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之辩: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实施量化模式的理论依据

2017-04-11沈萍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量化管理辩证法民办高校

(三江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摘要:人性的假设对民办高校制定和執行量化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人性辩证法以及民办高校学生人性发展阶段和环境,具体判断民办高校学生的人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民办高校的学生在人性上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善恶参半。据此,民办高校应制定科学的量化评价方法,并严格执行管理规定,奖惩分明,以避免校园风气恶化。

关键词:量化管理;人性善恶;辩证法;民办高校;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020-04

一、引言

量化管理并不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而是管理科学性的一种体现,是管理的一种先进工具。学校中的量化管理是将学生从入校到出校中的管理环节以量的形式反馈给管理者和学生,在此基础上实施奖惩激励,便于教师实行分类指导,进行“因材施教”,也便于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学生管理的主要环节可以概括为学生德育培养、学习管理、公寓管理、党的建设、纪律及其处分、毕业和就业等。对于这些环节,完全可以通过量化管理方法,迅速收集关于学生在各个方面的信息,建立综合的数据库(VFP),便于在学生管理中及时准确地把握信息,对“偏离轨道”的学生及时进行纠正,彰显教育公正。

量化管理方法目前在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逐步形成了以量化管理为主线的工作格局。量化管理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拍脑袋、成效差的混乱状态,降低了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对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习惯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然而,在学生量化管理中,尤其是对民办本科高校学生的量化管理中,人们往往忽略了一个理论前提,就是对人性的思考。在企业或者其他领域从事管理的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不自觉地将“人性善”、“人性恶”、“经济人假设”、“道德人假设”理论运用于管理实践中。在学生管理中,同样先要对人性理论进行分析,因为学生作为个体,具有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由于当今世界处于瞬息万变的资讯时代,价值理念多元化,社会现象纷繁复杂,个体受到自然和社会的影响不可同一而论。

能否接受和理解量化管理,并有效执行量化管理,都要求对人性假设进行思考。如果设定人性善,那么往往在学生量化管理中失之于宽,人为干扰量化管理,使得量化管理失去公正性和公信力,这种情况恰恰是学校管理者较为普遍接受的观念,也是现在量化管理的公正性受到质疑的重要原因。沿用管理学的人性假设研究成果,在学生管理中,很多学校提出“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然而这一理念的隐含假设更多是基于人性本善这一信念,难以真正有效解决学生的失范行为。而如果设定人性恶,而且量化管理的内容又难以反映复杂的具体情况和具体问题的情况下,往往又使得管理的执行简单化,导致对管理的普遍抵制,使得管理失效,甚至失控。

可见,无条件的抽象的形而上的人性善和人性恶假设都难以支撑量化管理。据此,本文先对人性善恶假设的理论发展和成就进行深入分析,进而结合民办高校学生的特殊背景和人生发展阶段,提出合理的人性判断,为量化管理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性支撑。

二、中西方古代教育思想中对人性的认识

中西方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们很早就自觉地把人性和教育关联起来。

西方古希腊时代哲学家开始意识到人性恶的方面,如柏拉图,但是整体上对人性是肯定的。中世纪西方开始意识到并深入挖掘人性恶的方面,主导社会的基督教意识形态基于强调神性和彻底否定人性的视角,强调人性本恶,需要神性拯救和救赎。文艺复兴的早期,人文主义者高举人性的大旗,否定神性,全面肯定人性,倾向强调人性的美好和崇高。到文艺复兴的后期,莎士比亚对人性之恶的新发现,使得人文主义达到了新的高度。“莎士比亚不再从抽象的理念中推演人性之恶,而是从人性本身寻找人性恶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剖析和探索。并且,莎士比亚认为恶并不是像古希腊、中古时期文学中所表现出的一种固有的特性,他认为,恶不是固有的,但却是普遍存在的。”[1]

自莎士比亚开始到19世纪的现实主义乃至现代主义,西方致力于挖掘人性之恶,以期寻求改变人性之恶的方法和途径,对西方政治、经济和社会影响深远。如倡导科学管理的管理学先驱泰罗认为,工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缺少雄心壮志、不愿承担责任,因此,无法依赖工人的“自律”,而应采用制度和规范的“他律”加以约束。泰罗强调要深入研究工作过程,对员工的每个动作进行标准化分析,据此训练工人。科学管理成为现代管理的基石。就经济学领域而言,基于人性自利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根基。

中国古代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人性论述是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观。人生下来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人性的多样性是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的程度造成的。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即“仁者爱人”,但对于个体如何爱人以及如何被人爱,孔子没有深入研究。真正最早对人性论进行系统论述的是孟子,孟子高度弘扬了作为道德主体的个体。

我国先秦后期的荀子一反儒家一直以来的性善可教化以及“仁政”的观点,提出性本恶的人性假设[2]。荀子的“性”强调的是人的自然属性,认为人的本能在于趋利避害,人的本性是恶的。荀子这一思想产生时,与社会征战频仍、礼崩乐坏、社会新秩序尚未形成,而基于性善论的儒家仁政思想无法改变现状的背景高度相关。在这样一种大胆的新假设基础上,荀子提出“化性起伪”的观点,荀子认为人们向善的可能性建立在“起伪”的基础之上,包括道德上的“起礼仪”,法律上的“制法度”,即必须用“礼法”节制人的欲望。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得到其学生韩非的发扬光大。荀子和韩非子两人均坚持人性是人“好利”的自然属性,但在人性“好利”的评价方面,二者却分道扬镳,荀子对“好利”做出了“恶”的价值判断,而韩非子只是对“好利”进行事实描述,不作价值评价[4]。与之相关,荀子认为人性可以改变,也需要改变,人性可教化,为避免人性恶所引起的社会问题,需要对人性加以限制和改造。而韩非子则更进一步,主张人的自利本性是由先天决定的,不可改变,不能抱有期望,应“顺性因情”。因此,荀子强调礼的教化作用,提出以礼治国,而韩非子强调赏罚、法制,形成了法家思想。

纵观东西方对恶的认知历史,可以说在对人性的认识上有性善性恶之分,不管性善性恶,个体所处的环境和其他因素都會对人性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三、人性的形而上争论与辩证法

我国从春秋后期到两汉时期,性善论和性恶论就成为延续不断的争论话题。孟子曾与同时代的告子辩论过性善与性恶的问题,告子主张,“性无善恶之分,譬之湍水,决之东则东,决之西则西。夫水无分于东西,犹人无分于善恶也”[3]。汉朝的扬雄和陆贾观点相左,前者提出人性是“善恶相混”,类似于告子的观点,强调后天教化;后者则主张“性善者,不待察而自善”,无需后天礼义来教化[3]。同时代的董仲舒和刘向也各执一词,前者以阴阳做比方,主张“性生于阳,情生于阴”;后者完全相反,主张“情为阳,性为阴”。

由以上分析可见,东西方哲学领域都是从抽象的静态的本体论角度研究人性问题,往往把问题绝对化,或者主张人性善,或者人性恶,或者有善有恶,或者无善无恶,共同的问题都是脱离了具体的环境和条件,抽象地、形而上地谈论人性的善恶,因而陷入争辩,难以得出能够普遍接受的一般性结论。

性善论倡导的人性善是指没有恶混在其中的纯善,性恶论倡导的人性恶是指没有善混于其中的纯恶,性有善有恶或是性无善无恶假设也认为善恶是固有的和静态的。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绵延至今的难题,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明确反对这种形而上学的人性善恶论,提出人的本性并不是恒定不变的,不是纯善性、纯恶性或是其他固定形态,人性应该是富于变化,存在着内在的差别以及矛盾。人的自由意志被当作具有自我同一性的肯定的内在规定,可以克服人的自然性、欲望和情绪,克服人性恶的一面,因而被当作善,即本性为善。

可见,从辩证法的角度,人性的善和恶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是有条件的,真正意义上破解了善恶的抽象的形而上的争论。当然,辩证法并不是模糊善恶问题,只是说,善恶是有条件的。在既定环境下和既定时间内,善仍然是善,恶仍然是恶,决不可善恶不分。

四、目前民办高校学生人性研究环境分析

1.学生个体——学生有强烈自尊心,对学业和生活容易缺少信心与毅力。由于民办学校学生高考成绩相对于公办学校的学生低,学历和专业往往也处于劣势,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处境,普遍较为敏感,有着较强的自我意识以及自尊心理,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以及平等的对待。在这种心态下,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部分学生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也能够围绕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不断地努力,特别是对跟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相关的知识比较感兴趣,愿意学习;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际操作性较强的课程,非常感兴趣,也很投入,注意力相对集中,能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在动手能力和基层就业方面甚至能赶上公办院校。相比较而言,民办高校学生对理论课的学习要求课堂讲授深入浅出,更加注重感性因素,对纯理论知识和思辨性质的内容不太感兴趣。如果遇到挫折或者不公平对待,容易放弃努力,缺少信心和毅力。

实际上,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是矛盾的集合体。一方面,自我中心主义意识普遍比较强,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在家庭中不希望父母管,到学校又不希望老师管。这些学生自尊心往往特别强,家长或老师一旦说教,他们就会感觉“没面子”,行为上往往选择与家长或老师对着干。另一方面,他们在行为上还不具备完全管理和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4]。与此同时,由于社会上部分人对民办高校大学生仍然存在一定的歧视,甚至政府部门在选拔选调生时也对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实行区别性对待,有些民办高校的毕业生根本不予选调[4]。很多学生一方面自认为低人一等,继而容易产生一种自卑感和逆反情绪,心理上极其敏感,行为容易过激[5]。因此在学业以及生活其他方面一旦遇到挫折以及困难,他们往往不正视原因和自身存在的不足,容易对这些不足加以掩饰,也容易在行为上自暴自弃。

2.教育环境——高中时代制度约束时间长,大学里对自己的要求倾向于放松。民办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够理解规章制度、自律性不足的问题。尽管大多数的民办高校学生接受了反复的规章制度的灌输和讲解,如“学校严格的制度和高强度的管理模式都是为了他们好,目的是让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学会待人接物,学会恰当合理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当然也是为了让家长放心,对家庭负责”[6],但是,民办学校的学生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及学生手册的各种奖惩办法,对学校行政人员对其的管束和约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抵制。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合理的生涯规划,不按时上课,不认真听讲,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很容易冲动,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喊大叫,与他人缺乏沟通。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学生在高中时代压抑个性的制度以及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高度相关。而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较公办高校低,或者说许多民办高校的学生在中学学习成绩不理想,高中时代对学校规章制度没有清晰的认识,存在更多的负面情绪。高中的老师也在反复向高中生灌输这样的思想:高中辛苦三年,到了大学就可以放松。高中阶段没有像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那样开设一些适应大学阶段的课程。民办高校学生较公立院校学生自我意识强、个性更突出,学生对于中学阶段的功利教育处于被迫和无奈的境地,自始至终都想通过另一种方式表现自我,但现实的评价机制又让其无可奈何,自我个性无法张扬,内心痛苦可想而知[7]。这些学生一旦进入大学校园,往往有更为强烈释放个性的冲动,对规章制度的压力更为反感,其行为失范的可能性更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应该是个放松的伊甸园,不必如高中那么辛苦,现在不好好玩耍,大学毕业后就没机会了,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坚持性[7]。

3.家庭环境——家庭出生相对复杂,对大学生活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家庭环境是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发展阶段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的经济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大学生的家庭条件不断改善。民办高校收费较高,学生家庭条件普遍更好一点。以江苏省某一民办院校为例,在一些文科院系中,家庭条件普遍较好。而在一些工科院系中,情况要相对复杂,家庭的经济条件参差不齐,经济困难生的认定比例达到总人数的20%以上,部分班级达到40%。社会婚姻关系复杂化,离婚率不断上升,加之意外事故、突发事件增多,在一些工科院系的学生家庭中有一定比例的单亲家庭、组合家庭、甚至父母双亡的家庭。当然现在的大学生年龄基本都是“95”前后,并且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各自的家庭中基本都是掌上明珠,即便家庭有很大经济压力,家长往往包办一切,学生也很难感受到家庭的压力。

即便家庭状况复杂,现在的大学生仍然是在蜜罐里、温室里长大的一代,绝大部分都被娇宠惯了,没有经过什么风吹雨打,不理解老一辈艰苦朴素的作风,缺少勤俭节约的观念[8],生活自理能力较弱,抗挫折能力不强。学生们在刚上大学的时候,离开了自己的父母和亲戚朋友,离开了熟悉的同学和老师,离开了原来熟悉的环境,独自开始生活,面对着新同学和环境而产生许多新奇和美好的幻想,而一旦发现大学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完美,也没有想象中的富有浪漫情趣[8],心理会产生失落,或者找不到目标,浑浑噩噩,或者丧失精神寄托,缺乏独立精神。一方面,宿舍里面住着来自不同地方,具有不同生活习惯,性格和爱好都迥然相异的陌生的新同学,人际关系需要彼此适应;另一方面,学业任务也并不轻松,尤其是一二年级的数学类、外语类、电、力学等方面的通识课程和基础课压力很大。部分学生本来心理承受压力能力弱,抗挫折能力不强,容易形成对学生管理制度的抵触情绪,在行为上偏离正轨,学习成绩下降。

五、民办高校学生人性判断及对量化管理的意义

根据人性善恶辩证法的启示,结合民办高校学生人性发展所处的环境和发展阶段,可以认为民办高校的学生在人性上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部分学生容易出现偏离,放松放纵自己,使得人性恶的一面得以凸显;一部分学生能够超越人性恶的一面,配合规章制度,坚定信心,增强能力,展示人性善的一面。

因此,如果采用模糊的管理方式,容易失之于宽,使得前一部分学生的部分行为得以大行其道,反过来影响和侵蚀后一部分学生的认知及其部分行为。因为,善往往更为脆弱,没有强力手段的维护,很难长久支撑。正如乔治·凯林和凯瑟琳·科尔斯就集体行为提出的著名的“破窗效应”。“破窗效应”指出,如果一间房子的窗户破了,而又没有人修补,那么不久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这一理论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9]。根据“破窗效应”理论,环境中一些小的恶行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惩戒,那么这些行为就会引起他人的效仿,最终导致集体行为的滑坡和环境的恶化。

当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大多倾向于“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等人本管理,是以性善理论为基础的[10]。以人为本这一导向并不错,毕竟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最重要主体。然而人本管理往往失之于宽,不能解决如何管理的问题,不是解决破窗效应的根本办法,尤其是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更不合适。因此,本文提出,应细致分析民办高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管理环节,制定科学的量化评价方法,严格执行奖惩办法,并根据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动态调整量化考核标准。

实践证明,量化且严格的管理模式能够得到家长的认可、学生的理解、社会的肯定。如早期我国五所民办高校的调查结果表明,85%的学生赞成这种管理模式,10%的学生不置可否[11]。即便在美国这样强调自由的国家,制度也同样严苛。如美国各州法律都规定,21岁以下者在公共场所包括学生宿舍不得饮酒,如果学生违反这一规定,首先须参加宿舍部举办的三个小时学习班,第二次被发现须参加义务劳动或搬出校园,屡教不改者或饮酒肇事者则开除出校[11]。美国高校其他制度如安静时间制度、客人留宿制度、吸烟制度等也同样细致而严格。

参考文献:

[1]张静瑞.恶的发现——西方近代文学的基本主题[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潘晓瑾.荀子人性思想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3.

[3]http://fj.sohu.com/yuanchuang/mjzl/songzhijian/songzhijian026/index.shtml?pvid=77c2184bbc3ff3f2.

[4]李根启.浅谈民办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科学性[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7):244-245.

[5]袁磊.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难点及对策研究[J].教育观察,2013,2(22):62-64.

[6]王树辉.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2,(11):199-200.

[7]冯东山,盛新建,蔡冬栋.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考[J].黑河学刊,2013,196(11):16-18.

[8]王树辉.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学理论,2012,(11):199-200.

[9]http://www.baike.com/wiki/破窗效應.

[10]刘朝霞.人性假设视野下的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与服务[J].教育教学论坛,2013,(40):11-12.

[11]付八军.“严”抑或“松”: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之争[J].民办教育研究,2006,5(5):79-81.

基金项目: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教育公正视角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实施量化管理的基础信息平台研究”(2014SJD22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沈萍(1975-),女(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量化管理辩证法民办高校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转诊率下降背后的“辩证法”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