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与策略简析
2017-04-10孙丽岩
孙丽岩
G52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成为城市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随之而来的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显突出,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建设和未来发展。2016年长春市朝阳区宽平小学學生人数1061人,农民工流动人口577人,占全校学生总数54.4%,享受国家低保政策的学生有9人,实际困难的学生25人。由此可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的问题已经成为学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农民工子女存在的问题:
首先教育不均衡,由于城市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相比农村学校要高出很多。对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比较忽视,学习成绩较差,即:学业失教;其次,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往往还会表现出与城市学生不同的特征。基本上会出现:调皮捣乱、似乎“野性难驯”,这些学生的性格发展也会呈现了不稳定的心理特征,很少的部分孩子会表现积极,大部分孩子则性格相对内向,孤僻、忧郁,不善与人交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管是过于积极、急于在新环境、新同学中得到认可,还是内向消极,都偏离了孩子的天真活泼的本性,他们内心因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或多或少产生了自卑情绪。还有的学生还会有过度的攻击性和强烈的自卑感,这些极端的心理表现都是未成年人因心理不成熟表现出对环境的消极对抗,即心理失恒。
最后,还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下午放学后无人监管,在家长下班回家前一两个小时的“真空地带”成了一个“安全隐患”,即安全失保。所以,笔者以《农民工子女进城适应性与安全性教育的研究》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在2016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立项研究。
二、解决问题初探:
1.关爱农民工子女,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给与他们更多的信任、理解和尊重来抚慰他们的心灵,与他们交流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开展帮扶活动,精神上给予爱护,生活上给予关心,学校合理安排党员代理妈妈和学生结对子。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换为对生活、情感、心理、烦恼等方面都给以关注和疏导的“代理妈妈” 。立体沟通方式是联系农民工家庭的彩虹桥, 由于农民工家长工作的性质和对子女教育重视程度上的差异,导致家长与老师面对面沟通的频度低。我们利用电话、短信、QQ、手心网等多种沟通途径并存的立体联系方式与农民工家庭进行沟通,与孩子和家长推心置腹、促膝长谈。通过沟通,家长的家庭教育思想有了转变,孩子在交流中受到深度影响,增进理解。孩子的责任意识,感恩意识明显增强,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变得很融洽。学校里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社团为走班式社团活动,记者团、文学社、网花社、书画社、环保社、计算机社、舞蹈社、编织社、足球社、篮球社、棋牌社等几十个社团涵盖了科技、艺术、人文、公益、体育五大领域。给学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从而达到了培养创新实践人才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2.整合社会资源,让外界“走进来”,让学生“走出去”
密切与社会的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努力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和谐发展,优化育人环境。我联合了长春市心语志愿者协会、区团委、宽平社区、吉林大学、东北师大绿色动力环保志愿者协会、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省博物院、欣彼岸心理辅导中心、红旗书店、宽平邮局、肯德基宽平店、沃尔玛超市前进店、省图书馆等多家单位、社会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与社区、区团委、吉林大学共同开展“感受吉大 快乐成长”主题体验活动农民工子女走进大学校园,与大学生一起,践行勤于学习、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引领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增强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供了切实有效的途径。
3.发挥关工委成员自身优势,建构立体教育网络。
加强家、校、社区三沟通,创设学习基地,利用学校有效资源,丰富课外生活,向所辖区域的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学校专门派教师进行培训,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古筝、腰鼓、英语、花艺、剪纸、下棋、书法等。与宽平社区办社区“幸福港湾”小学堂,在社区关工委王玉兰老人的帮助下,为放学后的孩子免费提供了安全健康的学习场所,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聘请93岁高龄的原吉林省博物馆馆长姜泽先老人来校讲座,通过回顾历史、面对现实、展望未来三个方面,教育少年儿童怎样做人,最后老人家将自编书籍赠与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