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主义内涵的研究

2017-04-11罗晶晶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市场经济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摘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当今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缺失严重,高校应该立足于理清集体主义的内涵,更好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国内外对集体主义内涵都有较多研究,要充分认识集体主义在当今社会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做好集体主义教育。

关键词:集体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D6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218-02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重要作用。上世纪末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引入,多种所有制形势并存的局面导致集体主义面临诸多挑战。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逐利性导致各种对集体利益的损害和冲击,加之个人主义思潮的兴起,集体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受到严重威胁。高校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战场,大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严重侵蚀,集体主义教育面临严峻形势。为保卫国家意识形态教育的稳固开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集体主义教育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有必要首先为集体主义“正名”,充分认识集体主义的内涵,只有正确认识和理解集体主义,才能将集体主义教育深入开展下去,才能充分发挥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作用。

集体主义因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重要地位,其研究涉及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諸多领域,对集体主义内涵的研究不能仅局限于某一领域,而应该从较为更宽泛的视角来理解。例如从文化的意义上来理解集体主义的含义,“集体主义是指与人类文明进步思想密切关联的一种文化理念,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东西方文化中都有它的文化传统和发展轨迹,至今仍是东西方文化争论的焦点之一”[1]。从文化的理念上来看,无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还是在中西文化中,集体主义都具有丰富的内涵。

由于马克思主义历来强调集体主义的重要作用,因此国内外关于集体主义的研究成果较多,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在探讨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时认为,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但是一定要清楚界定“真正的集体”。在《神圣家族》中又提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2]”可见集体主义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比较明确。正是集体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密切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之义,是不证自明的原则。所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人们更多的是做集体主义的宣传,而对其内涵研究不多。我国的集体主义主要自于斯大林体系,学者们普遍认同,第一次将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相联系,从而建立起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是斯大林,由于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制度方面的成功示范,我国在集体主义思想方面主要借鉴了苏联的模式。当然,国外还有许多学者对集体主义做出了深入的研究,例如马尔科姆·卢瑟福认为“社会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社会整体显著地影响和制约其部分的行为或功能,个人的行为应该从自成一体并使用于作为整体的社会系统的宏观或社会的法律、目的或力量,从个人在整体当中的地位(或作用)演绎而来。”他提出的集体主义的三层含义受到国内外的普遍认同。

集体主义虽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其根源,但真正受到人们的重视则是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但此时集体主义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思想品质,一种教育学的要点,即“集体主义是善于在集体中生活和工作,并为集体贡献自己力量的一种道德品质。”由于集体主义是伴随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的,因而它存在的合法性并未受到太多的质疑。但上世纪末,我国施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市场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基础,由此带来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人们开始怀疑集体主义的合法性,正在此背景下一大批学者开始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其中著名的伦理学者罗国杰先生对集体主义的内涵进行了研究,获得国内学者的普遍认可,他认为“对集体主义的界定,应强调三方面,即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下,切实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个人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辩证统一。”他的这一观点较为全面的总结了集体主义关于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还有一批学者则强调在价值观方面强调集体主义,例如“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相对,是人类普适的价值追求,具有客观的外在社会文化和内在的心理基础。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一定的文化和制度条件相适应,在不同文化和社会制度的诱导和引致下,可以形成层次不同的集体主义类型。”虽然国内还有很多学者得出了很多研究成果,但主要围绕以上内容展开。从内涵方面来看,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处理社会利益的主义原则;同时在其存在形态上来看,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形成鲜明对比,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内容,是指导个体道德思想的主要原则。

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指导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所以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集体主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集体主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价值导向作用,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集体主义在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中也发挥着价值导向作用,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其最重要的体现。同时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深刻影响着社会个体道德观的形成,只有发扬集体主义才能树立社会个体的利他主义精神,形成社会的正能量,以弘扬社会正气,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集体主义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随着人们对集体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入,在当今高校开展集体主义教育有较好的机遇。首先,利他主义思想的引入丰富了集体主义的内涵,提升了其道德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思想日趋严重,传统的伦理道德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人们也常常感叹世风日下,需要强有力的道德力量重新规范市场经济中个体的行为。而集体主义要求个体在做行为选择时以集体利益为先,不能只顾自己利益而损害集体或他人利益,无疑这一思想对于重建市场经济下的道德伦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次,集体主义与功利主义关系的重新认识,使得集体主义的内涵更加丰盈。马克思主义原理中曾提出正反合的关系问题,功利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恰恰从否定的方面反映了集体主义的作用,更加明确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重要性。最后,集体主义与社会正义的结合,将更加丰富集体主义在新时期的指导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效率原则所产生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社会的公平正义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主题,而集体主义原则无论在方法论意义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虽然开展集体主义具有较好的机遇,但是在开展过程中要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把握好科学合理的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集体主义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开展集体主义过程中把握价值与真理的统一。集体主义其内涵丰富,教育者要充分认识集体主义的含义,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教育,遵循科学与公正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展现集体主义的真理性,切不可人云亦云、简单肤浅的宣传。其次,要把握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集体主义固然强调“真实的集体”,马克思主义更强调“具体的人”,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从活生生的处于各种社会关系的人出发来进行教育,依据现实的事例进行教育,同时注意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能做好集体主义教育。最后,要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为目标,始终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当今大学生集体主义缺失严重的现象,高校应该立足于理清集体主义的内涵,充分理解和把握国内外学者对集体主义所做的研究,深刻认识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作用,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把握集体主义的教育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和谐校园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杜鸿林,赵壮道.国内外集体主义思想研究综述[J].道德与文明,2011,(03):147-151.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集体主义内涵的研究”(2016SJD710230)

作者简介:罗晶晶(1985-),女(汉族),安徽芜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意识形态市场经济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市场经济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当代集体主义的现实困境及其主体性重塑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