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阶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扶助途径

2017-04-10李小芬白雪菲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困难家庭心理

李小芬+白雪菲

在从事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工作和资助工作过程中,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比,有一些心理特征:自卑而敏感,内心常常不安,缺乏安全和稳定感,内向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来独往①。在我们这个市级重点高中,高一到高三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档人数占每个年级人数的10%-15%,人数相对较多。高中階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扶助,能使其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形成良好性格,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也是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 学校的心理团队发挥专业特长,关注贫困学生心理

(一) 心理健康排查

学校心理健康教研组每个学期都对各年级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形势进行心理健康排查。该调查结果替学生保密,因此学生能本着内心真实想法,认真地完成调查问卷。通过该排查,老师可以大致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我校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调查问卷,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内心想法、感情特点、遇挫解决办法、社交举止、自身行为特点方面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较大差别。对于调查中,表现出可能存在心理问题倾向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教研组会及时与班主任、家长或学生监护人联系沟通,并通过档案定期对这部分学生心理问题进行跟踪和了解,及时掌握问题,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各方面力量为学生解决问题。

(二) 班级心理委员制

各班选出心理委员男女各一名,配合老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工作。心理委员通过与同学的交往直接了解同学的心声,起到联系老师与学生的纽带作用,同时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学生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平台,即“同伴教育”和“朋辈辅导”②制度。该制度的引入,不仅可以指导老师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向,还能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心理自助和互助形式,能够有效地控制心理问题的发展、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 专题心理扶助

心理教研组每个学期都进行专题心理培训,比如针对于高一新生的入学心理教育,家庭突发事故学生心理教育,自主招生学生心理培训,高三学生应考心理减负培训,市外生(外地离家较远)心理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教育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我校占比例较大,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学校经常会请一些励志演讲走进校园,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树立起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

(四) 专题板报或印刷品

心理教研组会不定期的印刷和出版一些有关心理健康和励志专题板报与报纸。这些板报放置在教学楼、食堂、宿舍等一些显眼的位置,让贫困学生能够看到。报纸则由学生会成员分发到各班或者各个宿舍。通过这些宣传资料,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懂得,什么是健康积极的心理,让他们懂得人穷但不可志穷。

二、 班主任积极参与

心理教研室是专业的心理扶助,同时离不开班主任的参与。因为在学校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是学生最信赖的人。班主任的话学生较能听得进;同时很多具体的行动、活动都由班主任组织进行。班主任运用这些优势,能走近学生,走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内心,帮助他们卸掉一些心理负担,形成积极的人生观

(一)利用班会

班主任利用班会课,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些主题的教育。比如开展班会“做个快乐的少年”,使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懂得如何调节心理和情绪,如何能够快乐生活和学习;开展班会“我的未来我做主”,让学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在不满意或者不完美的生活、经济和心理状态,自己的未来由自己把握自己做主。

(二)利用周记

根据调查了解,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中阶段由于多多少少的自卑心理不愿意主动与外界交流沟通。在公共场合或者人多的地方,他们都是沉默的那部分。而周记则可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相对“隐秘”也相对安全地表达自己。在周记中,他们愿意把内心的一些想法,把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与老师分享。周记的评语是老师的心语,就像是一个朋友对另一个朋友的忠告与建议,这样的忠告和建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容易接受,对于他们心理扶助是个有效的方式。

(三)利用网络

现代社会是个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学生喜欢运用各种网络进行交流或者表达。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也应该紧跟时代,借助各种网络工具,如手机短信、微信、QQ聊天和电子邮件等。这类沟通工具,不仅可以做到一对一这样的针对性,而且可以“隔空传意”,避免了有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对老师时的腼腆和不适。

(四) 和学生聊天谈心

这个也称为交谈法,应该是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扶助过程中最重要也最普遍的方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扶助过程中,我有两种聊天方式,一种是与多人聊天,一种是一对一聊天。有时也会利用周末组织班级里的几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户外活动,比如徒步等。这种方式开支和所需经费较少,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一次次集体谈心和交流,不仅使老师掌握了当时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变化,也有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释放内心,定时缓解压力。一对一的聊天前,班主任必须先了解清楚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性格和成绩等各方面情况,然后才能有的放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鼓励贫困学生参加社团、体育活动

我们学校社团有十多个,平时课余时间社团会有相应的活动。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在活动中,既能放松身心,又能和其他同学多接触,同时还能展示自己的优势。该社团的一项传统活动就是每个周一的傍晚,社团成员到每个教室收集各班一星期积攒下来的各种饮料瓶。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时多能吃苦耐劳,动作迅速,深得大家的表扬。

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然存在,若不能很好地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心理扶助,将会影响到他们人格健全的建立,也会影响到他们升学情况。除了学校、老师发挥自己的作用外,社会、社区和家庭也应该为学生的心理扶助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董晓绒. 独立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贫困”现状调查与心理扶助对策[J]. 《求知导刊》 2015(2)

2.刘沛然. 高中班级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与作用发挥探讨[J].《教育教学》2015

猜你喜欢

困难家庭心理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家庭“煮”夫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恋练有词
心理小测试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