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MS—Office高级应用”课程设立的必要性及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7-04-11焦赛美
焦赛美
[摘 要] “MS-Office 高级应用”课程实用性强,适合于所有专业学生具备信息处理能力的需求。本文首先提出高校将该课程设立为全校计算机公共课的必要性,并针对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方法及思路。
[关键词] 教学方法;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078-02
一 引言
当今,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处理能力已经成为职场人士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因此,高等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应尽可能开设简单易学、应用广泛的相关课程,培养具备较强信息处理能力的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MS-Office 高级应用”是一门计算机软件应用类课程,实用性强,易学易用,应用范围广,能够满足各行各业日常办公的需求。如何提高“MS-Office 高级应用”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对该课程感兴趣,并将所学内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是我们每位计算机教学工作者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二 “MS-Office 高级应用”课程设立的必要性
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分析,论证高校开设“MS-Office 高级应用”课程的必要性。
1 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过于简单
目前全国各类高校均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或是类似课程,该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强调以基础教学为主,学生学完后只能完成简单的应用。而“MS-Office 高级应用”课程涉及到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知识,如:Word中使用邮件合并批量处理文档,长文档的编辑与处理,文档审阅等;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使用,图表创建和格式化,数据透视表等;PowerPoint中幻灯片中文本、图形图像、图表、音频、视频等对象的编辑和应用。因此“MS-Office 高级应用”课程设立是有必要的。
2 在校学生的Office软件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平常提交上来的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论文等文档,发现在排版方面大多数的学生都不达标,特别是大四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只会最基本的字符和段落格式的设置,稍微复杂的图文混排都很难做到,对排版中要求的页眉页脚、自动目录、脚注和题注、多级列表等概念都理解不透。鉴于这种情况,开设“MS-Office 高级应用”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各类文档的编辑及满足日后的工作需求。
3 学生自身对提高Office软件应用能力有需求
根据学生对Office软件应用能力的认知与态度,对开设了“MS-Office 高级应用”课程的班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的内容包括: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对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是否有帮助等。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认为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提升了自己Office应用能力,学到了比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更深入更全面的信息处理方法;60%的学生认为开设这门课程是有必要的,因为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会碰到Office高级应用的问题,例如寒暑假在外兼职、社会实践活动申请等文档的编辑;约有40%的学生提到想报考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由于在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中,最易学易懂的科目就是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所以学生选择的考试科目为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感觉为二级考试复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另外从想报考计算机二级考试的学生中了解到,100%的学生认为二级考试内容难度较大,仅凭从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学习到的内容没办法完成二级考试的操作题;约90%的学生认为大学一年级下学期就应该开设“MS-Office 高级应用”这门课程,并将该课程作为全校计算机公共课,课程学完后就可以报考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不需要参加MS-Office辅导班的培训,就能顺利通过考试;另外有10%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开设这门课程,原因是这些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水平好,可以通过自学方式来完成计算机二级考试的题目。
综上所述,在高校开设“MS-Office 高级应用”这门课程是有必要的,既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又能为学生报考全国计算机二级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做好铺垫。
三 教学方法的思考
“MS-Office 高级应用”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练掌握Office办公软件操作,培养学生应用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设计能力。作为一直从事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工作者,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对“MS-Office 高级应用”这门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做了如下思考与探索。
1 教学内容合理扩充
通常的教学都是依照教材章节内容依次进行软件各项功能讲解与举例演示,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容易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对上课内容缺乏兴趣。因此,有必要改革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本课程自身特点,结合最新的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试大纲,调整教学内容。例如:在Word教学内容上,增加大量的有关邮件合并域、长篇文档的图文混排等内容;在Excel内容上,添加一些小的技巧处理实际问题的例子,将我们日常工作应用比较广泛的函数扩充进去。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不会觉得内容乏味了,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興趣。
2 适当增加课时,将课堂转移到机房
对于一门操作性非常强的课程,理论的讲解方式,学生会觉得很枯燥,也难以理解。这门课程注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把理论课转为上机实验课,教师在机房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授课,边演示边讲解,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学起来有信心。因此,上机实验课是这门课程最佳的教学模式,每周两节上机课太少,要增加到每周四节上机课,教师在上机课上讲解完,学生即时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针对问题再进行讲解。这样可以使学生印象深刻,牢固掌握知识点,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3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交流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不一,并且多数同学没有电脑,水平较差的同学在有限的上机课不能完成实验任务,只能利用课后的时间来加强练习,但遇到难题时,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指导。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较好的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学习,建立该课程学习网站,上传该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视频、知识点分析、习题练习和在线考试等。还可以建立课程学习交流群,任课老师可以根据教学情况每周或定期通过学习交流群向学生发布学习建议及其他相关通知等,学生也能够及时和老师交流。
4 “主题专讲”式教学方法探索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实施新版的考试大纲,增设了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能力。近年来,报考MS- Office二级等级考试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学生等级考试的通过率,结合全国计算机二级等级考試大纲要求设计实验题目,在教学过程中先将题下发给学生,学生遇到难点,老师再进行演示,学生再操作,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其实MS-Office二级等级考试的上机操作题都是以独立主题的形式出现的,以Excel为例,操作题类型包括学生成绩分析、销售数据管理、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开支明细分析、停车场收费政策调整情况分析等,各个主题都涵盖基础的单元格和工作表的设置,但每道题要求掌握的重点又有所不同,涉及到、分类汇总、查找与引用函数应用、逻辑函数、数据透视表等MS- Office高级功能。这些主题都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因此,在“MS-Office 高级应用”这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使用这种“主题专讲”形式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实际应用主题,学生碰到这些主题后,先自由发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对自己不能解决的步骤进行标记,教师汇总这些难点后,在操作时对这些主题解决方法涉及的重点功能进行讲解演示,基础的操作步骤就不再详述;教师演示完后,由学生再独立操作。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参与整个授课过程,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MS-Office 高级应用”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MS-Office 高级应用”作为全校的计算机公共课程,让学生学习这门课程后能够掌握更加专业、熟练的办公技能和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所在,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除了积极备课,认真组织教学,还得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能学以致用。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显春.MS-Office高级应用课程设立的必要性及教学方法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6):1276-1277.
[2]彭天吴,汤敏丽.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新体系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8):4234-4235.
[3]王玉存,杨红香.高校计算机公共课教学问题探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12(4):112-116.
[4]毛旭亭,曹征.关于高职院校“OFFICE 高级应用”课程设立的必要性及教学方法的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45-47.
[5]刘艳.对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计算机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教育,2015(22):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