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层人社公共服务的思考
2017-04-10李光惠
李光惠
关于加强基层人社公共服务的思考
李光惠
2016年5月,人社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公共服务的意见》,对加强和改进人社领域公共服务、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等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笔者结合基层的实际,以攀枝花市东区为例,谈谈自己对加强基层人社公共服务的初浅认识和思考。
一、基层人社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攀枝花市东区大力加强街道(镇)、社区(村)人社公共服务基层平台建设,实现“六统一”标准化,有力地提升了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机构设置不平衡。随着形势不断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向下延伸已成为政府部门进一步服务基层民众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加强基层人社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乃大势所趋。调查表明,个别人社公共服务平台在服务群众方面仍存在差距,这与当前统筹城乡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全民创业与就业等工作极不相适应。
二是人员队伍不稳定。作为人社工作的最前沿,基层人社公共服务中心承载着大量繁重的任务,人员队伍的稳定性是一个非常重要和值得关注的问题。调查发现,基层人社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队伍还不是很稳定,主要是由于酬劳、待遇所致。目前,基层工作人员由于各自所属编制性质不同,导致工资渠道来源的多样化,工资水准也存在差别,部分基层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明显偏低,没有达到同工同酬的标准。
三是工作经费显不足。街道(镇)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除了人员工资由财政解决外,没有收费项目,也没有预算外收入,工作经费明显不足。而社区人力资源保障服务中心由于身处最前沿、最基层,工作经费的保障就更加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人员素质待提高。基层人社服务平台工作人员由于变动较大,有的人员从事人社工作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于一些需要前瞻性、开拓性、创新性的工作思考不够,把握不清,主动性、积极性有待提高。
二、加强基层人社公共服务的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攀枝花市东区的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大力简化证明材料和手续。实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接收告知承诺制。各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不再对初次就业流动人员办理转正定级手续,提供免费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本公共服务。在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审工作中,对当事人已出具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原件的,不要求提供第三方学历认证证明。改进留学回国人员、回国定居专家服务,有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人员不用再提交留学回国人员证明。简化报到证、职业(职称)证书等证件类遗失补发、补办证明和手续。在申办社保登记证业务时,不再提交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取消社保登记证换证周期规定。
二是规范和简化公共服务流程。在全省实施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经办流程和标准规范,推广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经办系统,实现政务事项即来即办。完善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系统,推进京津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取消医保定点医院机构和定点药店的行政审批,完善服务协议管理。简化社保卡办理流程,缩短申领、补换周期。健全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缩短证书办理时间。完善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省级联动处理机制,逐步实现“一点举报投诉、全省联动受理”。
三是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在社会保险服务“五险统一经办”的基础上,推进“电子社保”建设,全面实现社保个人权益记录网络查询和自助打印服务。推广试行人社领域窗口单位文化识别管理系统,探索开发公共服务智能管理系统,进一步明确大数据分析利用、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优质服务供给的要求。
四是推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强异地业务系统建设,加快基础信息库建设,开发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统一、规范、高效、共享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公共服务平台。
五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人社系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确保在“十三五”末实现县级服务设施全覆盖。完善网上办事和公共服务平台,全面加强12333电话咨询服务,积极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研究探索。
攀枝花市东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