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4-10杨丰毓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化学能力

杨丰毓

摘要:新课改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高中化学这门课程有着比较强的实践性,当前不少化学教师在教学中都坚持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应用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并且,研究性学习也被普遍地应用于当今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因此,本文阐述了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高中化学;应用;能力

G633.8

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而且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情境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去。因此,作为高中化学教师来讲,务必实现自身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准确地认知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下面,笔者对研究性学习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研究性学习情境

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时候,教师能够结合教学的目标,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由教材或者是课外的资料当中查找适宜营造良好学习情境的素材,从而在营造良好学习情境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积极研究。并且,教师在营造情境的时候,需要有效地统一生活实际跟化学知识,进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加深研究。例如,教师在讲解铁的性质的时候,能够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演示铁桶、铁钉等以铁作为材料的实物图片,且引入问题,以使学生融入在情境中,教师能够提问学生生活实际中还存在哪些物体是以铁作为材料。这样,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演示铁钉生锈的图片,且启发学生想象生活实际中铁钉生锈的原因及其形态,从而激起学生探究铁钉的欲望,让学生探究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化学现象,以及能够在生活实际中应用掌握的化学知识。

二、重视实验探究的教学

教学并非奉送知识,而是需要指导学生发现知识。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的实验教学注重观察性的验证,学生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比较被动,教师也往往重视实验的结果,教学的过程就是检验实验结果的过程,而忽视了实验的方法与实验的理论背景等,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科学素养。而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师的地位出现了改变,教师由主导者向引导者转变、由控制者向参与者转变,教师能够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意识,由检验性的实验向探究性的实验提升。并且,在呈现实验的时候,教师通过有趣的语言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科学思维,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的思维获得整体性的开发,以及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创造性地挖掘,建构生成性的良好教学课堂气氛。例如,针对浓硫酸和铜的加热反应实验,由于稀硫酸和铜不可以进行反应,那么教师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问学生铜跟浓度是多少的硫酸才能夠在加热的时候反应呢?在实验的过程中怎样防止二氧化硫的污染?这样一来,常常能够实现理想的研究教学效果。

三、组织课题的调研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终极目标,只有使社会与课堂之间的距离拉近,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且在生活实际中不断地应用掌握到的知识。当今不断进行改革的高考制度的一个重大改变就是日益注重实际应用问题方面的考查。高中化学教师务必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教学的社会性,积极地研究生活生活跟知识点间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联想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燃烧的综合利用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能够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且通过搜集到的一些素材营造问题教学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意识。另外,还能够要求学生由生产与生活实际当中发现和总结如何对热能与燃料进行充分地应用。如此一来,不但提高了学生总结问题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最后的时候,要求学生在比较几种燃料的基础上,探究哪些是优质的燃料,进而将开发新能源的问题引出。当然,这要求教师有效地联系不断减少的矿物资源和越来越增多的能源间的矛盾。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合理地组织,建立课题学习小组,坚持异质组合的原则,有效地体现学习共同体的功能,以及在学生进行调研的前提条件下,通过指导、探讨、评比、归纳等,让学生将成果通过报告、论文、设计制作等的形式加以归纳,让学生之间开展交流。

四、注重迁移性的练习

可以说,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整个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一直都带着问题,以及一直处在一种动脑想、动手做、动眼睛观察的状态当中,在持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知识和提升了能力。而在注重学生参与性学习和活动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重视学生的迁移练习。具体来讲,教师应认真地设计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的过程当中去,启发学生转变客观的内容为主观的知识,奠定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基础,这个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教师在选择练习题的时候,应当注重题目的实践型、创新型、代表性,有效地统一生活实际与教学知识点,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联想能力、推断能力等的考核,这样也可以使练习的目的性与趣味性提升,进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兼顾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特点,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使学生体现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去。当然,教师还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实践条件和机会。只有如此,才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让学生形成自主地学习和探究观念,从而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韦德鲜.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 2016(06)

[2]冯玉婷,盛家荣,宋林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研究性实践型教学模式的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5(03)

[3]马运朋.信息技术支持的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4]姜丽.网络环境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6(29)

猜你喜欢

研究性学习高中化学能力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灵活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术科类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讨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应用探究
拾级而上 顺流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