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建筑类专业低年级基础教学初探
2017-04-11孙士玺张迪
孙士玺+张迪
(北方工业大学,北京 100144)
摘要:文章围绕大类招生的背景,对城市规划学科低年级基础教学研究提出以聚苯造问例的课程研究。通过大类招生背景下课程包容性变强、引导性增加、教学质量提高的课程要求,文章通过构筑专业引导清晰、教学分点深化、覆盖性广的聚苯造课程,实现教学的多层次、强化对系统的认知能力、简化设计知识的理解难度,从而适应现阶段的大类招生背景,以实现多层次、广覆盖、有深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大类招生;基础教学;聚苯造;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175-02
一、大类招生背景下的低年级基础教学
1.大类招生教学的难点。(1)基础教学全面化展开。大类招生的主要特点在于大类分科教学,在大一入学,学生细分专业,通过为期一年左右的全面教学培养,认清自己的兴趣点以及发展潜力,再进行一定的提升,为后续高级课程做铺垫。其难点之一在于,在不落后原有基础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广泛扩展学生对相关分支学科的了解程度,为后续的专业分工合作创造很好的基础条件。(2)兴趣引导,合理划分专业。大类招生的另一特点就是强调兴趣引导,合理划分专业。通过全面化的基础教学课程,可以让学生对专业大类有整体的认知、了解,从而挖掘自身的兴趣点,选择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通过大类招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专业有一段缓冲期,去充分认知、了解所选专业的相关信息,从而决定适合自己的专业分支。但其难点在于需要课程可包含各个专业的特点,对各个专业的学习、深入都可供选择,需要有极大的包容性,使得学生可以在教学中逐渐体会到不同的兴趣点,从而形成自身的专业分支选择。(3)注重学生选择方向及趋势的教学深度,与深入教学相衔接。在大类招生教学的后期,学生已经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进行选择,出现了不同方向及深度的教学需求。这个时期就需要合理的课程安排,让全面性的基础教学能够有个分支体系的深入空间,让不同需求的专业学习可以有不同的课程教学选择,以保证和高年级教学不脱节。
2.聚苯造课程对城市规划低年级基础教学的价值。在大类招生背景下,规划、建筑、景观的同学则共同认知空间,了解各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很好的针对这一特点,则会对各个专业基础教学的衔接不到位或存在脱节,并且传统教学很难对各个专业学科的学习具有包容性,使得学生不容易在专业学习中找到自身的兴趣点,并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聚苯造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这门课程可以通过学生对不同区域空间的组织、空间的塑造、景观的构筑,让其很好地了解规划、建筑、景观的学科特点,实现分层次的教学需求;并且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初便很好地体会规划、建筑、景观三类学科的异同处,让他们能够了解到不同专业在设计中的空间尺度变化,以针对主体的不同选择学习内容。
二、聚苯造课程在大类招生背景下的教学思路
1.国内外规划基础教学经验借鉴。(1)国外相关研究经验总结。国外城市规划的发展和变革给予我们的启示可以归结为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每一个发展和变革,都有其深刻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国外城市规划学科教学经验经总结有如下几点特征:引导全面的城市认知、扎实的专业技能培养、重视社会可续的训练发展。(2)国内相关研究经验总结。国内的城市规划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洗礼,目前已成完备的体系。而在低年级的基础教学中,有以下三点教学经验是值得借鉴的:理论知识的实践过程、多层次的城市系统的教学、健全的人格培养。(3)基于相关经验的大类招生教学思考。在国内外的城市规划教育体系中,目前已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紧密结合,并把理论知识的实践过程放到了较高的位置。在理论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会较多地增加学生对城市的认识、理解的相关课程任务,并透过学生的理解进行规划设计,以更直接真实的课程内容降低高等学府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程度;并已从传统的空间规划教学转向多系统规划相结合下的城市空間规划教学。
2.聚苯造课程构筑。(1)引导形成初步专业划分。其一,启蒙引导专业方向。建筑初步—聚苯造课程是低年级城市规划学生接触和认知城市规划的敲门砖,从课程中对城市规划的认识和学习将影响到其日后城市规划学习的方向和学习效率。其二、建立专业认知结构。通过聚苯造课程对城市空间的构造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初步认知城市的复杂巨系统,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三,建立合理的知识框架。从简单的模型制作到城市内部系统流线的绘制,从而理解如何剥离复杂的城市系统,以进行层次分明的专项规划。(2)教学兴趣点构成及深化。其一,拆解空间的价值。通过聚苯造课程的开展,学生通过对不同空间、围合的塑造、学习,使其可以较透彻地理解城市规划设计中对空间塑造的多样性、重要性及相互关联性,继而促进学生了解正确的、常规的城市规划展开方法。其二,解读城市的价值。通过聚苯造课程的教学,初步引导学生体会抽象的城市空间结构,不同城市功能对应的不同空间组合形式。其三,区分专业差异的价值。通过聚苯造课程,实现学生对城市或片区的空间营造,再通过不同专业的课程作业比较,可以很明显地反映出建筑、规划、景观三个专业的不同侧重点,以此给予学生更清晰的学习方向。(3)多层次、广覆盖的教学模式。聚苯造课程可以通过课上、课下实现同步互补,依托于各种信息交流平台、互动碰撞salon,开展以交流为主、学习自主的课上、课下同步互补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分层次、广覆盖的教学目标。聚苯造课程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课程教学子课题实现分层次、广覆盖的教学需求,增加课程任务,完善教学以城市设计进行重点解读,契合时代背景发展需求,提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因为聚苯造课程内容的学科具有包容性,则可督导组织学习交流salon,促进不同分支学科的同学交叉学习,交织交流,从而使实习学生能通过不同视角的专业学习,领会不同专业的深入方向;并可引导学生形成定期的salon交流学习,形成学生认知、学习、沟通的新途径。
3.聚苯造教学策略。(1)多层次的任务目标。在原有课程基础上细分课程任务,由于规划、建筑、景观各学科对于空间的设计尺度不同,聚苯造课程初期对三个空间尺度的模型进行构造,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制度的空间下,空间表达形式的不同;并且通过对聚苯造的尺度、占地的控制,在作业完结后形成聚苯造模型的拼接,构筑整体系统;连接聚苯造形成丰富的空间结构,丰富聚苯造,设计外部景观环境,从而达到初步对建筑、规划、景观的专业方向的了解,及对团队合作、交流表达等方方面面的培养。(2)加强系统认知。不论是建筑设计、规划设计还是景观设计,都是美与系统的结合,不仅有丰盈的外表,更有内在的系统、联系。初次接触设计的学生,通常缺乏对设计的认知,无法迈出第一步。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对系统的构筑、思路的引导,促进学生更好地把握设计,而不是天马行空的遐想;提升设计深度,更好地区分建筑、规划、景观三类分支的异同。通过对聚苯造的系统设计,强化不同专业的认知理解,强化丰盈有理想的,又具逻辑内涵的学生作品,从而使得设计教学便于理解、更好接受,通过系统的设计,加上自身的灵感创意,使学生可以初窥设计的大门,掌握设计的方法。(3)增强设计交流。在每次课堂开始,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和学习感受的交流汇报,分享学习成果,认识成果,进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率、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交流汇报,从而增强学生对学科更全面的认知。长期以往的交流式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相互学习,增强学科间的互通性,以避免闭门造车造成学科间工作的对接困难。
三、结论总结
在大類招生的背景下,对于低年级基础教学研究聚苯造课程可以区别于传统课程,形成很好的学科融合,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各个学科,并能够深入某一分支,很好地展开学科的深入教学。另外,聚苯造课程通过教学策略的展开,可以清晰地划分出分支学科间的边界,有助于学生在进行具体设计的时候把握设计的范围,了解设计的深浅。但目前聚苯造课程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教学研究经验相对较少,所以课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及发展空间,还需要一定时间的积淀,并逐步完善。
作者简介:孙士玺(1992-),男(汉族),北京人,硕士,研究方向:交通与土地开发、城市与区域规划、新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张迪(1993-),女(汉族),河南鄢陵人,硕士,研究方向:交通与土地开发、城市设计与保护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