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坐标曲线题解题对策

2017-04-10钱华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溶质碱性酸性

钱华萍

G633.8

化学坐标曲线题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题之一,常出现在选择题最后一题,且有一定难度,常属控制满分类题,也是考试过程中学生容易丢分的题。这类题的特点是给出具体的文字叙述,并利用直角坐标系来描述有关化学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要求学生选出能正确对应或不能正确对应的选项。

通过对近两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坐标曲线选择题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常考查的坐标曲线选择题分以下几类:PH变化曲线、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溶液中相关量的变化曲线、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曲线等。针对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坐标曲线题容易丢分的这一问题,笔者将自己教学中对解答坐标曲线图像题的一些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希望对提高学生对这类题解答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一、PH变化曲线

1.溶液稀释的PH变化曲线

(1)碱性溶液稀释时,由于碱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pH不断减小,但不会小于或等于7,变化曲线如图1。(2)酸性溶液稀释时,由于酸性溶液的pH<7,而水的pH=7,随着水的质量的增加,pH不断增大,但不会大于或等于7,变化曲线如图2。

学生做题时只要明确,酸加水稀释依然是酸,PH<7;碱加水稀释依然是碱,pH>7,所以随着水的不断加入,曲线只会不断的接近7,但不会跃过7。

2. 化学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曲线

(1)向酸性溶液中(如稀盐酸)加入碱性溶液(如NaOH溶液或碳酸钠溶液),在0点时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7;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溶液的pH=7;随着碱性溶液的继续加入,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7,变化曲线如图3。

(2)向碱性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时,在0点时溶液呈碱性,溶液的pH>7;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溶液的pH=7;随着酸性溶液的继续加入,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7,变化曲线如图4。

(3)图5所示变化曲线则是,向酸性溶液和某盐溶液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在0点时,碱性溶液先与酸性溶液反应,溶液pH增大,当酸性溶液消耗完时,溶液的pH=7,如B点,然后碱性溶液与混合液中的盐溶液反应,此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如BC段),此后随着碱性溶液的加入,溶液呈碱性pH>7。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是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还是向碱性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若是向酸性溶液中加入碱性溶液,那开始时溶液的pH<7,随后增大pH>7;若是向碱性溶液中加入酸性溶液,那那开始时溶液的pH>7,随后减小pH<7;若是类似图三的情况,结合具体情况应用前两种方法分析。

二、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曲线

1.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质量的变化

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质量不断减小,若反应物有剩余,则图像如图6所示;若反应物完全反应,则图像如图7所示。

解答此类题一定要结合题目所叙述的具体内容,和所涉及的相关化学反应分析,看反应物是否会有剩余来判断。

2.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质量的变化

(1)随着反应的进行,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当反应结束时,生成物的质量达到最大,且不再随反应物加入的质量(或时间)发生变化,曲线如图8。

(2)反应时加入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型),反应的速率会加快或反应的总时间会缩短,但生成物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如图9。

(3)一种物质能和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首先判断反应发生的先后顺序,然后判断生成物的质量。若横坐标所示物质开始加入就能发生反应的生成物的曲线从原点开始,如图10所示;若要等另一物质反应完后才能发生反应的生成物的曲线从原点后开始,如图11所示。

3. 化学反应中物质总质量(或元素种类或催化剂质量)不变

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时,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过程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如图12;元素种类不变如图13;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时,由于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不参与反应,故此过程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保持不变如图14。

三、溶液相关量的变化曲线

1. 溶质质量分数

(1)在一定温度下,向某溶液的不饱和溶液中继续加入某溶质,该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溶质的增加而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如图15。

(2)溶液稀释时,溶质的质量不变,而溶剂的总质量不断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如图16。

(3)溶质为反应物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质量不断减小,直到反应物完全反应,此时溶质质量分数为零,如图17。

(4)溶质为生成物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溶质质量不断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增大,直至反应结束,此时溶质质量分数达到最大值且不再增大,如图18。

2.溶液中溶质质量曲线

(1)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溶劑(如水)中加入某种溶质,溶质质量不断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质量不再增加,如图19所示。

(2)一定温度下,向某种物质的接近饱和的溶液中继续加入该物质,当溶液未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质量不断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质质量不再增加,如图20。

(3)一定温度下,向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该物质(或加溶剂稀释)或向不饱和溶液中加溶剂稀释,溶质质量保持不变,如图21。

四、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曲线

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比是氢气(V)∶氧气(V)=2∶,。

五、 解答坐标曲线题时注意事项

在解答坐标曲线题时,除了掌握好前面的分析方法,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读清楚题目中所叙述的条件、所涉及到的变化、所能发生的化学反应。题目所述内容不同,所能呈现的坐标曲线是不一样的,下面以CaO溶于水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为例说明。

(1)一定溫度,向水中加入CaO。CaO和水发生反应初始阶段,生成的氢氧化钙完全溶解在水中,溶液质量从零逐渐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液质量达到最大值;随着CaO的继续加入,CaO消耗了溶液中的水,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开始减小;当CaO量足够大时与水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减小为零,如图22所示。

(2)向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中加入CaO。CaO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初始阶段,生成物完全溶解在水中,溶液质量逐渐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液质量达到最大值;随着CaO的继续加入,CaO继续消耗溶液中的水,溶质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开始减小;当CaO足量,水被完全消耗时,溶液质量减小为零,如图23所示。

(3)向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CaO。反应前,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溶液质量达到最大值;随着CaO的加入,CaO消耗溶液中的水,溶质氢氧化钙析出,溶液质量开始减小;当CaO足量,水被完全反应时,溶液的质量减小为零,如图24所示。

2.看清楚坐标曲线图中横纵坐标上所标的物理量,因为坐标曲线图中横纵坐标上所标的物理量不同,所能呈现的坐标曲线是不一样的,下面以“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滴加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为例说明。

(1)锌比铁活泼,二者与稀盐酸反应时锌比铁的反应速率快,反应中锌与氢气的质量比为65:2,铁与氢气的质量比为56:2,相同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最终铁产生的氢气质量大,如图25所示。

(2)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当金属未反应完时,消耗质量相等的稀盐酸,所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当金属完全反应后,铁产生的氢气比锌的多,如图26所示。

坐标曲线这类题将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和其他基础知识综合起来,并将变化过程中的定量(或定性)关系以坐标曲线表示出来,不仅考查学生看图、识图、发掘图形的隐含性质和相互联系的能力,而且考查学生对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和普通语言的理解和转译能力,更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过程的动态分析能力。

解答这类题需抓住有关概念、物质性质、反应规律、变化过程、图像特征,分析辨识图中“原点”、“交”、“转折点”等的意义,对题目中的“数”、“形”、“义”、“性”进行综合思考,判断出题目所叙述内容与坐标曲线图之间的关系从而解题。

猜你喜欢

溶质碱性酸性
酵母片不宜与碱性物同服
溶质质量分数考点突破
大寒
冻融循环对预应力CFRP-混凝土加固梁界面性能的影响
论证NO3-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藏头诗
日常生活的碱性食物
试析蒸汽锅炉碱性排污水的综合利用
中考化学“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关计算归类例析
烃的含氧衍生物知识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