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扶贫要求下的高校扶贫模式

2017-04-11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社会主义论坛 2017年6期
关键词:姚安县前场农业大学

文 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

在扶贫攻坚工作进程中,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研成果,能够为扶贫攻坚提供人力资本和技术资产。然而,高校发展和改革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带来更多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对高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参与精准扶贫模式可划分为教育扶贫模式、科技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模式、文化扶贫模式、旅游扶贫模式等,由于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及学科优势存在差异,精准扶贫效果也不一致。云南农业大学在“挂包帮”“转走访”、驻村扶贫、产业项目扶贫、教育扶贫、科技人才扶贫等精准扶贫工作方面,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积累了一定经验。

高校精准扶贫工作的特征

精准扶贫工作是高校职能的具体体现。目前,党和国家正在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的发展和改革,也带来新的机遇。高校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同时给教师提供实践教学的场地和具体素材,从而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师生参与精准扶贫工作;高校的许多科研成果也可以运用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培养等方面,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完善与创新;高校按照“优势互补、真诚合作、讲求实效、共谋发展”的原则,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开展校政合作、校企合作和校村共建等,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既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又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社会知名度。

高校是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中坚力量。高校人才聚集,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广大师生是开展精准扶贫的实践主体和优质智力资源;高校拥有多学科资源,可为精准扶贫的产业培育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学、科研、实验和场所等物质资源,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基础保障;高校还拥有远程教育等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开展精准扶贫提供了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

云南农业大学精准扶贫的基本情况

云南农业大学的扶贫工作,主要在云南省姚安县、南华县开展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在镇雄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泸水市、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剑川县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开展扶贫工作,形成“七县一乡”扶贫格局。这些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生产条件不好,传统种植、养殖模式投入高、产出低,经济效益差。云南农业大学作为云南省唯一的本科农业院校,是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强大阵地,是全省农业科技服务的重要力量,始终坚持“科技扶贫为主,多种扶贫方式并举”的工作思路,以“科技培训、人才培养、产业扶持”为切入点,把学校的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优势同扶贫点生物资源优势和民族文化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做好科技推广示范,大力培育新型农业产业。

“挂包帮”“转走访”。根据姚安县前场镇木署村、南华县沙桥镇新华村的贫困实际情况,云南农业大学向姚安县选派8名校领导、113名中层干部,结对帮扶前场镇木署村67户贫困户;向南华县选派7名校领导、80名中层干部,结对帮扶沙桥镇新华村48户贫困户。2016年,姚安县、南华县按计划完成年度脱贫任务,两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结果为A等次,姚安县前场镇木署村、南华县沙桥镇新华村经过村申请、乡(镇)审核、县(市、区)审定公告等退出程序以及第三方评估,脱贫出列。

驻村扶贫。自2016年以来,云南农业大学每年选派12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其中,向南华县派驻1名扶贫工作总队长(兼任县委副书记),向南华县沙桥镇新华村派驻1名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兼任村第一书记)和4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向姚安县前场镇木署村派驻1名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兼任村第一书记)和5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学校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管理,队员严守各项规定,认真履行驻村扶贫工作队主要职责,充分发挥驻村扶贫作用。

产业项目扶贫。在姚安县前场镇木署村,直接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0万元、蔬菜基地建设资金27万元,协调引入项目8项,到位项目资金1512万元。在南华县沙桥镇新华村,直接投入毛板桥至新华村公路维修项目资金10万元、蔬菜基地建设项目资金9.05万元、蛋鸡养殖项目资金10万元、力耳地进村道路硬化工程资金7万元;协调引入项目4项,到位项目资金930万元。在镇雄县建立林果、蔬菜、畜牧等专家工作站,围绕脱贫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开展驻地科技服务工作;实施粮食作物高产创建、间套种和地膜覆盖栽培等科技增粮措施的推广示范,生物防治病虫害效果和粮食增产成效显著。在澜沧县成立“中国工程院澜沧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重点实施“退耕还林种草养畜”“林下中药材仿生种植”“热带果蔬与冬季马铃薯种植”“茶产业提质增效”等产业发展项目。在泸水市引种试种水稻等粮食作物新品种,筛选适宜种植的高产、优质新品种,优化当地粮食作物品种结构,提升农民群众的种植效益;选派蔬菜专家服务当地河谷地带设施蔬菜、生态蔬菜种植和冬早蔬菜开发。在维西县实施尼西鸡、牦牛、藏香猪等特色畜禽品种选育与保护、畜产品加工等项目。在剑川县巩固提升8年来的“3+3”校县联合行动成果,全面启动“十三五”校县联合共建,在农业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农业人才培养、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在独龙江乡建立马库村、巴坡村、孔当村重楼种植试验地,在巴坡村和孔当村开展草果林下套种试验,向贫困户发放优质草果苗22万多株。

教育扶贫。自2002年与姚安县开展挂钩扶贫工作以来,云南农业大学着力改善贫困地区教育教学环境条件,保障适龄儿童就学率。15年来,学校筹集资金达300多万元,在姚安县前场镇兴建小河庆莹希望小学、新村希望小学校。动员云南农业大学师生员工向前场镇贫困儿童献爱心,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救助贫困儿童。

科技人才扶贫。云南农业大学高度重视为云南省的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智力服务工作,专题研究部署“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院士专家咨询服务站”“科技进藏服务团”“三区”科技服务等各项工作。

高校精准扶贫模式

结合项目推进与团队帮扶,实施“六个一”产业扶贫工程。以扶贫点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实施“六个一”产业扶贫工程:围绕一个产业,遴选一名专家,带领一个团队,服务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一个扶贫产业发展,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云南农业大学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按照“项目推进,团队扶贫”的方式,组建蔬菜种植、林果栽培、药材种植、农产品加工等扶贫项目团队,明确专家负责人,推进产业化精准扶贫。各项目团队通过多种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实施了木署村无公害蔬菜生产、前场镇优质水果种植、前场镇玉米节水栽培与青贮玉米种植、前场镇中药材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沙桥镇新华村新品种烟叶推广种植、沙桥镇设施蔬菜种植等产业扶贫项目,派出专家教授400多人次实地参与项目实施,切实保证项目的科技含量。

立足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开展“五结合”农产品营销扶贫。立足云南农业大学的办学特色和专业优势,将扶贫工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科研成果转化、市场开拓相结合,拓展学校精准扶贫的模式和途径。引导毕业生创立的企业把生产基地建在扶贫点上,派出专家教授深入生产基地示范推广生态种植、健康养殖新技术、新品种,给予他们专门的技术指导和培训,把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在扶贫工作一线。建设大学生农场,让农户在参与发展产业过程中提升科技文化素质,让大学生在参与扶贫工作中提升创业能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开拓学校周边大型社区市场,通过开设社区直营店、扶贫点生态农产品社区义卖等方式,引导合作社人员逐步培养市场开拓能力。利用学校的电子商务学院、云南农业大数据中心等平台,开拓市场;利用微博、微信、微店等新媒体,建立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营销渠道。采取农产品直通车方式,让产品“离田、出栏即上架”。

深化校政合作与激励机制,推动“三区”科技人才扶贫。深化校政合作方式与内容,与云南省有关州(市)政府和省级业务部门签订校政战略合作协议,按照“优势互补、真诚合作、讲求实效、共谋发展”的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校政合作关系。2015年以来,云南农业大学与云南省科技厅合作,开展云南省“三区”科技人员培训项目,围绕全省89个“三区”县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引导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摸清基层科技人员的需求,找准科技服务定位,不断调整课程设置和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成效,并将优秀的调研报告汇编成册,形成培训成果,实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做出特色和品牌,带动和引领全省“三区”科技人才培训工作。同时,学校制定相关激励机制,规定“三区”科技服务人员与教师的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绩效奖励相挂钩,增加推广型技术职称评审类型,将扶贫业绩作为职称评聘、干部提拔任用和业绩考核的重要依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引导广大教师到生产一线开展扶贫工作,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有效推动“三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猜你喜欢

姚安县前场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姚安县总工会:举办主题演讲比赛
北纬二十五度的前场小镇
近年内西班牙国家队防守战术分析
중국인 학습자의 한국어 발음에서나타나는 오류 분석 연구―홑받침 발음오류를 중심으로
张雪梅国画作品欣赏
孙家成书法作品赏析
我国优秀羽毛球女子单打运动员李雪芮的前场技术分析
一个人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