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安县耕地土壤PH值酸化的成因及对策
2017-04-11高月王少贺高文龙
高月 王少贺 高文龙
摘 要:通过2007年的土壤样品检测结果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台安县酸性土壤增加了近10%,本文对土壤酸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将土壤酸化的危害及成因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改良意见,为广大农民治理耕地酸化,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土壤酸化;分析;改良意见
中图分类号:S151.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205001
从第2次土壤普查至今30多年来,台安县土壤PH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07年根据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样品检测结果,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台安县增加了近10%的偏酸耕地。土壤酸化,会造成产量下降、地力衰退、农产品质量降低,同时也会使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降低。为解决这些问题,对台安县土壤酸化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良意见,为台安县土壤酸化改良提供依据,为全县农业增产增收提供技术指导。
1 耕地土壤酸化现状
1.1 土壤酸碱性
pH是土壤酸碱性强度的主要指标,它代表与土壤固相平衡的土壤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是土壤盐基状况的综合反映,对土壤的一系列其他性质有深刻地影响。土壤中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氮、磷等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土壤保持养分的能力等都与土壤pH有关。
1.2 第2次土壤普查耕地土壤酸碱度状况
全县第2次土壤普查时期耕层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5.5~8.5,从分级的标准看,当时土壤pH值为中性的五级占耕地总面积的95.52%,pH值小于6.0的仅占0.10%,而呈弱碱性的六级所占比例为4.38%。这说明第2次土壤普查时台安县耕地土壤pH值总体呈中性,酸碱适中,有利于作物生长(详见表1)。
1.3 2007年耕地土壤酸碱度状况
全县耕层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5.0~7.9。从分级的标准来看,土壤pH值为中性的5级,其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最大,为90.56%;其次是4级(弱酸性)和3级(酸性),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9.26%和0.17%。详见表2。
1.4 25a来土壤pH值变化情况分析
通过对比,统计出25a来台安县土壤pH值的变化情况,见表3、图1。
经分析发现,从1980年第2次土壤普查时期到2007年的近25a,处于酸性水平的3级,耕地面积总体增加了132.99 hm2;4级弱酸性区有很大幅度的提高,增加了7025.47 hm2;5级地中性土壤25a间面积减少了3800hm2,下降了5.19%,可見,耕地土壤酸化问题突出。
2 耕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危害
2.1 台安县主要农作物pH值适应范围
大多数植物和微生物一般适宜微酸性,中性或微碱性环境,最适pH值在6.1~7.5之间。不同作物所要求的pH各有不同。台安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水稻、花生、大豆、小麦等,其pH值适用范围见表4。
2.2 耕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危害
2.2.1 土壤酸化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土壤酸化不仅会导致土壤板结,还会抑制植物根系的发育,造成老小苗、老僵苗,植株长势弱,造成作物减产。
2.2.2 土壤酸化容易造成作物缺素症
土壤酸化会促使一些营养元素的固定,如在pH<6时,随着pH的降低,磷的固定率直线上升,那么土壤中能被作物利用的有效磷就少了,作物就会出现缺磷症状,其它钾、钙等元素也会出现相应的后果,使这些养分被作物吸收的效率变低,易造成养分流失或浪费。作物因此出现相应的缺素症状,如苹果苦痘病、丛叶、花叶,番茄脐腐病,花生出现果小、空壳数量多的现象。
2.2.3 土壤酸化加重作物病害的发生
由于土壤酸化,改变了土壤微生物适宜的微生态环境,导致土壤有益微生物种群变化,如分解有机质及其蛋白质的主要微生物类群芽孢杆菌,放线菌在酸化土壤中活性受到抑制,个体生长变小,生长繁殖速度降低,从而使本来占据土壤微生态环境主导地位的有益菌群数量降低,而根际有害微生物在酸性条件下大量繁殖,而且这些有害微生物较难控制。这一土壤微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则会影响营养元素的良性循环,加剧土壤病原菌的繁殖,使作物容易感染病害,造成农业减产。
2.2.4 土壤酸化提高重金属元素的活化能力
土壤酸化能够引起铝、锰、铬、镉等重金属的活化,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如出现铝中毒、锰中毒等现象,而且活化的重金属被作物吸收积累后,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和动物体的健康。
3 耕地土壤酸化成因分析
3.1 长期大量的施化学肥料,有机肥用量少
30多年来,台安县耕地土壤化肥施用量不断地增加,大量的投入氮、磷等单质肥料和三元复合肥较,氮、磷、钾元素间比例不平衡,氮、磷用量偏高,钾肥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施用相对不足,造成土壤养分失调,使土壤中的钾、钙、镁等碱基元素很容易被氢离子置换而导致土壤酸化。
3.2 大量施用生理性酸性肥料
很多肥料本身呈酸性,如硫酸铵、氯化铵、氯化钾等,这些都是生理性酸性肥料,肥料中的NH+4及K+被作物吸收后,酸根就残留在土壤中使土壤酸化。氮肥也能产生对土壤的酸化,主要是铵态氮在土壤中进行硝化作用形成的酸所导致的。
3.3 有机肥用量不足
化肥因用量少、见效快,省工省力,备受农民群众偏爱,而有机肥用量严重不足,使土壤有机质严重下降,影响了土壤有益的微生物菌的存活,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土壤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结酸化。
3.4 不科学使用农药
人们常常在使用除草剂和防治病虫害的作业过程中过量使用农药,使土壤受到污染,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加大土壤的酸化。
4 治理措施
4.1 利用石灰或石灰粉改良酸性
土壤酸性主要由胶体吸附的交换性H+离子和Al3+离子所控制,在改良土壤酸性时,不仅要中和活性酸,更重要的是中和潜性酸,才能从根本上改良酸性的大小。通常以施用石灰或石灰粉来调节改良。
4.2 熏制火粪
火粪是碱性物质,含钾较多,有调节土壤酸碱性物质。利用秸秆和田边地角的杂草熏制火粪,也是治理土壤酸化的有效措施。
4.3 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平衡酸碱
有机肥增加土壤有质机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酸化程度。微生物菌肥有非常高的缓冲能力,不仅可以调节土壤酸碱度,还可以增加培肥地力。
4.4 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根据土壤的肥力情况,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 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满足作物的需要,避免过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4.5 施用硅钙镁钾土壤高效调理剂
硅钙镁钾土壤高效调理剂既能调节土壤酸碱度,还能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大量中微量元素,同时提高作物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黄宝福.台安县耕地地力评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