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2017-04-10牛旭红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牛旭红

[摘要]随着信息化快车的迅猛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科教育之中已经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之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指的是将信息技术方面的资源方法、功能技术与课程内容充分结合,以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优化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针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进行了梳理和探究,以亟待解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的融合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所谓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的是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将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等融为一体,调整课程的结构体系以更加适应学生的认知习惯,更利于有效课堂的开展,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优化。具体到小学语文课程中就是将信息技术融合到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对教学资源与设备的利用,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一种老师为辅导学生为主体的教与学的方式,重点在于学生学的实践之上,能够有效的锻炼到学生的学字、用词、阅读、写作等综合语文能力,体现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氛围。

一、课程整合有效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的意义

1.多向立体思维,互动启发中创新性学习

以往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往往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不仅要接受课上老师讲解的内容,还要接受老师布置的课下作业,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被老师安排与控制,其主体地位被完全掩盖,这样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内在需要,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还会对学习产生反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信息技术集文字、图画、声音、视频为一体,在语文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新颖性、直观性、趣味性、实用性等多方面的多功能优势,多元化地复演知识的形成过程,使知识的表现形式变得丰富多彩,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自我,内化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知识探求欲望,能够体现主体地位,开启学生多向立体思维的通道,在互动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完善自我,从而调动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更好的培养学生语文创新性地构建知识的能力。

2.驱动学生竞争的意识,促成探究性进取

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教学的特点引用竞争教学的方式,例如采用语文信息竞赛的方法组织教学,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积极的竞争环境,能够增强学生争强好胜的竞争心理,使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持久性和自觉性得到培养,还可锻炼到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探究能力,使学生在他就氛围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不断增强自己坚强的意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3.拓展学生生活视野,物化语文特色教学

网络是无限的,其中包含的语文教学资源同样是没有穷尽的,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能够使语文老师树立起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教学观念,充分的利用起网络这个有效的教辅工具,进行教学资料的搜索和收集,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大幅度的扩展,可以带领学生徜徉在广阔又充满趣味的知识世界里,可开拓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整合过程中扬长避短,深度融合探究

将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进行课程整合无疑有益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整合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弊端又很容易会对教学效果的发挥产生制约影响,因此对整合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投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性的规避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对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认识不足,容易将语文课上成多媒体课,偏理了语文实质性的东西;第二,在学科中混淆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要不就是将多媒体完全代替老师的讲解,要不就是将多媒体作为一种摆设,实际上还是走传统教学的老路子,使“整合”变成了“凑合”;第三,学科整合过分依据网络资源而忽视了其他的资源,多媒体教学变成了单向的教学,只是停留在媒体观看上,整合深度并不够。例如有的老师完全依赖网络,使整堂课上学生的状态就是抬头看大屏幕,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要知道教学中从来就不只一个教学媒体,用来提供教学资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将信息技术作为唯一的资源。

三、学生需求,有效构建课堂教学过程

1.依情重构教学结构,突破重难点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并不简单的意味着在语文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而应该是根据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及学科的具体特点、性质将信息技术作为重组教学结构的手段,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找到捷径,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新效果,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例如在讲《雪猴》一课时,有些老师只是找了一些普通猴子的照片,并不能使课文中讲到的雪猴鼻孔高傲、躯体较大的特点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也就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知识进行准确的理解和记忆,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并不能单纯的为了利用信息技术而利用信息技术,还是应该从教材实际出发的。

2.发挥主体性认知规律,自主探究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整合并不能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老师的教辅工具,还应该将其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情感激励工具和认知工具,例如在讲解《趵突泉》一课时,老师不仅要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等资料,还要在课前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行搜集一些与趵突泉有关的文章或者图片等资料,通过自学掌握趵突泉的一些基本情况,为课上的学习做好铺垫,这样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才能更有意义,更能锻炼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激勵学生综合知识的创造性学习

教育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之上,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多走出课堂去寻找校园及身边大自然中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的眼界得到开阔,使见识得到增长,从未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目前已经有许多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完成与语文知识相关的电脑作品,例如在讲《西湖的绿》一课时,老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利用PPT软件制作关于西湖美景的幻灯片,这样不但在课堂的内容得到丰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提高的同时既让学生对于西湖的知识得到了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使课程整合的力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大。

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的整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我们有效丰富和拓展知识的结构和知识的表现形式,诱发学生的生活化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开启思维的通道,互动启发中创新性学习,解读知识的能力,提高自主性学习,从而推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素养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小学语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