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双主体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2017-04-11林永红周亚东
林永红 周亚东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体系的改革要设法使学生的需要与我们的教育目标相统一,使教学内容既符合社会发展的现状,又符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要求,这是本课程建设的重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探索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探索。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双主体教学;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106-02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1]这段话全面论证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指出了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体。教学是无止境的。教因学而得益,学因教而日进;教能助长学学也能助长教,这就是“教学相长”。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与学的双主体性特征是内存于教學活动之中的主客关系特征的本质的概括和反映,也是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一 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双主体
(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总设计师。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必须理解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对象,吃透教材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设计好教案。教师是教学思想的践行者,教师是教学计划的实施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讲授、示范、指导;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顺利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学生同样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师施教的客体。但是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的人,在接受教育影响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存在某种程度的主动性,具有主体性的特征。主体性是指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影响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能动性是指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的具体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努力、积极主动、能动选择的特性。创造性是指教育对象对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规范的改造和创新。自主性是指教育对象对接受教育活动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2]因此,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的作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的结果,是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表现。
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规定的四年制本科必修课程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基础”课的重要使命在于“陶冶精神世界、关注灵魂塑造、培养健康人格”。这门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材内容空洞,理论抽象,观念滞后,缺乏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和有机融合。教材章节的编排多从社会对大学生一厢情愿的要求出发,不能解决学生的实际思想困惑和学习生活问题,因此很难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础”课主要包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方法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等知识内容体系。“基础”课的教学以促使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和共同朝着健康、有序、正确的方向运作为主要目的。学习“基础”课的过程是品德形成的过程,是心理与人格走向成熟的过程,是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成才的过程。这些过程也是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学生如果失去学习的主体性,对自我意识的分化和同一采取消极甚至抵制的态度,那么“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因此,“基础”课课程建设的目标应与高校新一轮本科宽口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方案相协调。关键要增加解决大学生现实问题的内容,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统一起来;把塑造学生的道德人格与培养学生其他各种能力统一起来。
“基础”课教材内容体系的改革要求在编写教材时一定要遵循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与满足大学生需求的统一。比如在绪论部分增加青年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理想信念部分增加我与中国梦的内容;在宪法部分增加当我们的宪法权利被侵犯了我们该怎么做的内容等等。
“基础”课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该选择贴近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的案例,有意识地选择大学生身边发生的案例更能让学生感同身受。在绪论部分增加适应大学集体生活、快速掌握大学学习规律相关切合大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在第三章第三节引用复旦大学投毒案教育学生如何与室友和谐相处等实际的人际交往话题。在讲授宪法部分我们要联系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来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法律思维方式,用法律来思考和解决法律问题,学会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基础”课教师要想使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必须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比如在人生价值观的教学中可以引入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内容。要改变教材中从道德涵义着手来讲道德的做法,努力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儒释道的精华有机地融入道德修养教学中。总之,教师要用高尚的思想引导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用深厚的文化熏陶学生,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这门课。
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双主体互动教学的实践探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教研组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根据教学大纲将每个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逐一标示出来,做到心中有数。教师事先明确“教”和“学”的目标,将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提前划定让学生自主利用网络学习并撰写学习报告,这部分内容不再作为课堂讲授的重点,比如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在课堂教学章节我们采取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以演讲、交流、辩论、讨论等形式主动参与教学,这是形成双主体互动教学模式的关键点。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让学生真心喜欢上这门课,而不是通过考勤来维持到课率,或者高高在上地宣讲大道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
具體做法如下:
1 专题式案例教学,启发学生思考讨论。“基础”课教师如果从概念到概念地讲课肯定没有学生愿意听课。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用生动典型的案例来解说概念和理论,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不仅将案例中的事实与自己联系起来,而且将案例与概念、理论统一起来,这样枯燥的理论变成活的观念,便于渗入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比如针对第三章的第三节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引用2013年4月复旦投毒案,启发学生思考怎么与同学和谐相处,请大家讨论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哪些规范和准则。最后教师总结反思投毒案,引导大学生遵守尊重、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人际交往原则。
2 师生角色互换,学生讲和演、教师听和评。新时代的“基础”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再一支粉笔“一言堂”地灌输学生了,不应该机械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阐释大道理了,应该针对学生最感困惑最想弄懂的热点问题设疑启发学生思考。教师不应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学生,而应该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堂的启发诱导、对话艺术是引导学生自主思维的催化剂和助动力。教材的第五章第三节关于大学生的恋爱观问题,教师事先布置讨论的话题然后将每班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先在小组讨论然后推举一名发言人到课堂上发言,请有主持经验的学生担任主持人主持大家的发言。教师先在台下当听众,最后总结评价学生的发言,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理解爱的本质是责任。
3 模拟法庭进课堂,让法律走下神坛。模拟法庭一直被各法学院广泛采用,是法律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方式。模拟法庭通过案情分析、角色划分、法律文书准备、预演、正式开庭等环节模拟刑事、民事、行政审判及仲裁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了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在各种实践性教学方法中,模拟法庭教学法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讲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内容时,我没有宣讲刑法的法理而是去网上找了一个和大学生有关的校园伤害案剧本,挑选好担任审判长、审判员、被告、公诉人以及辩护人的学生人选,经过课后精心地排练,每个学生熟记自己的台词,然后在课堂上开展模拟法庭,学生反响不错,因此更加坚定了法律的信仰。
总之,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建筑在师生间情与理的交融的基础上,学生的自主思维是建筑在教师的充分理解与信任等真挚的爱的基础之上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总设计师和组织者,应该善于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以平等身份采用对话讨论交流方式激发学生展开自主思维,解决学生实际的学习问题和思想困惑,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个人品德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211.
[2]刘新跃,周亚东.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