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践行
2017-04-11燕道成汪丽萍
燕道成 汪丽萍?
摘 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们党新闻传播工作的灵魂。针对新闻实践工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备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在当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传播生态环境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就应该坚持正确方向,做政治坚定的传媒工作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传媒工作者;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传媒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传媒工作者。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代要求;传媒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3-0010-02
一、引 言
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此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在充分肯定新闻工作者的同时,也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与职责。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新闻舆论工作不容忽视,是党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重要工作,因此,中国的社会主义新闻舆论工作应牢牢把握住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时俱进,传递正能量,创作出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在我国复杂的舆论生态环境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传媒工作者都要坚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赋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的内涵与时代价值,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做好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传媒工作者。
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正式召开,习总书记强调要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1]。2016年1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与党和人民同呼吸,舆论工作是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习总书记肯定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牢记职责、奋发有为,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作出的重大贡献。习总书记还对广大传媒工作者提出了四点希望: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从“48字方针”到“四个坚持”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非常深刻地阐明了党的舆论工作的基本规律及重要意义,这对做好新时期党的舆论工作作出了十分鲜明的理论指引,形成了极具创新性、系统性、时代性的新闻思想,极大的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从而为广大传媒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是做好党和人民信赖的传媒工作者的科学遵循。
二、坚持正确方向,做政治坚定的传媒工作者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新时期我们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核心要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科学的普遍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蕴含的自由精神、真理精神和唯物主义是人类的普世价值,永远不会过時。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引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坚守党和人民的立场,做政治坚定的传媒工作者。
第一,我们要准确把握新闻舆论的政治观,才能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闻报道作为一种精神生产,自然也受生产方式的制约。因而,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媒体的制度会伴随着经济制度的改变而改变,演变为最符合国情和社会需要的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媒体制度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科学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同时,意识形态也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而新闻恰是形成与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之一。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使得新闻与政治的关系极其紧密,传媒工作者必须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精准地把握住新闻舆论政治观,才能积极地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第二,我们要坚持新闻舆论的人民观,才能把握住社会主义舆论工作的根本立场。传媒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记者,做人民的通讯员[2]。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媒体纷纷崛起,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自媒体时代。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首先,传媒工作者要颠覆传统思想模式,提倡高效快速的新闻理念,提高“网感”,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拒绝曲高和寡、晦涩难懂的高端路线,坚持群众路线,创作出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作品;其次,传媒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核心理念,坚持党性原则,利用网络媒体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占领舆论大环境的制高点,充分发挥耳目喉舌的作用;最后,传媒工作者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能闭门造车,不能盲目追求点击率和轰动效应,不能高高在上,拒绝党性意识淡薄,拒绝工作作风轻浮,不能人云亦云,反对“三俗”,要传播正确的观点,充当具有权威的“意见领袖”,起到引导群众的作用。
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引领时代的传媒工作者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主旋律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符合我国国情、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思想。媒体工作者应该加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新闻工作中积极向群众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及工作方法等,有意识地发挥新闻舆论工作的导向作用,传递正能量,使群众认识到自己的利益,并且团结起来,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因而,传媒工作者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自己,已成为党的新闻工作最重要的责任。
传媒工作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的使命观,牢牢把握住时代的命脉,意识到自身的引导责任,在新闻报道中传递积极向上的力量,起到凝聚中华民族的作用。而凝聚力的形成,离不开正面宣传,只有正面、积极、向上的宣传占据主流,才能为社会提供正确的导向,这种导向是外在的要求,更是内在的责任。新闻作为社会一大公器,可以制造舆论、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对社会的文明进步起着重要的作用[3]。正能量的传播可以从多个维度思考,传媒工作者在弘扬主旋律、坚持正面报道的同时,也必须承担起监督社会的责任,巧妙地揭露社会丑恶现象,推进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启发民智,这也能起到传递正能量的效果。这就是传媒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做业务精湛的传媒工作者
坚持正确新闻志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创新观,不仅要求传媒工作者自身业务水平过硬,还要求传媒工作者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闻媒体千变万化,传播手段不断丰富,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传媒工作者想要提升业务水平,就必须要创新。宣传必须适应社会潮流的正确思想,揭露最深刻的社会问题,传递具有温度的文字。创新既体现在宣传手段上,又体现在内容生产上。新媒体时代,受众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各种手段应接不暇却也逐渐失去新意,只有牢记“内容为王”,新闻工作才能走得更加长远。传媒工作者可以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丰富的方式传递讯息,但同时也要积极丰富选题,选择最为大众关心的议题,深入采访挖掘,精心雕琢文字,真正起到吸引受众、有效宣传的作用。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做正面宣传报道时,尽量避免赞歌式、填鸭式的宣传,要突破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创造出新的适应时代潮流的报道理念。传媒工作者及相关学者要加强对新闻传播规律、受众心理、受众接受习惯的研究,主动设置议题,加强舆情分析,善于利用舆论为党和人民做宣传。传媒工作者要“迈开腿”,深入群众,有意识地培养人文关怀,学会换位思考,创作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网络舆论环境鱼龙混杂,传媒工作者要把握住新闻的接近性、及时性、现实性等特点,在新闻报道中形成人性化的视角,体现新闻传播者的民本意识,力求在新闻中不断传递人性的光辉,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传媒工作者要防止片面追求点击率和经济效益,引导培养国民的深度阅读习惯,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舆论的创新观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种新阐释,其科学性体现为它是一个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而不是凝固不变、止步不前的教条。
五、坚持正确工作取向,做作风优良的传媒工作者
堅持正确的工作取向,坚守职业操守和行为底线,心系人民、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做作风优良的传媒工作者。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冲突时,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冲突时,传媒工作者应该如何选择?新闻舆论工作的伦理观常被人忽略,其实在实践过程中,传媒工作者时常会遇到各种诱惑和抉择,伦理观就是指导他们作出正确选择的基础。舆论工作必须服从政治和大局,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新闻职业伦理的基础之上,只有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伦理准则,舆论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政治。
新闻报道应该坚持真实性原则、客观性原则、适度原则、社会效益原则、善意原则,勇于捍卫公平正义,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4]。传媒工作者在做正面宣传时,既要避免片面性认识,避免所谓的合理想象,也要掌握对新闻舆论的把控能力,审慎权衡与选择新闻道德价值,以彰显和实现自身的道德责任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工作的伦理观。
在历史演进中,新闻事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载体,新闻媒体才能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5]。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一名传媒工作者只有掌握理论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提升业务能力,正确面对人生与理想,才能真正做党和人民信赖的传媒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柴逸扉.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2-25.
[2]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党组.努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J].求是,2017(1).
[3] 黄楚新,王丹.论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治国运用[J].新闻论坛,2016(1).
[4] 刘光牛.当代中国新闻理论的重要创新与发展——习近平新闻舆论观阐述分析[J].中国出版,2016(7):6-11.
[5] 俞国明.牢记责任使命贡献“三有作品”——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对央企新闻工作的启示[J].中国石化,2016(5):86-87.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