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对思政工作效果的提升

2017-04-11李晓玲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应用建议素质拓展训练思政工作

随着教育改革与创新工作不断推进,素质拓展训练作为全新的体验式教学方案被广泛应用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解决了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的弊端,推动了思政工作效果的提升。本文简要就素质拓展训练在大学思政工作中的重要应用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用建议,以期促进素质扩展训练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素质拓展训练;大学;思政工作;意义;应用建议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一项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其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以及个人进取精神为目标,制定具有挑战意义的课程,是教育发展要求的素质拓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是注重生活化的场景建设,加强主动性与个体性的有机结合,同时具有反思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将该教学模式应用至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工作中,是实现课堂内外结合的重要方式,能有效的促进思政工作效果的显著提升。

1 素质拓展训练在大学思政工作中的重要应用意义

1.1 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利用素质拓展训练来开展大学思政工作可让学生在合作与训练的过程中增长自信心,并实现自身的潜力开发,并在合作过程中增长与人交流的能力,实现团队竞争力与凝聚力的不断提升,同时让学生习惯且善于利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问题思考与解决。同时在这过程中也能实现课本理论与实际生活的两相结合并提高学生的实际适应能力。所以通过优化模式展开教学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同时建立正确的三观。

1.2 有利于大学生优良品格的塑造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依靠游戏、任务完成与体验式活动等方式来展开的,在这过程中,学生往往都能在乐趣中实现理性思考和内心启迪的,最终实现心灵蜕变。在这过程中,学生往往都能收获良好的思维意识,实现自我管理与行为习惯的提升,并从中对个人的人文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进行培养与提高。所以,利用该模式开展教学工作,能实现学生的优良品质的塑造,健全个人品格。

1.3 有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素质拓展训练主要是利用体验式教学为主,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同时在这过程中实现学生的个体潜力挖掘、职业技能与规划指导等重要的教学目标。所以在实际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学生往往都能获得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社会抗压能力,同时就学生的心智素质进行建设,实现学生在面对社会人际关系处理时得到进步。所以,在思政工作开展时,该方式的融入在实现传统教育效果的基础上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进一步实现差异性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并积极对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 素质拓展训练在大学思政工作中的应用建议

要实现素质拓展训练在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中最大程度实现教学效益的提升。首先,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理解对体验式素质拓展训练在实际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有计划的进行教学活动规划与开展。教师在引进该教学模式时还应当明确实际教学开展主要是以活动作为基本教学载体,以体验教育作为教学手段,同时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特点的角度出发,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案的制定,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遵循“活动体验——分享体会——反思——总结——实际应用”这样的教学程序,开创性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根据素质拓展培训工作内容存在的差异,进行明确的教学内容分类。其一,针对思政课程中的理想与信念一课的教学中,应当以开设勇攀天梯与空中单杠的活动来实现教学,帮助学生进行发展目标的设定。其二,在针对思政课程中关于集体意识与责任意识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教师应当以拔河游戏或根据学生的实际专业开展分组模型制作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培养,实现学生在团队合作、团队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其三,在针对思政课程中针对道德与诚信等精神的培养课程中,教师应当重点让学生在游戏与互动中进行规则制定,以此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最终实现学生的品质教育。其四,在针对课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并要求学生自行进行组织协调。

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凸显素质拓展训练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应用意义,除了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育水平的培训与提高,同时还应当积极建立完善的德育工作机制,从思想指导、专业教育、生活与心理帮助等多方面展开教学。另外,辅导员还应当加强对学生实际思想情况的了解,积极从多方面对学生的正确思想发展进行引导,切实体现自身的引导者作用。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进一步将素质拓展训练带入到第二课堂教育中,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社团文化活动的策划,例如带领学生利用寒暑期或周末时间深入到社会福利项目中或开展相关的支教活动。同时,由于大学教育本质是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所以在进行相关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还应当将毕业实习活动深入到实际教学中,并在校园内进行艺术节活动、迎新生活动等多种校园文化活动。

3 结束语

与传统灌输式教育相比,素质拓展训练能实现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不断提升,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与人才培养。将该教育模式引进大学思政教育工作中,能有效实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加强学生优良品质的塑造,同时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思政教师应当不断加强素质训练教育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并积极制定相应的教学应用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大学思政工作效果的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晓芳.运用素质拓展训练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科技展望,2017(04):345.

[2]秦红平,张玉胜.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拓展訓练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305-308.

[3]刘真.素质拓展训练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02):83-84.

作者简介

李晓玲(1980-),女,汉族,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呼伦贝尔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猜你喜欢

应用建议素质拓展训练思政工作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拓展训练研究
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拓展训练研究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团队素质拓展训练在提升大学生就业力中的应用
大一学生开设素质拓展课的重要性分析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企业报告向整合报告过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一种基于SOA的智慧应用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