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绽放思品魅力

2017-04-11王丽娟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课堂教学

王丽娟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学问。因此,做为小学思品老师应该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与品德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本文就结合笔者执教经验从制定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课外探究、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小学思品课中的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小学思品;课堂教学;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教育理念是生活化。 所以在教学时,我们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生动、思考、平凡、体验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1 制定教学目标生活化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石,更是品德教学的起点。那么如何合理地制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呢?首先要根据教材,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合理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情感得到激发、潜能得到发挥、能力得到提升、习惯得到养成,并有利于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比如制定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一课。本课的教材要求: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了解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隔阂的主要原因;让学生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笔者根据因生活压力迫使家长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工作上,与孩子之间交流越来越少,时间一长,很多家长与孩子就不能进行良好地交流和沟通。此外,随着孩子的长大,不理解,也造成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于是笔者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课前让学生写下自己的心事,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以及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隔阂的主要原因;

(2)通过课内调查、阅读父母心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父母之间形成隔阂的原因,学会从自我及父母的角度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

(3)通过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让他们认识到:学会与父母沟通,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很重要;

(4)学习并尝試运用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消除彼此间存在的隔阂,进一步加深与父母的感情,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四个教学目标是根据学生的需要制定,每一步都跟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 创设教学情境生活化

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情境可以传递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情节,适当创设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品德与社会》是一个理论知识比较强的课程,学习起来比较枯燥乏味。为了有效提高小学品德课的质量,教师除了制定生活化的教学目标,还要根据教材实际,努力创设丰富的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主动学习,体验学习知识带来的快乐。比如学习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可爱的家乡人》第一课时,笔者根据班里学生的特殊情况:我校处在城乡结合部,班里有60%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于是我让这些同学用自己的家乡话先来介绍自己,然后用普通话再说一遍。看看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孩子们很活跃,个个踊跃发言。因为不管是优秀的学生,还是学困生说话是他们的强项。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使接下来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3 课外探究生活化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地设计课前、课后活动,让学生离开课堂,接触社会,通过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同时通过活动初步理解课堂中的相关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逛商场》第一课前,笔者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让学生周末花十元钱去购物。结果,有的学生在小超市买了一包巧克力和一支笔;有的在大超市花了十元钱买了5本本子……这种开放的课前实践活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自主参与体验,丰富了感性认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4 评价生活化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和体验进行学习的课程。所以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态度、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正确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小学生虽然年纪小,但是内心情感却很丰富,既脆弱又敏感,自尊心极强,很容易在不经意之间受到伤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评价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时,笔者在课堂导入时提出:同学们,如果你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不小心弄破了图书馆的书,你会怎么处理?有的学生说:“汇报管理员”,有的说:“我让我妈妈买一本赔给图书馆”。突然一个内向不常发言的小男孩说:“带回家”。全班学生听了马上一致嘲笑他小偷。他马上紧张的低下头,此时,我走到他身边,微笑的问他:“你能告诉同学们为什么想把书带回家呢?”他红着脸说:“带回家用胶水把破的地方补好。”我立刻夸奖他“你做的对。”他听到表扬后兴奋的说:“在还回图书馆。”我立刻鼓了一下掌说:“你的想法很棒,是一个诚信的孩子。”接着提出建议:“当我们弄坏了公共场所的东西,要跟管理员洽谈赔偿还是修补的事宜,必须征得管理员的同意在进行。这样才一个有诚信的做为。”他听得很仔细。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也常常能听到他的声音了。一个等候,一句鼓励让孩子能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愉快的融入教学之中。

总之,只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课堂教学才能吸引学生。所以在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把教学内容融入学生的实际生活,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生活,”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自由成长与发展,使我们的教学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张冬霞.浅谈小学思品课课堂生活化教学[J].素质教育,2014(12):166.

[2]沈馨远.立足实践,增强趣味——实现生活元素在小学思品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堂导学,2016(33):20-21.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三兴学校 江苏省张家港市 215600

猜你喜欢

生活化课堂教学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