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电影”“重电影”之辨
2017-04-11
11月举行的第十二届洛杉矶中美电影节上,最引中美电影人关注的话题之一是中国电影赶超北美的努力是否真的遇挫。今年到11月中国电影市场终于突破400亿元,相对于去年48%的年增长当然逊色。但在笔者看来,市场的曲折对于十几年狂飙突进的文化现象而言并不奇怪,没有曲折也许才奇怪。本次电影节上业界人士对此纷纷发表见解。
第一个观点是反对片面看待市场下行。中国电影在十多年里飞快增长使得基本面骤然增大,再往上增长不可能总是如此大比例,就算是好莱坞电影,也不见得年年高歌猛进,反复很正常。
第二个观点认为这些年过分关注市场是好事也有负面效果,为什么不关注产业的成长质量呢?此种观点的持有者认为,中国电影在市场化步伐加快的同时,影片思想质量的成长空间变得更大。中国电影本不应该缺乏题材和故事,但今天的中国电影恰恰缺乏优秀的编剧。
第三种声音认为中国电影目前的内在机制有毛病,明明有好的編剧,但绝大部分去写电视剧,写电影的太少。笔者问过一些知名度很高的编剧,为什么不愿意写电影?他们众口一词说剧集稿酬高,电影比不过。一位资深编剧透露说:电影剧本太短,很多导演认为改动不是难事,于是剧本常常被改至面目全非。电视剧很长,导演改起来太费劲,尤其故事线索不可能改变,所以剧集作者反而容易保留自己的东西。
事实上,并没有那么多美国人知道中国电影近些年发生着什么。简单而直观的关于中国电影的认识无非几种——一是中国电影现在的成就就是“小鲜肉”流行;二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成功靠的是互联网;三是中国电影银幕日益增多。以上综合起来就是美国人眼中中国电影成功的基本模样。
这些话但愿大家都不要当真,因为“小鲜肉”不过是网络语言,换成“英俊小生”又怎么会讨人嫌呢?人们不愿意动脑筋去思考的反倒是中国电影产业在“大片模式”崛起之后,为什么近些年突然猝不及防涌现出一大批成本低却时代观念锐利的电影。有评论称之为“轻电影”。然而“轻电影”并不“轻”,这些年中国电影产业的辉煌正是“重电影+轻电影”共同铸造出来的。
“重电影”“重”在投资,它的功劳在于宣示中国电影的力量,尤其是电影产业改革释放出来的物质力量。而“轻电影”的成功真正触及了当代年轻群体的灵魂,更强烈地形成电影“观看的力量”。这股力量既有物质属性,更有精神属性,当代中国电影市场于是就不仅仅能用“金钱”简单描绘。当一群群和银幕上的“小鲜肉”们一般年纪的观众,甚至年龄更低的观众融入到这些电影的故事与观念当中时,关于这些电影的讨论就已经不仅是“电影”,而应该称之为“时代”了。
我们应该思索为何是在中国城镇人口超过总人口一半的这个社会发展历史性时刻,一大批价值观极新的电影冲上了银幕?谁能真正为中国当代年轻人代言?这里包含三个问题:一是当代年轻人亟需有代言人和代言电影;二是老人们必然会去批评其弱智和浮躁,但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三是这样的中国电影究竟在说些什么,这个国家自己真的看懂了吗?
前进总是波浪式的,中国电影产业只有放在百年长河中考察才会获得更开阔的评价标准。不要为一时的滞胀慌张,上帝在关上一扇门时,也会打开一扇窗。下一个中国电影产业的目标是让全世界以中国电影市场为中心,笔者相信,若干年后它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