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视域下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生态体育体系研究
2017-04-11王海棠
摘 要:以“生态体育”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初步构建了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生态体育的基本理论,并从生态体育环境、学校社区体育、社区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体育社会网络四个视角,提出构建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生态体育体系的思路与策略,改变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健身困境,在健康城市的背景下促使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以积极的心态科学参与健身,促进身心健康。
关键词:生理性弱势群体 生态体育
基金资助:2015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课题(Z15JC111)
中图分类号:G812.4
1前言
2007年杭州作为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了建设健康城市的试点城市,健康城市项目是以明确的健康义务为基础的,它认为健康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健康城市是一个努力使城市居民达到最高健康水平的城市建设,是适应全球医学模式的转变。WHO 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ealth for all)的全球战略,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健康城市建设有助于人们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享有公平的健康服务。健康城市的创建离不开人,更离不开健康的人,而生态体育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更好的培养更多的健康人,特别是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健康。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号召人们“加强身体素质锻炼”。显然,要使“全民健身体系”的“全民性”得到充分体现,改变总体小康社会所呈示的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均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就不能忽视或忽略在中国大量存在的弱势群体的全民健身问题,公民参与体育健身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给予特殊关爱和援助,完善弱势群体的生态体育系统,有利于提高弱势群体的身体素质,树立弱势群体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以“生态体育”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初步构建了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生态体育的基本理论,并从生态体育环境、学校社区体育、社区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体育社会网络四个视角,提出构建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生态体育体系的思路与策略,改变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健身困境,在健康城市的背景下促使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以积极的心态科学参与健身,促进身心健康。
2概念
2.1健康城市
建设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这一组织将健康城市定义为:“一个不断创造和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相互支持的城市。”换句话说,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2.2生态体育
生态体育是指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
建的关系或联系的体育活动,即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和人格,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维护世界的和谐与发展。具体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和谐在内的整体动态和谐。
3生理性弱势群体生态体育体系
3.1提升生理性弱势群体生态体育环境建设
体育环境包括体育的社会环境、体育的自然环境和体育的人工环境。
城区各级残联、社区、福利院和特殊教育学校等部门负责人应该定组织残疾人开展多种有益的体育活动,加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有关残疾人体育的法律法规,对参锻炼的残疾人给予帮助和引导,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当中来,使残人能够科学的选择最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锻炼形式,从而能更好的起到锻炼身体、预防疾病的效果,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社区在修建运动场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加强新建场地的绿化、美化,利用自然环境开辟天然草坪,利用山坡地修建林间运动小道,为生理性弱势群体提供生态运动场所;在运动场区设置垃圾回收点;对水泥等简易运动场要及时维护,确保运动安全,减少尘土和泥浆,平衡体育锻炼需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有计划地开展社区弱势群体生态体育活动周、体育节、表演等活动,组织参加生态体育的环境建设和社区体育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郊游、踏青等各类生态型体育活动。
3.2加强生理性弱势群体与学校社区体育相融合
弱势群体生活时间最长的空间就是社区。政府和体育行政机构要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制定有效措施,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同时要保证社区辖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场地设施在不影响工作生产秩序和教学的前提下,利用早、晚或双休日、节假日向弱势群体开放,以提高现有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从而弥补公共体育场所不足。政府在制订城市规划时应增加经投入,采取各种办法,为社区修建体育活动场所,配备相应的健身器材设备并注重管理维修;在已建成社区范围内,努力挖掘潜力,在闲置土地和楼群间合理布局,新建简易的体育场地设施,开辟健身场所,安放常用健身器材使生理性弱势群体就近就便参加体育活动;新建的社区和小区,必须按要求规划、建设好适合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特点的体育场地设施。社区居委会以及所负责的体育协会对社区内己有的社区活动中心、活动室等要针对社区生理性弱势群体的活动特点,加强管理,修缮体育设施,使有限的专门为生理性弱势群体提供健身场地和器械得到充分有效利用,避免流于形式或转做其他用途。建立长效体育干预机制,尤其在社区、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设立专门的体育运动健身指导员、教练员和教师,运用科学的健身方法指导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建立健全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的组织网络,发展壮大弱势群体体育骨干队伍,积极发动有某些特长的弱势群体参与到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中来,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他们不仅是服务的对象,也成为服务体系的构建者。
3.3增强生理性弱势群体社区公共卫生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
社区公共卫生健康管理以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人的健康为目的、以社区为范围,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生理性弱势群体社区卫生健康管理服务涵盖档案管理、疾病预防管理、医疗保健管理、健康教育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档案管理模块是对基本信息进行管理;疾病预防管理模块包括对慢性病的登记和回访管理两个部分;医疗保健管理模块是对体检信息管理和生命质量评价;健康教育管理模块主要提供生活保健、常用药、常见病等知识的服务;社区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对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健康情况进行持续性管理并对其健康状况进行正确的评估,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适当地调节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提高身心素质,从而减少疾病的入侵。
生理性弱势群体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对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在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之间的有效整合,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达到最佳的健康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公益事业的福利性。
3.4增加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社会网络建设
宣传舆论先行,是搞好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应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独特优势,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宣传,引导生理性弱势群体建立起“自我体育”的意识,使全民健身计划同文化娱乐融为一体,与卫生保健日益结合。有计划地举办“全民健身宣传月”、“体育节”等活动,编写指导生理性弱势群体科学健身的图片资料、电化教育宣传片,出版各种体育宣传画册,组织专家学者开设全民健身知识讲座,普及科学健身知识,使生理性弱势群体“爱健身、懂健身”。开辟体育健身专栏,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参与体育健身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健身娱乐服务,让更多的生理性弱势群体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享受到健身的乐趣,营造出良好的健身氛围。
4 结语
基于全民健身理念,构建适合生理性弱势群体特征的全面系统的生态体育体系,通过环境--体育活动--社会相互协调、促进,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养,让更多的人参与健身、参与运动,养成科学的健身习惯,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对于调适社会关系、减轻心理压力、弱化社会排斥、加深对社会变革时期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认识理解、扩大就业、促进弱势群体逐步融入主流社会生活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定珠.浙江城镇居民弱势群体健身活动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5.
[2]杭兰平等.对西安市主要弱势群体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体育科学,2004,4.
[3]谭志刚等.湖南省城镇弱势群体健康及健身状况的调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6.
[4]李海珊. 邢台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硕士论文,2014
作者简介:王海棠(1979- ),女,浙江台州人,讲师,教育学碩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体育心理学研究。本篇文章为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智慧健康城市视域下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生态体育体系构建研究》的部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