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野”下的城市理论批判与重建

2017-04-11邱婴芝李志刚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007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075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视野城市化尺度

文 肖 俊 邱婴芝 李志刚(..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4007;.中山大学,广东广州 5075)

“比较视野”下的城市理论批判与重建

文 肖 俊1邱婴芝2李志刚3(1.3.武汉大学,湖北武汉 430072;2.中山大学,广东广州 510275)

基于欧美经验的传统城市理论正面临瓦解。进入新世纪以来,对传统城市理论的批判和反思已逐步成型,现有城市理论面临转型重构。从“比较视野”出发,回顾城市理论的发展进程,系统梳理针对当前城市理论的批判与重建,对于当前中国城市理论建设实践有重要意义。

比较视野 城市研究 城市理论 后殖民主义

进入21世纪,全球化和信息化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社会、经济、文化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呈现全新特征。全球54%的人居住在城市,人类已经全面进入“城市时代”,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印度、非洲、南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建设成就举世瞩目。城市化创造出全新的全球尺度,城乡难以区分,完全自然的空间已经消失(Brenner,2013)。新的城市发展趋势对传统理论提出挑战,城市理论面临全面转型重构。传统城市理论呈现理论与实践的“分割”状态,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没有出现在城市理论版图之上(Robinson,2002;Roy and Ong,2011);传统城市理论具有“欧美中心主义”色彩,缺乏对于南半球国家城市化建设经验的重视。从“比较视野”出发,城市理论应强调城市的多元性、多样化,研究全球层面的不同城市,推动实现丰富多样的城市理论生产(Mcfarlane,2010),以此获得新的认知,建设更具“世界主义”的城市理论(Robinson,2002;2006)。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从1978年的17.9%快速提升至2014年的54.77%,城市数量从1978年的193个暴增到2014年的653个,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历程,期间大量借鉴来自欧美的城市化理论与经验,成就举世瞩目。不过,套用西方理论也同时导致了城市无序蔓延、同质趋势明显、千城一面等问题。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国的交流与联系愈发紧密,中国大城市的国际性不断增强,更多中国城市出现在全球城市名单中;中国已与80多个亚非拉国家的400多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等跨国项目建设。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建设路径和理论,如何通过经验输出构建中国在城市建设知识生产方面的软实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比较视野”下的城市理论发展进程

“比较”是探讨问题所用的一种常用方法。“比较视野”是一种研究策略、思维方式,在知识产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比较的概念在实证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存在(Swanson,1971;Elder,1976)。比较意味着研究一个及以上的事件、目标、结果或过程,发现其中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比较研究致力于描述、解释出现在不同社会单元(城市、团体、区域、国家、社会、部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现象,并以此构建理论(Ward,2011)。“比较视野”的城市理论将比较的概念及方法运用于城市这一研究对象,以此界定城市,并对城市环境予以评估。

“比较视野”下的城市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大量采用比较方法,不断扩大城市社会生态范式的实证范围。其中沃思的“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思想深入人心,探讨贫困城市的人类学研究不断增加(Lewis,1961),促进了城市比较研究的兴起。进入1970年代后,“比较视野”因其实用性而快速发展并达到鼎盛(Pickvance,1986)。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作为重要的理论框架影响并鼓舞了比较城市研究。同时人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城市的研究持续深入,促进了比较研究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研究强调建立模式和规则,在对城市政治经济问题的探讨上包含了多样的跨国家比较视角(Harloe,1981),建构了“基于跨国的城市社会科学的新流派”(Walton,1976)。然而自1980年代以来,比较城市研究发展逐渐放缓。一方面,将全球划分为不发达和发达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限制了比较城市化在不同类别城市之间的比较。另一方面,由于后现代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方法的兴起,动摇了作为比较城市研究基础的认识论假设(Osborne,2005;Boudreau et al.,2007;Nijman,2007a)。尽管这一时期比较研究方法在城市研究中的作用持续发挥(Castells,1983;Pickvance, 1986;Oliviera,1996),但它已经被大大边缘化了。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信息与资源的空间流动持续加强。有关城市理论、建筑、发展策略的知识在全球广泛传播;城市政策或模式开始出现全球性移植(McCann,2011);城市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冲突普遍得到全球性的响应。在全球化的助推下,对“全球城市”(或世界城市、国际化城市)的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此时,比较视野聚焦于全球城市,将盛行的世界城市、全球城市方法有效应用到比较城市研究,对全球各城市进行等级分类,例如,基于经济指标,将城市分为“alpha城市”,“beta城市”(Taylor,2004),并进行对比研究。

进入21世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全面兴起,那些曾经作为边缘的城市因其新兴的城市化发展模式与问题正在动摇传统的欧美范式解释框架,挑战陈腐的观点。继承的城市理论出现新一轮的认识论危机,传统的城市理论存在“盲区”,与当前快速变化的城市化景观脱节(Brenner,2013)。呼吁城市理论应实现“去中心化”,关注日常的城市经验和地方经验 (Ash Amin and Stephen Graham,1997),“取消隔离”(Mcfarlane,2010),并将南半球城市化实践中产生的知识纳入研究范围。比较视野下的城市研究聚焦地方层面,既突出城市多样性,又概括城市的普遍规律,推动城市理论的“民主化”(McFarlane and Robinson,2012)。

二、“比较视野”下的城市理论批判

理论作为“超越单一案例发声的方式”,是比较研究的重要方向(Connell,2007)。为此,新的城市理论需要关注对于传统城市理论的批判,尤其是内在假设,对比较城市研究策略的批判,借鉴不同学科获取知识的方式及城市多样化建设经验,关注城市空间的复杂性、多样性、联系性,从而重塑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长久以来,由于不同类型城市之间无法比较的内在假设局限了比较城市研究的范围,再加上比较研究较为严格的方法论,在基础上限制了对有着特定共性的城市的比较。城市研究的历史是一部现代化和发展主义的历史。随着工业革命在部分地区的快速发展,人们将特定的城市和现代化经验紧密联系。在先进的工业地区,富裕国家中的城市往往被认为是创造、传播、体验现代性的优势地区,因而是当代的、新兴的。在这种认识下,现代的城市与非现代的城市产生对立,被认为无法进行比较。发展主义理论策略继而产生,它关注现代性,并巩固了城市的类型化研究——非现代的地区是欠发达的、需要发展的地区。对城市学家而言,城市的形式和结构往往体现了欠发达的特征:有限的城市基础设施,非正规的建设路径、经济活动,城市缺乏资金、规划,人口增长迅速但经济增长缓慢,外部依赖强。通过这些特征,多元的城市被简单地划分为发达/发展中城市,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城市,南半球/北半球城市等。正是因为现代性和发展主义的理论,形成了当今城市研究的基础,认为不同类型的城市之间无法比较(Robinson,2006)。但是,当前许多研究表明所谓“非现代性”的城市并非仅保持其传统元素,而是将这一传统植入到现代城市中。例如,人类学家发现非洲某些部落的人移居城市后,将部落文化带到城市并与乡村紧密联系,因而,城市同时被原始、传统所塑造。欠发达理论则认为贫穷国家的城市经验与富裕、强权国家中的组织机构密切相关。因而,现代与传统、发达与发展辩证联系,以往静态的、非辩证的二元分类视角存在较大问题。

由于现代性和发展主义导致了城市的类型化,使得比较城市研究趋于偏狭,出现了城市研究的“欧美中心主义”。由于西欧和北美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性的典范,是具有先进的城市知识和实践的分类,传统城市理论往往局限在欧美地区,并且以欧美的城市经验和理论为基础,而将其他地区的城市作为参照对象。城市理论存在明显的地理分割,并主要聚焦于西方城市,而不认为南半球城市能够改变城市知识结构和城市理论(Mcfarlane,2010)。其次,尽管城市研究者清楚地意识到地方与历史具有特定性,但不同类型城市不可比的假设限制了全球范围的城市比较,城市研究倾向于比较类似的城市,并从类似的城市中得到认识。这使得比较研究(包括相似性和差异性)局限在寻找相似性或既存可用的解释中 (Kantor and Savitch,2005),而忽略了差异性的比较研究是产生新知识与经验的重要途经。传统理论往往将一个城市作为模型或普遍性的解释(通常是欧美城市或东京、巴塞罗那等全球城市),进行范例城市与其他城市的比较分析。例如洛杉矶学派通过将洛杉矶与其他城市进行比较,认为洛杉矶是世界城市的缩影(Soja,1989),是范例城市或后现代城市主义的典范(Dear,2000)。但这种比较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全球其他城市的有效经验,是表面的且缺乏启发性(Beauregard,2003)。

“比较视野”的逻辑在于比较某些尺度单元(国家、城市或任何其他单元)的特征。通过控制相似的变量,并且隔离其他可能造成差异结果的潜在变量进行分析 (Denters and Mossberger,2006)。首先,传统的比较城市研究对地理尺度的认识和处理存在问题(Savitch and Kantor,1995;Brinegar and Leonard,2008)。尤其许多城市政治经济的比较研究通常涉及行政层级的问题,他们往往将每个层级尺度(国家、区域、城市)理所当然地作为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前提(Cole and John,2001;Sellers,2005;Pierre,2005),但某一特定等级(例如邻里或大都市)包含的单元具有差异;以国家层面的标准来决定城市可比较性的做法也受到质疑(Sellers,2005)。主流城市研究仍以考虑地理尺度为主,认为尺度是地图上预先设定的、固定的单元(Denters and Mossberger,2006)。但在过去的20年中,地理学发展了一系列动态变化的理论来分析尺度,认为地理的尺度是由社会建构的(Smith,1993;Swyngedouw,1997,2000;Peck,2002),应将其作为一个社会空间实践的策略场所(Brenner,2009)。其次,传统研究通常将城市作为离散的、自我封闭的、在分析上互不相关的目标。多数研究以传统的地方认识论为特征,即假定所有的社会关系的组织建立在封闭且离散的地域单元中(Brenner,2004),忽略了城市的开放性以及城市之间的联系性特征。

三、“比较视野”下的城市理论重构

我们需要在新世纪的全新地理格局下重新认识城市、尺度等基本概念。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比较视野”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策略。城市理论的重新定位以及比较研究复兴的过程需要适应当前全球尺度的城市研究,这意味着研究者需要“重塑社会-科学知识前进的路径”,将所有的城市作为理论和实践生产的场所(Connell,2007)。

首先要打破不同类别城市不可比的假定。拒绝将城市划分为巨型城市、亚洲城市、非洲城市、前社会主义城市、第三世界城市等的分类传统,采用诸如“普通城市”之类的新概念,关注城市的多样性,用世界主义的方式(cosmopolitan)来理解城市。同时,借鉴后殖民主义研究中“去殖民化”的理念,超越现代性、发展主义的框架,打破西方主导的城市理论与研究范式。拓展比较城市研究实证案例的地理范围,将不同城市的多样性纳入到理论构建中,不仅仅要发现差异性所在,更要探究在考虑不同的城市和背景后,城市理论和方法会如何改变。

其次,在地理尺度上,需要重塑适合比较研究的单元。尺度不是绝对的、固定的地理单元,而应该用演变的、流动的、动态的、过程的、社会空间斗争的概念进行理解(Ward,2010)。许多学者将整体的功能性城市作为比较单元,来研究经济区、城市网络的运作、城市空间形式、大都市内管治结构等话题(Scott,2001)。在这一尺度上,通过对内部分异的、多中心的大城市(无论在富裕还是贫穷的背景下)进行比较,有助于阐明经济环境变化时(诸如结构调整、自由主义、经济危机等)大都市的空间变化动力(Rodriguez-Posé et al.,2001;Rogerson and Rogerson,1999)。但是选择这一尺度或地域作为分析的单元同样需要考察特定的研究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城市比较的单元不是国家尺度也不是城市尺度,应超越城市实体范围的过程(循环、流动过程)以及小于城市尺度的现象。一方面,许多城市的现象联系于超越城市实体范围或地域界限的网络及循环中,因而这些联系本身成为比较的单元。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的城市中,许多城市的某一层面受相同过程或因素的影响 (管治制度、经济全球化、管理技术、政策和政治项目等)而持续重构,因此能够作为比较的单元,以其自身的特点得以在众多不同的城市背景下进行比较研究。应强调地理尺度的社会建构、相关性、动态性。

最后,城市是开放的、相关的、多元的,比较城市研究应该拒绝将城市理解为离散的、自我封闭的单元(Ward,2010)。以往对于城市的认识有着系统上的弱点,在进行比较研究之前需要明确如何理论化“城市”(Walton,1976)。城市是具有多种轨迹的,在历史上和政治上具有多种可能性(Massey,2005)。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间的联系是多方向性的,比如这种联系不仅仅是从富裕国家到贫穷国家。同时,强调城市动态发展的过程而不是分类,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更加有效,从而拓展地理上和功能上相关的过程范围(Marcuse and van Kempen,2000)。

基于以上对传统比较研究理论的批判与反思,研究者应开始注重城市的多样性、关联性、过程性,并基于此创新比较研究的新策略。从“比较视野”出发,强调将不同城市的层面联系在一起的多元跨国联系,这样的跨国研究有助于突破对城市有界性、封闭性的认识,从而促进对城市更为关系化的理解。可以通过一个特殊案例与其他多个案例的比较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案例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检验概括规律,并且促进理论讨论。

同时比较研究应纳入个体案例和整体系统,部分不能独立于整体而存在,这意味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联系以及其包含的空间范围,成为了合并比较研究的基础。即比较分析的单元通过多元的历史进程进行联系,并在系统中相互塑造并彼此依赖。系统是自我发展、并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据此,城市不是离散、封闭的单元,城市中社会关系和权力相互作用,并与其他更广泛的区域、国家、城市相互联系。地理上的尺度不是固定的,而是社会建构的(Collinge,1999;Peck,2002)。最后,我们需要不断进行理论反思,对当前具有缺陷的方法和理论进行批判和反思,从而发展新的比较视野。

四、结论与研究展望

当代比较城市研究的复兴绝非偶然。全球化进一步加强了城市间联系,要求城市研究更具国际化、开放化、动态化的视野,来增进城市间的相互了解和学习。诚然,世界上不存在统一的城市化模式,随着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不同背景下的城市化特征将会更趋明显。实证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思考不同背景下城市化建设路径的机会,无论比较的对象是城市、特定的城市现象、城市化过程、或城市间联系,都有益于城市化经验的互相学习以及新理论的构建(Robinson,2014)。对于中国而言,“增长主义”造就的“中国奇迹”已成为过去式,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城市化进程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面临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种隐性危机以及各种治理矛盾,如何构建新型城镇化成为中国城市研究的当务之急。而通过比较城市研究,借助其国际视野,吸取全球性的城市理论及建设经验,能够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路径及理论助力。同时,尽管比较城市研究强调发展中国家城市理论的重要性,但目前仍无法填补城市理论版图的空缺。就中国而言,本土城市理论的缺乏仍是当前研究的短板所在,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理论应该在比较中构建,在比较中完善,在比较中发扬。

[1]Brenner N.Theses on urbanization[J].Public Culture,2013,25(01):85-114.

[2]Robinson J.Global and world cities:a view from off the map[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2,26(03):531-554.

[3]RoyA,OngA.Worlding cities:Asian experiments and the art of being global[M].John Wiley&Sons,2011.

[4]McFarlane C.The comparative city:knowledge,learning,urban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0,34(04).

[5]Robinson J.Ordinary cities:between modernity and development[M].London,UK,and New York,NY:Routledge,2006.

[6]SwansonG.Frameworks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structural anthropology and the theory of action[M].Vallier,K.Comparative methods insociology:essays on trends and applications.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1:141–202.

[7]ElderJW.Comparative cross-national methodology[M],InkelesA,ColemanJ,SmelserN.Annualreview of sociology.Palo Alto, CA:California Annual Reviews,1976:209–230.

[8]Ward K.Towards a relational comparative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citie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2010,34(04):471-487.

[9]LewisO.Comparisons in cultural anthropology[M]. Moore FW.Readingsin Cross-Cultural Methodology.New Haven,CT: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 Press,1961.

[10]Pickvance C G.Comparative urban analysis and assumptions about causalit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86,10(02).

[11]HarloeM.Some noteson comparative urban research[M].Dear M,Scott A.Urbanisation and Urban Planning in Capitalist Society.London:Methuen,1981:179–195.

[12]Walton J.Politicaleconomyofworld urban systems:directions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M].WaltonJ,MasottiLH.The c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crossnational research and newdirection in theory.London:Sage,1976:301–314.

[13]Osborne P.On comparability:Kant and the possibility of comparative studies[J].Boundary 2,2005,32(02).

[14]Boudreau J A,Hamel P,Jouve B,et al.New state spaces in Canada:metropolitanization in Montreal and Toronto compared[J].Urban Geography,2007,28(01).

[15]Nijman J.Introduction—comparative urbanism[J]. Urban Geography,2007,28(01).

[16]CastellsM.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M]. London,UK:Edward Arnold,1983.

[17]OlivieraNDS.Favelas and ghettos:Race and class in Rio de Janeiro and New York City[J].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s,1996,23(04)

[18]McCann E.Urban policy mobilities and global circuits of knowledge:Toward a research agenda[J].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2011,101(01).

[19]Taylor P J.World city network:A global urban analysis[M].London:Routledge,2004

[20]Amin A, Graham S.The ordinary city[J].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97,22(04).

[21]McFarlane C,Robinson J.Introduction—experiments in comparative urbanism[J].Urban Geography,2012,33(06).

[22]ConnellR.Southern theory:social science and theglobal dynamics of knowledge[M].Cambridge:Polity,2007.

[23]Kantor P,Savitch H V.How to study comparative urban development politics:A research not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5,29(01).

[24]SojaE.Postmodern geographies:the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theory[M].London:Verso,1989.

[25]DearM.The postmodern urbancondition[M]. Blackwell,Oxford,2000.

[26]BeauregardRA.City of superlatives[J].City and Community,2003,2(03).

[27]Denters B,Mossberger K.Building blocks for a methodology for comparative urban political research[J]. Urban Affairs Review,2006,41(04).

[28]Savitch H V, Kantor P.City business: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marketplace politic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995,19(04).

[29]Brinegar S,Leonard J.Poverty and Affluence: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conomic Segregation in Metropolitan Cincinnati,Cleveland,and Columbus,Ohio,1970-2000[J].Urban Geography,2008,29(06).

[30]ColeA,JohnP.Local governance inEngland and France[M].London:UCL Press,2001.

[31]Sellers J M.Re-Placing the Nation An Agenda for Comparative Urban Politics[J].Urban Affairs Review,2005,40(04).

[32]Pierre J.Comparative Urban Governance Uncovering Complex Causalities[J].Urban affairs review,2005,40(04).

[33]SwyngedouwE.Neither global nor local:‘glocalisation’and the politics of scale[M].CoxKR.Spaces of globalization:reasserting the powerof the local.New York:Guildford Press,1997:137–66.

[34]Peck J.Political economies of scale:fast policy,interscalar relations,and neoliberal workfare[J].Economic geography,2002,78(03).

[35]Brenner N.World city theory,globalization and the comparative-historical method-Reflections on Janet Abu -Lughod's interpretation of contemporary urban restructuring[J].Urban Affairs Review,2001,37(01).

[36]Brenner N.New state spaces[M].New York,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37]ScottAJ.Global city-regions:trends,theory,polic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38]Rodriguez-PoséA,Tomaney J,Klink J.Local empowerment through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Brazil:the case of the greater ABC region[J].Geoforum,2001,32(04).

[39]RogersonCM,RogersonJM.Industrial change in a developing metropolis:the Witwatersrand 1980–1994[J]. Geoforum,1999,30(01).

[40]WaltonJ.Theoretical methods in comparative urban politics[M].LoganJR,SwanstromT.Beyond the city limits:urban policy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0:243–260.

[41]MasseyD.For space[M].Sage,London,2005.

[42]MarcuseP,van KempenR.Globalizing cities:a new spatial order?[M].Blackwell,Oxford,2000.

[43]Collinge C.Self-organisation of society by scale:a spatial reworking of regulation theory[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D:Society and Space,1999,17:557–574.

[44]Robinson J.New geographies of theorizing the urban:putting comparison to work for global urban studies[M].Parnell S,Oldfield S.The Routledge Handbook on Cities of the Global South.London:Routledge,2014:57–70.

责任编辑:陈 琳

F291

:A

1008-6323(2017)02-0055-06

1.肖俊,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师;2.邱婴芝,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博士研究生;3.李志刚,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教授。

2017-02-01

猜你喜欢

视野城市化尺度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居· 视野
宇宙的尺度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视野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9
真相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