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鸣镝:死亡之箭

2017-04-11姜璐璐

山海经 2017年1期
关键词:调教骑兵心爱

●姜璐璐

鸣镝:死亡之箭

●姜璐璐

鸣镝就是响箭,也称号箭,鸣指响声,镝指箭头。鸣镝射出时箭头在空气中飞行能发出响声,在中国古代军事上用作传递军事信息、用于指挥战争的特殊武器。

相传,秦末汉初,匈奴族出了一个著名首领冒顿单于,鸣嘀正是他发明的。

匈奴头曼单于是冒顿的爹,可是他并不喜欢这个太子。为了达到废冒顿而另立后娶阏氏之子的目的,心狠手辣的他想到了一个自以为绝妙的办法:派冒顿作为匈奴使节出使月氏国。出使月氏怎么能达到除掉冒顿的目的呢?原来,匈奴和月氏的关系一向不是很好,时有冲突发生,为了双方能和平相处,于是约定互相派出使节(一般都是各自的太子)作为人质,从而实现“井水不犯河水,你若不守规矩,我就杀了你的接班人”。

头曼要的就是月氏替自己除掉冒顿,好另立接班人。于是,冒顿前脚刚到月氏国,头曼单于就悍然出兵攻打月氏国。

冒顿明白了父亲的意图,痛心到了极点。危急关头,冒顿偷了一匹马连夜逃回了匈奴,捡回了一条命。眼看这个儿子竟然如此命大,这样都死不了,头曼单于的杀心也不是那么重了,相反,还从心里对这个机智过人的儿子颇有几分欣赏。于是,头曼单于封冒顿为万户长,并拨出一万名骑兵供他调遣。

头曼单于万万没有想到,正是这一万名骑兵,最终将会要了自己的老命。头曼单于对冒顿另眼相看了,并不代表冒顿也对自己的父亲既往不咎了,相反,从他得知父亲想假月氏之手杀掉自己的那一刻起,他对自己的父亲就只剩下仇恨了,而且是不共戴天的仇恨。

得到一万名骑兵的冒顿并没有马上对自己的父亲动手,因为他知道此时时机还不成熟,这支骑兵队伍并不绝对听命于自己,而身为单于的父亲手上的兵力何止10倍于自己,此时动手无异于自寻死路,为了让这支骑兵队伍完全忠于自己,冒顿决定用自己的方法来调教他们。

为此,冒顿发明了一种响箭,这是一种特殊的箭,名字叫“鸣镝”,也就是射出去之后会发出鸣响的箭。接着,他对手下骑兵们下达了这样的命令:鸣镝所射的目标大家必须立刻跟着射,违者斩之。几天之后,冒顿召集骑兵们外出打猎,实际上是第一次对骑兵们进行调教。看准一头野猪,冒顿拉弓放箭,射出了鸣镝。有的骑兵把冒顿几天前的命令忘记了,呆呆地坐在马上没有任何反应,冒顿当即下令把这些没有射箭的骑兵统统杀掉。

过了几天,冒顿又把骑兵们召集了起来,进行第二次调教,这次不是打猎,冒顿把鸣镝射向了自己心爱的坐骑。机灵的骑兵眼疾手快,跟着冒顿就拉弓放箭。更机灵的骑兵想,射杀了冒顿心爱的马,如果他追究起来,那不就惨了?就在他们这么想的时候,冒顿的马刀也就架在了他们脖子上了。

又过了几天,骑兵们再一次被集合起来,他们不知道,这是冒顿对他们的一次残酷的调教,是对他们人性的挑战——冒顿把鸣镝对准了自己最宠爱的妻子。经过前两次的教训,很多人学乖了,紧跟着冒顿把箭射向了这个可怜的的女人。当然,也还是有一些骑兵知道野猪和马毕竟都是动物,而现在面对的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且是冒顿最心爱的女人,于是,他们迟疑了,于是,他们为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经过了这一次最残酷的调教,剩下的骑兵都惟冒顿命是从了。但是,以上的目标都不是冒顿的最终目标,他的最终目标是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为了解决自己的最终目标,冒顿又一次把鸣镝射向了头曼单于的坐骑。

冒顿已经射出了第一箭,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同时结合前三次经历,大多数骑兵还是把箭射到了头曼单于的座骑,少数人还在迟疑的时候一如既往地做了冒顿的刀下鬼。

经过这四次的调教,冒顿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剩下的骑兵已经完全听命于自己了。于是,他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抬起了手中的鸣镝,把目标指向了自己的最终目标——自己的父亲——头曼单于。

公元前203年,趁头曼单于外出打猎的时候,冒顿带着手下骑兵随行,这正是解决最终目标的最佳时机!冒顿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射出了鸣镝,目标——头曼单于。经过那么多次的调教,骑兵们都学得聪明了,全部把手中的箭射向了最高领导,转眼间,头曼单于就被射成了刺猬。

头曼单于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死在了自己的儿子手中,而且杀自己的“刀”(一万名骑兵)还是自己亲自送给他的。杀了头曼单于,冒顿当即把差点让自己丢了性命的罪魁祸首——阏氏和阏氏之子也一起杀掉了。

鸣镝——死亡之箭最终完成了它的使命。

猜你喜欢

调教骑兵心爱
The California Gold RushBy Robert McNamara
骑兵之败
如何调教种公猪
骑兵与绿手(大家拍世界)
当当心爱的玩偶不见了
金心爱??《古诗一首》
心爱的东西
介绍一下你最心爱的玩具吧
“调教”农村婆婆
种公猪的调教及采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