,应着重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激励生命主体参与政治活动,辩证理解政治意涵,形成科学的政治态度,避免政治冷淡,培育对社会政治事务的公共关怀,增强生命主体社会化的成熟度。另一方面,对错误社会化方向的纠正和管控。通过心理疏导、思想引领进行说服教育,必要时与法律制度相配合,在法制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对生命进行“软引导”和“硬控制”,及时纠正个体生命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方向偏差、道德失范和行为越界现象。三是正确把握个体社会化定位。完善生命主体自我意识,找到自我生命发展的目标和途径,引导其扮演适合社会需要的社会角色。每个人的生命进程中都要经历不同的角色,每一次角色变化都意味着新一轮的生命社会化。不同生命个体角色间、同一个体多重生命角色间也时常存在差异甚至冲突,造成生命角色的中断。应引导生命主体形成正确的生命角色价值观,处理好私人角色和社会公共角色的关系,推动社会与个人和谐发展。面对不同生命主体间的角色冲突,要相互尊重、彼此宽容;面对个体多重角色冲突,要提高自我调适能力,科学把握角色定位,按照事态的轻重缓急,进行必要的角色排序,在社会大舞台上当一名出色的演员。

2.对社会生命在交往中实现共同发展具有整合作用

发挥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功能,推动生命主体在交往实践中实现相互承认和彼此合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推动了生产的专业化,既为生命个性特长的发挥提供了广阔舞台,又在“碎片化”的社会结构中造成了生命个体的部分分离,社会发展各要素间有时因缺乏统一方向而处于涣散状态。要引导人们树立生命共在意识,启迪人的交往智慧,顺应交往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在社会分工中明晰个体生命的角色定位。不同生命主体的交往也是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和融合的过程。每个生命主体既有个体价值选择,又需要遵循公共价值标准,都希望找到个体价值和公共价值的对接点。生命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帮助生命个体寻求公共价值共识,发挥整合凝聚功能,积极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在公共交往实践中做出的公共价值判断和公共价值选择,是中华民族生命共同体存续发展的价值根基。一是从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公共价值目标。引导人准确把握生命个体发展方向与国家发展方向的关系,激励人们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公共目标。二是从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公共价值取向。马克思主义倡导的“平等和公正”是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平等和分配公正,而不是西方抽象的政治公正和人权平等;马克思主义倡导的“自由”是在人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生产能力全面占有基础上的活动自由;马克思主义法治观则体现了人民的意志,捍卫社会公序良俗,旨在为自由、平等、公正的实现提供坚实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教育每个生命主体在融入社会时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理想,凝聚生命主体共同发展的合力。三是从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培育个人价值关怀理念和责任担当情怀,激励人们加强内在修养,弘扬社会文明风尚,把个体价值完善纳入公共价值轨道,成为公共文化的传播者、公共价值的引领者、公共道德的践行者,使各个生命主体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凝聚团结奋进的生命正能量。发挥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功能,推进竞争与合作共生观教育。一方面,充分调动人们在参与合理竞争中的积极性,挖掘每个个体的生命潜能,发挥竞争的优胜劣汰效用,使社会分工、资源配置结构更加合理,使人们在更高水平上开展更富成效的公共合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合作对竞争的规制与整合作用,发挥好道德教化功能,把竞争置于合作共同体的规约之下,增强竞争主体对合作共同体的归属感,塑造竞争的公共合理性。在竞争与合作的良性互动中,促进利益协调,推动关系友善,实现互利共赢。

3.对个体生命在社会归属中实现自我超越具有促进作用

一方面要激发个体生命对群体的热爱,在个体生命利益和群体生命利益的统一中做出正确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甘于为群体生命的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要引导生命个体对自身价值的积极确认。合群性是人生命存在的内在属性,人们结成群体就是为了谋求个体利益和公共价值的实现。应克服现代性境遇下个体间相互疏离甚至对立的窘境,找到利益契合点和价值对接点,促进对生命群体公共价值观的认同。人的个体生命和群体生命不应相互否定,而应相互促进;不应相互对立,而应相生相成。个体生命与群体生命在相互促进和相生相成中加强个体对群体生命的归属,在社会归属中实现生命个体的自我超越。

三、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生命价值

1.培育科学的生命认同意识,推动人对真理的追求

首先,生命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真理性。“实事求是”是生命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则,致力于探寻人的生命成长规律,选择适合的生命教育方法,引导人们科学认识生命本质,增加生命的宽度和长度。其次,通过激发人的生命情感和生命意志,推动对真理的追求。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2]情感是认识的发端。当我们对人或事物产生积极情感时,就愿意深入认识和了解;反之,则对人或事物的认知产生排斥态度,弱化实践的效能。在人对真理的追求中,意志也扮演着重要角色。生命思想政治教育倡导不落俗套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难的探索精神、不唯书不唯上的求实精神,激励生命主体的探索热忱,保持生命主体追求真理的持久性。再次,有效启迪人的生命智慧。知识离不开智慧的照耀,智慧也离不开生命的依托。唯有将知识的积累转化为智慧,达到对世界、他人和自我的深邃领悟,才能凸显生命之“真”。生命思想政治教育虽不直接传授知识,但却能启迪人们把理性知识凝练成生命智慧,从关于对象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中透现自我,用智慧点亮生命,促进人对生命成长规律的科学认同。

2.培育高尚的生命道德情操,完善人对善恶的评价

其一,生命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善本质是培养高尚生命道德的基础。广义的善表征着人的活动的合目的性,狭义的善则指人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遵守和弘扬。思想政治教育的焦点就在于解决社会思想道德的应然性要求与个体思想道德的实然性状态之间的矛盾,力图把每个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道德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个通过思想道德教化树立“善”的观念、传播“善”的理念、培育“善”的行为、追求“善”的精神的向善性活动,这种向善活动本质上与人的生命的向善诉求高度统一,其道德教化功能和人的生命道德诉求密切相连,构成了塑造人的“道德生命”的内在前提。其二,在生命道德实践的基础上完善善恶评价机制。多元社会造成了道德标准的多样性和道德评价的复杂性,生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梳理生命个体面临的道德冲突,科学评价个体的思想行为,引导生命个体践行基本道德规范,促进生命主体的道德辨别能力、道德决断能力、道德实践能力、道德反思能力、道德评价能力的协调发展,推动个体的内在善恶标准与社会的外在善恶标准的有机统一。其三,帮助生命主体在内省中涵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内省是道德主体在准确把握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自觉反思自身道德心理和行为,实现思想道德塑造的实践活动。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3]思想道德的内化只有通过主体真切的道德反思才能更好地实现。生命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个体的内在生命体验,有效激发生命主体勤于反思的内省意识,养成主体审思改过的内省习惯,坚定主体慎独自律的内省意志,引导人把内省当作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道德境界,明晰自身的道德责任,在自我审视中实现个体精神生命的日臻完善。

3.培育崇高的生活审美情趣,促进人对自由的向往

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美的规律来构造。”[4]“美”以“真”和“善”及其内在统一为基础,表征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外在创造性和内在超越性,体现了实践对象与实践主体的有机融合。人的生命活动也是一种追求美的价值创造活动。生命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审美活动相融合,有助于实现人的生命境界和思想政治教育境界的升华。第一,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中美的价值。在教育理念上,以创造美的生活为使命,把人的日常生活作为美的“诞生地”和“实践场”,将对美的追求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在教育内容上,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熔铸于人的生命体验,将政治观点的教育同人的生命实践联系起来,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价值,领悟其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指导价值和对个体生命的塑造意义。在教育方法上,尊重生命主体地位,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行动上的互动和灵魂上的沟通,使生命主体真切地感受思想的澄澈与道德的完善,实现审美情趣的升华。第二,促进生命个体充分体悟美的真谛。席勒认为:“美对于我们是一种对象,因为思索是我们感受美的条件。但是,美同时又是我们主体的一种状态,情感是我们获得美的观念的条件。美是形式,我们可以关照它,同时,美又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5]美是感性和理性的统合体,既可以通过感性感知,又可以通过情感去体验,还可以通过理性去理解。生命思想政治教育倡导生命个体的情感与认知、感性和理性的协调发展,在对美的生命体验中感受美,在感受美的基础上理解美,激励人把对象之美和主体生命之美融为一体,把对美的追求和生命创造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体验美的过程中创造美的新生命。第三,引领生命个体在美的体悟中追求精神自由。自由是生命主体在实践中克服外在力量束缚而表现出的自主自为状态。美体现了自由的本质,追求美的活动就是自由的活动。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生命尚不能完全实现所期望的自由状态。生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生命个体在对真、善、美的追求中,把握真理,辨识善恶,体悟生活之美,超越外在事功的羁绊,追求生命的本真存在和精神上的自由状态,实现生命的自身目的与对象世界的有机统一。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3.

[2]列宁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1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3.

[5]【德】弗里德里希·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04.

(责任编辑:孙书平)

The Humanist value of Lif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ZHANG Jiu-tong

( School of Marxism,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38, China;Special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Nanjing 210038, China )

Shaping and developing hunman life is the miss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view of human philosophy of Marxism, based on the existence of human life, the theoretical paradigm of lif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come into being. Shaping human's natural life, social life and spiritual life will manifest the humanist value of lif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f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umanist;value

2016-11-0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的虚拟生存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12CKS40)

张九童(1988-),男,山东东营人,讲师,法学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G641

A

1008-7605(2017)01-0006-05

猜你喜欢

美的个体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跟踪导练(五)(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