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环斜纹枯叶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2017-04-10肖斌,肖力
肖 斌,肖 力
毛竹环斜纹枯叶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肖 斌,肖 力
(江西省大余县林业局,江西赣州341500)
环斜纹枯叶蛾是毛竹中主要害虫之一,危害严重时会引起竹林毁灭性灾害。该文介绍环斜纹枯叶蛾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并总结其防治措施。
毛竹;环斜纹枯叶蛾;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毛竹生长发育过程中,常会遭受到各种病虫的危害,使其生长量、笋产量、竹产量及毛竹质量都受到很大程度的景响。环斜纹枯叶蛾是毛竹林的主要食叶性害虫之一,其大发生初期毛竹叶片出现大片枯黄,严重时可将竹叶食光,导致竹林成片枯死,严重影响竹农的收入[1-3]。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对环斜纹枯叶蛾进行防治。笔者给合长期防治毛竹虫害的实践经验,将毛竹环斜纹枯叶蛾的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环斜纹枯叶蛾形态特征
1.1 成 虫
雌虫体长24.5~28.5 mm,翅展45~59 mm;雄虫体长23~26 mm,翅展37~40 mm。成虫体深赭黄色,头灰黄色,复眼黑褐色;雄虫触角长栉齿状,雌虫短齿状,灰黄赭色,触角干黄褐色。翅同体色,前翅前缘、外缘、基线及从后缘近基角1/3处伸至前缘顶角的一条斜直纹均为棕褐色;基线为环纹,中室中央有一白色小三角形斑。R5至2A脉各脉间有1列与上述斜直纹同向的略弯曲的“飞雁”形褐色纹,共有6~7枚,后翅色浅,略显缘纹。前、后翅的翅脉均呈浅棕褐色,足灰褐至棕褐色[4]。
1.2 幼 虫
体长,初孵幼虫约3.5~4.5 mm,成熟幼虫约70 mm,每个体节分为若干小节,其中前胸分2小节、中胸至腹末节每节分为4小节,其中有的小节又分为2小节[5]。各龄幼虫体色有并异。大龄幼虫头黑色,杂黄褐色毛,头面有3条黑色纵纹;体色为红、黑、绿、蓝、黄相杂。背线宽,红、黑、黄等色相间,中央为1条红色纵线,每节节间中断;亚背线较宽,灰黄绿色,其间杂有小波状深棕色纵线;气门线灰蓝色,气门下线被灰黄色毛。前胸第1小节偏后为气门;前胸前缘两侧下方各有一丛指向斜前方的长毛簇,该簇毛上部1/3灰白色,中下部2/3为黑色;在前胸背板前缘有6丛黄色短毛簇。中胸第3、4个小节背中央及第8腹节第4小节背中央各有一丛指向上方的黑色长毛簇。每个腹节各小节背线两侧各有1对漆黑色短毛簇,其中每节后面1对较大而明显。
1.3 卵
卵圆形,长1.78~1.95 mm,宽1.38~1.48 mm,初产时呈黏稠的水珠状,很脆,经风吹后卵壳质地变硬,白色,卵上方有1个较大黑色圆点,体长两端各有1个略小的圆点[6]。
1.4 蛹
体长19.2~29.4 mm,初期棕黄色,渐变棕褐色,翅芽仅达第3腹节中部,气门黑色,无臀棘。
2 环斜纹枯叶蛾发生规律
环斜纹枯叶蛾在江西1年发生1代,主要危害毛竹,4月上旬开始陆续孵化,各龄期幼虫虫态出现交叉重叠现象,5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是幼虫危害盛期,10月中下旬开始产卵,卵多产于叶背面或杂草上,一字形排开,一排产卵10~20粒,以卵越冬,1龄幼虫主要是吃食叶片中的叶肉部分,剩下的是叶脉部分,待其长至2龄幼虫时开始大量的吃食竹叶,大发生区域,竹叶枯黄,形似火烧过,严重的地方成片竹林的叶子被吃光,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
3 防治措施
3.1 白僵菌防治
害虫小面积发生且是低龄幼虫时,采用白僵菌进行防治,放菌点一般选择在山脚、山腰、山谷等郁闭度大,湿度大的林地,每公顷用量为45个粉炮。粉炮尽量抛高,越高越好,也可以把它绊在竹杆上,一人拿竹杆,一人点火,这样才能使白僵菌粉尘扩散的范围更大,更容易感染到环斜纹枯叶蛾的幼虫。使用时要注意天气情况,选择20~28 ℃,相对湿度达80%以上的放药环境,最佳施药时间是高温、高湿、雨后、多雨天气、早晚湿度大时施用。尤其是放菌后连续7 d以上的阴雨天气,杀虫效果最佳。
3.2 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
害虫面积发生大,危害严重,分布范围广时,为尽快的遏致毛竹虫害的危害和扩散,采取喷洒农药和放烟剂相结合的方法[7-10]。喷洒农药主要是山场杂灌少,易于机械作业,受害严重的山头地块。喷药时一台喷粉机4个人,2人背药,2人喷洒,轮换作业,以提高工作效率,按“z”字型路线顺风向由山下往上施药,每公顷喷洒7.5 kg的16 000 IU/μg的生物杀虫粉剂苏云金杆菌,防治效果相当明显;喷药时戴好防毒面具,穿好防毒衣,做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还可以选择2%的苏·阿维粉剂进行除治,除治时用1 000倍水剂进行喷洒。林业上大面积除治害虫不建议使用水剂喷洒,小范围才考虑使用水剂。施放化学农药敌敌畏烟剂时,烟剂的浓度要根据虫龄来选择,一般1~2龄选择体积浓度为20%敌敌畏烟剂,3龄以上的虫龄应选择体积浓度为30%的敌敌畏烟剂,放烟剂主要是山陡,杂灌多不利于机械作业,危害较轻的山头地块,烟剂施放前,由气象局提供5 d内的天气预报,根据地形,气象条件布好烟点,选择气压低,气流逆增时放烟,以日出前1 h或傍晚6 h以后为宜。施放时应当先放一个烟剂来确定当时的风向,然后才大范围施放,每公顷施药15个烟剂,能达到好的防治效果。
3.3 诱杀法
在害虫成虫羽化时,利用其趋光性,在林间开阔地域放置立杆式太阳能杀虫灯对其进行诱杀。以减少来年的虫口密度,减轻危害。
3.4 营林措施
每年的11—12月份对毛竹林进行抚育,砍除竹林中的杂草,病、虫、腐、长势弱的毛竹,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场所,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施肥,以增强毛竹的抗病能力[11-12]。
4 防治建议
加强毛竹林管理[13-15],由传统的重砍轻管,转变为砍管并举,也就是砍伐商品毛竹时,对那些病害毛竹要进行清理;由粗放型管理转向集约型管理,每年11—12月份要对毛竹林进行抚育,清除杂草,清除杂草的过程中要保留幼小的阔叶树,使竹阔比例为7∶3,这样有利于天敌的生长和繁衍,才有利于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有条件的地方还要进行施肥,以提高竹林的抗病能力。
害虫的防治重在治早治小,小面积发生时就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治,如果组织竹农自己进行防治,会因防治意识不强,缺少劳力,缺少资金,防治时间不统一等因素造成防治效果差,贻误防治时机而造成害虫的扩散和蔓延,因此建议,当虫害发生时,应由政府部门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社会专业防治队伍进行系统防治,才能做到早防治,早控制,确保有虫不成灾的防治效果。
[1] 丁丽萍, 王丽文, 陆登广. 福建省毛竹病虫害发生及综合防治对策[J]. 江苏林业科技, 2000, 27(2): 62-65.
[2] 熊彩云. 江西毛竹林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J]. 世界竹藤通讯, 2006, 6(4): 40-42.
[3] 林久光. 武夷山毛竹病虫害发生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 华东森林经理, 2007, 21(2): 26-28.
[4] 徐天森, 王浩杰. 中国竹子主要害虫[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5] 黄翠琴. 福建省竹林害虫螨调查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06, 33(3): 114-126.
[6] 杨忠武, 易雷, 谢永平, 等. 广西发现毛竹新害虫: 环斜纹枯叶蛾[J]. 广西林业科技, 2007, 36(2): 99-100.
[7] 徐天森. 林木病虫害防治手册[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6.
[8] 徐亚明, 张斌, 王华. 竹类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J].江苏林业科技, 2002, 29(3): 32-33.
[9] 胡国良, 俞采珠, 华正媛. 竹子病虫害防治[M].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10]于占成, 李春宁, 李欢欢. 几种主要竹类病虫害的防治[J].陕西林业科技, 2007(4): 122-123.
[11] 夏德全. 福建沙县毛竹主要害虫发生成因与防控对策[J]. 世界竹藤通讯, 2016, 14(3): 27-30.
[12] 邓玉英, 吴浙东, 陈忠泽. 浙中地区竹类主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J].林业科技通讯, 2000(10): 21-22.
[13]邵柏君. 福建省毛竹主要病害及其治理对策[J].中国森林病虫, 2001(1): 40-42.
[14]唐进根. 竹林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J].林业科技开发, 2001, 15(1): 57-59.
[15]陈新明. 毛竹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控对策[J]. 农技服务, 2015, 32(9): 135-136.
Occurrence Regularity and Control Measures for(Lajong) in Moso Bamboo
XIAO Bin, XIAO Li
(Forestry Bureau of Dayu, Ganzhou 341500, Jiangxi, China)
(Lajong) is one of the main pests for Moso bamboo,which can destroy the bamboo forest totally under severe harmful conditions. In this study,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ccurrence regularities of(Lajong) were introduced,and the control measures were also summarized.
Moso bamboo;(Lajong); occurrence regularity; control measures
S763.3
A
2095-3704(2017)03-0165-03
2017-08-18
肖斌,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948147300@qq.com。
肖斌, 肖力. 毛竹环斜纹枯叶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生物灾害科学, 2017, 40(3): 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