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侦查学专业建设探讨

2017-04-11张文琴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升格公安应用型

□张文琴

(山西警察学院,山西 太原 030401)

【教育教学研究】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侦查学专业建设探讨

□张文琴

(山西警察学院,山西 太原 030401)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侦查学专业,以培养公安政法侦查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升格为主线,以培养具备开展侦查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以实战需求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创新公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专业建设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引领,优化培养方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课程改革建设、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提高科研与服务能力,实现侦查学专业内涵升格。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侦查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内涵建设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一般是依托已建成的地方公安专科学校或警察职业学校为雏形,通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应形势格局,结合当地的职业岗位需求,升格为本科。晋升本科的新建公安院校,不仅是学校名称的变化和学制的延长,更应当注重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升格,以促进办学层次的提升。本文就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侦查学专业,以内涵升格为主线,对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路径略谈一二,以咨评析。

一、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路径

公安院校侦查专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有多年的专业建设积累,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在本科学制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导向下,确定新的专业建设目标和建设路径,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升格。

(一)制定本科学制的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本科学制的人才就业方向调研,侦查学专业主要向公安的刑侦部门、国内安全保卫、经济犯罪侦查、毒品犯罪侦查及其他政法机关(如海关的缉私部门)输送人才。依据人才岗位要求分析,制定侦查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政治坚定、具有良好职业素养、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熟悉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系统地掌握侦查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公安机关及其他政法部门从事刑事侦查、国内安全保卫、经济犯罪侦查、毒品犯罪侦查等工作以及侦查研究工作,具备开展侦查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导向下的本科学制专业建设目标的确定

基于本科学制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确定本科学制专业建设目标为:在专科学制专业建设的基础上,地方新建公安本科院校侦查学专业,以培养公安政法侦查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通过专业建设,创新公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本着“公安政法侦查实践需求”的原则和“提升侦查学理论研究和应用能力”的要求,及时对课程教学内容改进,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学科的知识创新和科学研究,使侦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引领地方刑事执法能力快速发展。

(三)构建本科学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路径

依据本科学制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备开展侦查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为重点,为公安政法侦查工作培养岗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构建本科学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路径为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升格为主线,以特色专业建设为引领,以培养公安政法工作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加强和促进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提高侦查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学科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升格的核心

从专科学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升格到本科学制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当前学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依据2016年新修改的《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2010-2020)文件精神,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本科教育研究范围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按照行业要求的知识体系设计培养方案,培养应用客观规律和科学原理为社会直接创造财富、谋取利益的人才。

专科学制对“具备开展侦查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已有了多年的实践积累。升格为本科的侦查学专业,应当在前期专业建设基础上,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创新公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科建设内涵升格,达到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规格,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能力。[1]

(一)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公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侦查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如何体现内涵升格建设,是另辟蹊径,还是在原来专科学制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加强,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对侦查专业专科学制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分析,有以下特点:一是从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注重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核心能力的基础知识培养。如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侦查总论、刑事案件侦查、侦查措施与手段、侦查情报、侦查讯问、犯罪现场勘查)和专业基础课程(公安应用文写作、警务心理学、公安信息系统应用、刑事技术)主要是围绕刑事案件侦查基础能力的培养而设置的,其余课程设置是与侦查专业相关专业(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国内安全保卫)或扩展专业(公安学基础理论、治安管理),从而体现可持续性。该课程体系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满足的是侦查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的基本能力,及基本能力框架下的发展能力即相似工作或扩展工作的能力。二是课程名称及学时分配注重“做什么”。如犯罪现场勘查、侦查情报、侦查措施与手段、侦查讯问、刑事技术等课程直接显示刑事案件侦查具体工作名称。体现课程设置注重“做什么、如何做”。这是根据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理念,制定的针对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确定的。

基于专科学制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课程体系分析,结合侦查实战需求情况,设置本科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即在专科学制的课程体系基础上,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突出“广与新、深与研”整合课程体系,提升内涵建设:一是突出“广与新”的特点增设课程。如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平台增设反恐犯罪案件侦查、走私犯罪案件侦查、刑事证据法学、司法语音检验及声纹鉴定课程,在专业主干课程平台增设侦查程序、图像侦查课程。这是依据行业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求,通过增设课程,扩宽知识、学习掌握技术化程度较高的技能,提升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二是突出“深与研”的特点加强课程的深入学习和研究。通过对技术含量高的课程进行分解、更改原有课程名称、增加课时时数等,加强课程的深入和研究。如,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平台中的刑事技术课程分解为痕迹检验、刑事摄影及影像技术、文件检验、法医化验四门课程,将侦查情报课程更名为刑事侦查情报学,将侦查讯问课程更名为预审学,增加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课时数等,有利于课程的深入学习和相关理论研究,提升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升格。

(二)创新公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改进课程教学内容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结合公安院校以往人才培养的实践积累,以此创新公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为:通过校局对接,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突出“为什么、解决何问题”,加强理论学习及研究,实现做中学、问中学;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训练,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升格。

1.校局对接,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

“校局对接”,即人才培养要求与岗位要求对接,专业教学要求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专业教师到公安机关锻炼、服务和公安政法实战专家到校传经、讲课对接;校内学习、生活管理和局内顶岗实习管理对接等。“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包括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

2.课程教学内容中,加强理论学习及研究,提升人才培养的内涵升格

即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下,包括“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中,突出“为什么、解决何问题”,加强理论学习及研究,从而实现做中学、问中学,提升人才内涵的培养,达到高级专门人才的要求。具体做法:

(1)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2]中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升格

以侦查实战需求为目标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程体系,是侦查专业专科学制在课程改革中采取的做法,即侦查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课程内容等,在侦查工作核心任务“刑事案件侦查”的驱动下,按照具体实战操作的主要环节(工作项目)与岗位对接,设置主干课程体系,如犯罪现场勘查、侦查情报、侦查措施与手段、侦查讯问、刑事技术等课程,皆是完成 “刑事案件侦查” 任务的主要工作项目,课程教学围绕“做什么、如何做” 设计“工作任务、理论知识、实践教学”三个学习情境。“工作任务”学习情境,为此项工作流程及分解的具体项目,使学习者明确此项工作在“做什么、如何做”; “理论知识”学习情境为此项工作的支撑理论学习,使学习者加强此项工作在“做什么、如何做”的问题;“实践教学”学习情境为学生模仿实践,使学习者学会并掌握此项工作的技能。

本科教育可在专科学制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中,突出“为什么、解决何问题” 加强理论学习及研究,提升人才内涵的培养。如在课程学习的各个情境中增加“为什么、解决何问题”的学习内容,使学习者加强理论学习及研究,提升人才内涵的培养。再如把课程学习的高度提升,把侦查情报课程改为刑事侦查情报学,使学习者不仅掌握侦查情报的使用技能,还会具有利用侦查情报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和研究拓展侦查情报理论知识的能力等。实现做中学、问中学,提升人才内涵的培养。

(2)在渐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中,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升格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构建从模拟到实战的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中,融入“为什么这样做、解决何问题”,以及逐渐扩展到“还能做什么,还有何办法”等问题,使学习者从学习情景提升到研究情景中。提升人才内涵培养。实现做中学、问中学,提升人才内涵的培养。

3.坚持“教、学、练、战”一体化训练,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

2012年公安部对公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教、学、练、战”一体化训练的要求。公安院校与实战部门协作,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其中,校局对接,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得到了多方的认可。即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改革课程教学内容,重构教学体系,对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条件改革完善,使校内、校外实训场所联动,构成教、学、练、战一体化训练,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3]

三、特色专业建设推动公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升格

(一)特色与创新,推动公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升格

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应当以实战需求为导向,优化培养方案,寻求公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公安政法侦查工作岗位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使人才具有行业特色的优势能力,社会竞争力强,是推动应用型人才内涵升格的关键。

(二)加强侦查学专业建设,是公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升格的保障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侦查学专业建设,应当坚持“校局深度藕合”和“依据公安政法工作侦查岗位要求”的原则,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公安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学体系,精选课程内容、突出专业特色,侧重理论研究及应用,强化“证据”与“技术”,以实际要求为标准、优化课程及实验实训项目,引入新技术新设备新手段,增强教学技术含量、技术创新与解决侦查实践的实际问题,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推进人才培养与公安政法侦查实践要求相结合。以“提升侦查学理论研究和应用能力”为要求,大力实施以侦查业务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侦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线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培养教育,着重培养人才的发现、分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开展侦查工作的职业核心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侦查专门人才。以特色优势专业建设为引领,加强侦查学专业建设和丰富侦查学理论,形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公安政法侦查工作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理念和优势明显的人才培养方案。

2.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

基于高级应用型侦查专门人才培养的要求,坚持“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对专业能力目标形成的过程、支撑课程,及时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形成能够有效落实人才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结构体系。依据“公安政法侦查实践要求”的原则和“提升侦查学理论研究和应用能力”的要求,基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人才培养优势”的目的,改进课程教学内容。为适应以“审判为核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带来的侦查工作将重心转移到“证据”与“技术”的要求,课程改革的重心及时落实到“证据”与“技术”层面。视听资料作为重要证据被广泛应用,而公安本科院校侦查专业设立相关课程的很少,为强化教学的“证据”与“技术”的要求,规划增设《图像侦查》、《录音检验》两门课程;对《侦查讯问》课程改为《预审》课程,强化学生证据的收集意识与案卷的制作技能;为配合侦查实战反恐工作的需要,增设《反恐专案侦查》课程;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文件进行适时修订和编写,使课程体系结构更加合理。加大核心课程建设,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学生学法,将部分课程建设为数字化网络共享课程,丰富第二课堂,拓宽知识应用与能力培养的渠道;选择具有行业优势的课程作为重点特色建设的课程,在实验场所、仪器设备等教学条件方面和研究方面重点扶持,通过侦查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改进和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社会的突出优势能力。

3.打造高素质“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吸引高学历的侦查科班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提升在职教师高级职称的比例,激励教师专业培训、交流,逐年输送专业教师到国内著名院校学习深造或访问研究,推动教师学术研究和科研项目研发,充实外聘高级教官, 加强学校教师对公安机关民警培训、案件会诊等工作,创造“双赢”环境,建立学校与基层公安机关共同认可的管理制度,保障具有较高声誉的行业专家成为外聘高级教官,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依托公安部的“双千”计划,校内专任教师走出去,为公安实战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公安实战部门的专家请进来,增强校内实战前沿的研究能力,打造一支以专业带头人和行业专家领军的高素质“双师”型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4.强化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

为强化实践教学,在实验、实训场所建设方面,根据侦查实践工作中的主要环节,确立几个关键的实训项目,设计和建设训练基地;对校内的实验实训场所要根据侦查需要,及时进行补充更新;重点推进数字化及其他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实验室的建设,如外线侦查实验室等,提高侦查学教学科研的科技含量;建设侦查情报信息综合实训中心和视频侦查系统化实训室,使培养的人才具有使用这些技术开展侦查、取证、质证的优势能力。

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要拓展合作层面,加大合作力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运行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将其建成为校局“深度耦合”、“联合培养”的教学基地,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训和实习的需要。利用实训基地这一平台,校局联合开发课程,共同制定课程教学文件,联合训教、考核,实现实训与就业一体化。[4]

5.强化科研与服务行业的能力,使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升

专业建设中通过广开渠道,拓宽教师与学生的科研与服务行业的能力,是保持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的关键。如,可以成立特色研究中心和技术咨询鉴定机构等,不仅使教师长期为社会及公安政法部门提供业务咨询及司法鉴定服务,还可为教师搭建了研发科技项目及理论研究的平台,必然使侦查学专业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及技术研发能力有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将使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及时与实践前沿对接,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升格。通过规划课题研究的带动作用,实现科研工作上台阶,鼓励教师面向侦查实践和学科前沿选题,主动承担与学科发展目标一致的高等级攻关项目和科研课题,“以教定研、以研促教、教研合一”,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在服务行业方面,充分发挥教学科研优势,服务地方,为公安实战提供技术支援和理论指导,把教学科研优势转化为现实战斗力,实现侦查学专业内涵升格。

[1]徐细燕.新时期公安教育教学改革论丛[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11.

[2]张文琴.试论公安院校侦查专业主干课程改革建设[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4(4):87.

[3]“侦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建构与实践”教学成果总结报告[EB/OL].http://www.scpolicec.edu.cn/jsjxfz/2012/1105/69.html.

[4]华道金.公安院校校局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教论坛,2016(2):56.

(责任编辑:黄美珍)

ConstructtheMajorofInvestigationofNewPublicSecurityCollegeBasedonAppliedTalentsCultivation

ZHANG Wen-qin

(ShanxiPoliceCollege,Taiyuan030401,China)

Enhancing talents cultivation quality and the ability of serving the society and upgrading the connotation should be the first problem for new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The paper focuses on major of investigation and upgrading of connotation of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discusses subject construction and major construction. Subject construction is to construct curriculum system, improve teaching contents and innovate teaching mode of applied talents cultivation 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 with combat need as orientation. Major construction is to optimize cultivation program, strengthen teaching staff construction, enhance curriculum reform construc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base and improve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rvice with special major construction as leading so as to realize connotation upgrading of the major of investigation.

newly built public security undergraduate; major of investigation; applied talents;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2017-06-09

山西省教育厅2017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公安本科院校《刑事案件侦查》课程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J2017137)

张文琴(1967-),女,江苏镇江人,山西警察学院侦查系副教授,法学学士,研究方向为侦查学。

G642.3

A

1671-685X(2017)04-0110-05

猜你喜欢

升格公安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开在心中的花朵》作文升格
有针对性地运用例证——《拥抱“不速之客”》升格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Frequent attacks on health workers in China: social changes or historical origins?
看清要求,有的放矢——一篇2019年高考考场作文升格的启示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公安报道要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