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17-04-11王金丽

关键词: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王金丽

摘 要:利用自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新手段和方法。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了解需求,培养行为习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人类需求方面揭示了人的需要和行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以自媒体环境为载体,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殊需求和心理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感染力,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牢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自媒体;马斯洛需求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3-0141-04

一、研究背景

2009年智能手机的出现以及终端APP的大量使用,社会进入了自媒体时代。自媒体的典型代表有微博、微信、博客等,这些自媒体的流行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和认知过程。大学生群体是这些自媒体产品的坚定拥护者和使用者[1]。

自媒体因其操作简单方面、信息开放程度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使其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用户,并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自媒体的普及为教育者提供了广阔的教育和交流平台[2]。教育者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学习、生活、精神等内容,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大学生活。自媒体在教育方式上具有针对性强、实时性高等特点,深受教育工作者欢迎。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性工程。如何利用自媒体更有效的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教育者面临的挑战之一。国内外学者都针对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了相关研究[3]。

本文主要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通过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得知,人的需要与行为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4]。如何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他们的需求,驾驭他们的思想,指导他们的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难点也是创新点。

二、自媒体特点及影响

(一)自媒体及其特点

自媒体是指用户本身可以发布消息内容和评论他人的媒体,它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提供普通大众如何分享他们自身事实、新闻途径的过程媒体。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都可以称之为自媒体,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5]。

自媒体以个人为主导,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影響力大,覆盖范围广。

正是由于以上特点,自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有逐步取代传统媒体的趋势,从自媒体拥有用户数量的角度分析,自媒体已经成为了大众媒体,在社会舆论传播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社会公共事件转播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自媒体用户来自各种行业,他们对于事件的把握方面,往往具有较高专业水准的看法与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自媒体使用者对于事件的综合把握可以更具体、更清楚、更切合实际。在对于事件的看法上,普通民众体现出更强烈的无功利性,没有预设立场和偏见,对事件的判断往往更客观、公正。

但是,自媒体也有一些缺点,如监管机制缺乏而导致的传播失实较多,造成谣言传播;也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误导大众等。我们应该看到,如同网络技术一样,自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各级机构和部门应加大对自媒体的监管,把握正确方向,引导大学生自媒体言论,让自媒体平台健康发展。

(二)自媒体改变教育方式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渴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开始关注自我,个人意识逐步增强[6]。他们涉世不深,缺乏社会经验,道德观模糊,思想和行为容易受到自媒体环境下负面消息的影响,导致情绪不稳定,做出违反道德、超出法律底线的事情。大学生群体是自媒体的广泛使用人群,以微信为例,截止到2016年第一季度,微信活跃用户已经达到了5.49亿,其中大学生用户已经达到2500万左右[7]。

党中央强调,各级教育部门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运用技术手段、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强网络管理,防止有害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密切关注网络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帮助大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和空间。

自媒体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方方面面,更进一步的,自媒体传播的内容将影响大学生“三观”的形成。自媒体传播内容广泛,速度迅速,并且具有社会性。自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已经超出了传统诸多因素的影响。社会各方面发生的事件将在第一时间传输到大学生的手机终端,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种事件的集中体现对三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媒体资源,并且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此,高校教育者应该抓住自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走在潮流前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

自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机遇、新平台,但同时也引发了新问题。自媒体的存在使大学生产生了更多新的需求,同时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又为大学生的需求提供了现实的保障。随着自媒体的广泛流行,大学生的心理、行为习惯以及道德价值取向也正在发生很大变化。因此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层次来分析自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利用自媒体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三、新媒体层面的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

(一)需求与动作行为关联分析

根据社会与人的发展规律,人们的需求与行为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需求是内在动力,而行为是外在表现。需求与行为之间的理论关系从小就形成了,马利军等[8]针对儿童语言理解的心理中介作用进行了阐释,这种需求与行为的关系一直延续到大学阶段,并对人的一生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当大学生们利用手机登录自媒体社区时,根据其选择的动作行为可以反向观察其内在的需求[9]。根据统计,在自媒体使用过程中,人们比较多的行为动作为浏览、转发、评论。在自媒体社区中,用户对信息的需求程度(用兴趣层级来衡量)与动作行为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这种以兴趣程度为内在动力的模型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需求是动机的来源,动机是行为的直接原因,而行为则让需求得到满足。大学生首先对自媒体的内容本身产生一定的兴趣,当兴趣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动机,动机导致了行为的产生。动机能激发一个人产生某种行为,对行为起到始动作用。

由于需求与行为动作之间的关系,需求将直接影响活动的效果。因而研究和分析大学生的需求和动机的性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自媒体环境中,人的动作行为包括浏览标题、浏览内容、分享转发、评论、激烈讨论等动作行为。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先了解大学生的各种需求,并把这些需求融入到官方媒体传播内容中,引导大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做出偏激行为。

(二)自媒体和需求理论的层次分析

笔者通过对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需求与动作行为的调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做行为与需求的具体分析,并将这种行为关系作为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论依据。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从低到高5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0]。这些需求从低级到高级,在满足了低级需求层次后,逐步发展到高层次上[1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内在的需求所驱动的,而这些需求将个体置于持续的不满足中[12]。

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与大学生行为动作的关联关系分析得知,自媒体内容与大学生关注内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动作与行为。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与大学生关注内容之间的关联关系如图2所示。

在自媒体环境下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在生理层次上,大学生更为关注勤工助学、奖助体系、生活补助、学习环境等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内容。在安全需求层次,安全体系、安全感、防诈骗内容、身体健康等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在社交需求方面,微博微信等新的自媒体技术、论坛交流、集体活动情感归属等关于爱情和友情为主题的内容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在尊重需求层面,评优评奖、同学及教师的认可等相关内容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在自我实现层面,科技创新、学生竞赛、升学就业等是大学生关注的热点。

同时,经过调查发现,各个阶段的大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层次是不一样的,低年级的同学对勤工助学、学习环境、安全教育等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层次的内容比较感兴趣,而高年级的同学对创新创业、考研就业等相关的高层次需求比较感兴趣。自媒体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各种信息繁杂,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该充分了解大学生的需求,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

(三)自媒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针对性不强。大学生需求和行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但是,教育工作者在使用自媒体时,发布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不能成为焦点,因此需要教育者深入了解学生需求,针对学生的年级和层级,加强针对性教育。

2.新技术把握不够。有些同学和老师对微信、微博、博客等这些新生技术的掌控不足,不能够很好发挥技术功能。对于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班级微博、二级学院微博、教育技术博客等了解不足,不能够及时有效的发布信息,从而失去教育的第一时间。

3.内容乏味,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往往是一些规章制度等宽泛的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应改变思政教育内容,采用实例化教育、目标化教育和情感化教育等多种形式,使得教育内容多样化、效果时效化。

四、对策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处于自媒体时代,微信、微博、手机媒体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海量信息,与身边的朋友及老师交流、互动,玩游戏,发表言论,从而宣泄自己的情绪,抒发情感。教育者也可以利用自媒体的各种强大功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对受教育者施教。高校有必要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自媒体环境,分析大学生的需求,观察他们的行为,为他们解决困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影响力。

首先,平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认知水平之间的关系。在自媒体环境各种不良信息的诱惑下,如果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水平高,能够及时针对网络负面消息做出原因和结果的合理分析,才能避免出现各种消极情绪和心理上疾病。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大学生在意识和思想上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不良信息,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才能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

其次,加强针对性教育。通过创建班级微博微信、社团微博微信等,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言论、抒发情感,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受班级温暖,积极面对生活。同时加强监控和监管,自媒体传播速度快,内容良莠不齐,容易混淆视听,只有对自媒体内容进行严格科学的监管,才能有效的防止各种不良信息的传播。同时要加强信息提供者的技术培训,运用过滤技术等隔离不良信息。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必须与时俱进,一方面教育者要积极学习了解自媒体的强大功能(如上传视频、交流互动、发布消息等),利用自媒体(例如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为受教育者安排有关正确使用自媒体的专题讲座和培训,提高受教育者的自媒体素养,利用自媒体和老师、朋友、专家、明星等实现“零距离”交流互动,也可以抒发情感,阅读浏览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文章等。

总之,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大学生的需求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结合自媒体的自由、灵活、方便快捷的特点,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趋势,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打开了另外一扇大门。

——————————

参考文献:

〔1〕许慧霞.自媒体时代下研究生德育困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陈宪奎,刘玉书.2003-2014年中美自媒体研究和比较分析-基于数据挖掘的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03):80-98+128.

〔3〕丁凱,宋林泽.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宣传教育网络建设[J].教育研究,2015,(04):49-56.

〔4〕宋全成.论自媒体的特征、挑战及其综合管制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5,(03):112-120.

〔5〕肖红秋.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中职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6,(8):23-26.

〔6〕梁军.高校贫困学生心理问题探析-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J].社会科学家,2011,(6):109-110.

〔7〕腾讯.2016微信用户数量统计[EB/OL].腾讯网,2016-5-10.

〔8〕马利军,曾淑君,张积家.小学儿童自我意识对惯用语理解的影响:心理理论的中介作用[J].大理大学学报,2016,1(9):76-81.

〔9〕陈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4,(10):79-81.

〔10〕杨家瑜.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救助——基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J].教育探索,2016,(3):129-132.

〔11〕罗亮梅.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11):77-78.

〔12〕张蕴昭.当代大学生需求的理性思考与优化途径[J].江苏高教,2014,(5):134-135.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