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优化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2017-04-11刘荣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3期
关键词:教育管理高校学生途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北海 536000)

摘要: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正进入大众化的发展阶段,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各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改革逐渐被提上学校发展的日程,原有的教育体制、教育管理工作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科技进步的不断深入,对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高校作为向国家、社会输送人才的端口,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其人才管理模式、教育发展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所需的高科技、创新复合型人才,为我国的不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高校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也有助于其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互联网深入发展、微博、微信等互联网通信社交软件的兴起、大数据的发展为信息数据的存储、分析带来极大便利的背景下,高校要充分把握这一机遇,使其在“互联网+”、大数据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优化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本文在对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现状进行一定的分析基础上,指出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途径;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015-02

一、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现状分析

自十四大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处在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对高等教育学校的办学体制、教育体制、投资体制等都进行了一定的优化改革,教育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在这一时期,学校注重对学生德育及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例如大多数高校都会在大一到大四学年分别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近代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概论、当代时事与政治几门科目来教育、传递党的精神,培养了大批极具良好道德素质的公民,以及学校对新生进行入学国防教育等都很好的传达了中央精神,使学生在高校期间就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价值导向。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飞速发展,取得一定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对外贸易、投资不断增加、全球化进一步深入的大背景下,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多媒体等逐步兴起、大数据在各个领域内的普遍应用等,都给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新的冲击,许多高校目前还停留在互联网普及发展的过去,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方式,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不仅不能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阻碍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因此,学校为促进自身的教育管理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输送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就要从多方面优化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打好基础。

二、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1.缺乏对互联网、大数据等网络新媒体应用。目前,许多高校对互联网、多媒体、大数据库的应用还尚处在试验阶段,没有在校园内广泛传播。而在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学校,对于互联网、多媒体以及大数据库的应用已经到了一种普及的阶段,高等学校的学生们可以充分享受互联网带给他们学习、生活上的便利,教师们在课堂上也普遍使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教学,并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其发挥能动性与自主创新性。

2.创新型人才评定标准模糊。自从我国党中央做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后,从小学到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掀起了一股素质教育的热潮。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是先从试点再逐步扩大到整个城市、进而在全国上下普遍实行,其目标一方面是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在整体上提高我国国民的道德文化素质。但新兴的素质教育的提出给高校传统的人才评定标准提出了一定的挑战,许多原来的人才评定标准很难应用到创新型、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方案上。诸如,传统的高校人才评定标准,像奖学金、助学金、各项优秀荣誉称号的评定等的评定依据标准大多是学习成绩绩点、有无旷课记录、平时成绩等,这些条条框框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解决这一冲突,是实现和优化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3.重理论轻实践。当前,我国许多高等学校在学校教育方面出于资金、安全考虑,对学生的实践教育甚少,大多停留在理论教学方面,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并没有在大学期间得到锻炼,致使其毕业踏入社会时,面临找工作难的现象,还有的因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不知道自己所学相关领域在工作中的境况,致使其毕业后常出现跳槽的现象,不能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这些都是由于其缺乏实践经验,在实践后面临的各种问题未能及时的疏导、平复,以使其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踏实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校优化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又一重大難题。

三、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优化途径

1.多媒体、“微课”、大数据等新兴教育教学方式进课堂。为优化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创新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及培养他们的动手思考、创新能力,将新兴的多媒体技术、移动互联网极大数据库引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对于学生的发展、学校的管理工作都极为重要。例如,可以通过当前较为流行的“微课”方式,教师每一节课都通过微课讲解一个章节的重点,并且留下思考题给学生们思考。此外,学校还可利用数据库的海量存储资源,登记备注每一位入学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并对其进行一定的职业、性格、专业测评,以帮助其大学四年更好地学习生活和发展。这些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高效的教学管理工作,但高校要想得到长足发展,需要做的远不止如此。

2.为鼓励创新型人才发展开“绿灯”。由于创新型人才的发展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标准发生一定的冲突,因此,高校为鼓励、发展创新型人才就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标准,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开设“绿灯”,从而为其发展保驾护航,不至于因教学束缚而夭折。具体的做法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奖学金,根据具体情况、衡量条件设立其奖学金评定标准,并将其与传统的学业奖学金区别开来,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此外,学校也可以为创新创业的同学设立一套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对其专业课进行一定的教育教学外,还要设立创业管理教学这门课程,使其在具备相关的创业管理知识的基础上为创业成功保驾护航。

3.多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高校不断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一点,对此,学校要采取措施,多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其动手思考能力、团结合作意识、创新发展能力。学校可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户外素质拓展,在素质拓展中糅合智力与体力项目,不断培养学生们的吃苦耐劳、团结合作精神;还可通过投资购进相应的教育教学软件设施,让学生们在实验室中检验其所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根厚.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功能的失落与复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2]黄克非.浅谈创新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理念[J].中国电力教育,2010.

作者简介:刘荣(1982-),女(汉族),湖南祁阳人,本科,教务部副主任,助教,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教育管理高校学生途径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