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彩排,“活”演绎,让活动绽放精彩

2017-04-10金蓓蓓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大班小猪预设

金蓓蓓

摘要:教育是慢的艺术,是一种“等待”的艺术。“等待”,不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理念。在大班语言教学活动中,不仅要把握好活动前预设的等待(教学重难点处;知识拓展处;思维活跃处),更要捕捉好活动中生成的等待(表达模糊时、问题生成时、思维碰撞时、错误生成时),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待活动绽放生命的精彩。

关键词:大班语言教学;教师等待

G613.2

正肖川教授在教育论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指出: “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教师能够用从容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成功的教学需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然而在现在的幼儿园教学中仍然有不少教师,往往过分追求教学任务的达成,急于加快课堂教学的进度,难以兼顾到幼儿的学习状态,忽视了幼儿发展的本质诉求。等待是为了将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幼儿有充足的时间想象、思考、探究、交流。在大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恰当地把握好预设的等待和生成的等待,巧妙机智地运用好有效的等待策略,才能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有助于活动精彩的呈现。

一、“妙”彩排待绽放——把握好活动前预设的等待

活动前教师要预设好等待的时机,预设有效的解决方案。这种有计划的预设,有规划的等待,会使课堂更紧凑,更合理,更具深度。当然这种预设是在确定本活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后,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及年龄特点来确定教学的合理等待点。实施等待要能使幼儿产生实质性变化,即时间放下去,幼儿确实有事可做,而不是在课堂中“无效学习”。等待要体现它的价值,要等的值。

1.教学重难点处需要等待

活动前预设的等待可以是教学的重难点,通过设计有效的等待策略更好地解决活动重难点,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例如在大班绘本教学《我的幸运一天》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等待点:①幼儿分别自主阅读狐狸给小猪洗澡、狐狸给小猪饱餐、狐狸给小猪按摩的故事情节时等待。等待中教师慢慢地播放PPT,幼儿安静地逐幅观察图片,给幼儿充分的自主阅读、主动观察、独立思考、分析情节、理解故事的时间。②幼儿自由结伴学说故事中小猪和狐狸的对话时等待。等待中教师鼓励幼儿模仿凶恶与害怕的语气和表情,关注好整体及个别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及表述能力。

2.知识拓展处需要等待

活动前预设的等待可以是帮助幼儿积累相关知识,通过有效的等待策略,帮助幼儿自己感悟、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智慧。例如在大班繪本教学《我的幸运一天》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等待点:故事中狐狸的一系列动作,“捡树枝、生火、拎水、摘西红柿、做通心粉、烤小甜饼”其中的动名词匹配可以作为孩子学习掌握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于是我在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的环节中预设了等待。等待中,给每个孩子提供一份“捡、生、拎、摘、做、烤”的文字小卡片,和“树枝、火、水、西红柿、通心粉、小甜饼”的图片,让大家在桌面上自主摆一摆,把文字和图片进行匹配(幼儿自主阅读故事时PPT上已经有意识地显示过“捡、生、拎、摘、做、烤”的文字)。通过幼儿的自主操作,不仅激发大班孩子对文字的兴趣,也让大家正确理解并掌握了这几个动名词,积累了相关知识。

3.思维活跃处需要等待

活动前预设的等待可以是需要活跃幼儿思维,发挥幼儿创造性想象的环节,通过有效的等待策略,促使幼儿思维活跃,呈现各种精彩和亮点。例如在大班绘本教学《我的幸运一天》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等待点:故事开始可怜的小猪被狐狸抓了,怎么办呢?你们想想办法快来救救小猪吧!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可以活跃幼儿的思维,发挥幼儿的想象,问题抛出后等待,让幼儿安静思考。等待中幼儿会观察图片中的背景关联想象,也会回忆看过的雷同的动画情节模仿想象,还会结合生活实际合理想象……等待之后孩子们的答案精彩纷呈、亮点多多:“小猪可以抓起墙壁上的渔网,套在狐狸头上,把它捆在柜子上不能动弹然后逃跑。”“小猪可以拼命地喊救命,说不定会有机敏的大猎狗就在不远处,听到叫声会来救它的。”“小猪可以放屁臭死狐狸,再乘狐狸不注意一溜烟跑掉。”……

二、“活”演绎待精彩——捕捉好活动中生成的等待

活动中生成的等待,是指活动前无预设的,但因活动的需求、幼儿的发展需求,需要运用等待策略,产生新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或促进幼儿的发展。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出现新的情况,出现宝贵的、难得的有利于我们教学的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要有“随时发现”的敏锐洞察力,来捕捉发现适宜的等待良机。

1.表达模糊时需要等待——自我内化,成就自信。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是每个幼儿都获得满足和成功。”尊重孩子,不仅要尊重孩子应有的权利,而且也要顾及孩子的心理,要保护孩子强烈的自尊心。语言活动中,个别孩子会因为一些突发状况,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时不知所措,或因为紧张而一言不发,或说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或回答的内容与问题风马牛不相及,或回答一半中途停下来等等。这时,我们不要急于打断孩子的表达,应该耐心地等待,先缓和紧张的气氛,可以用期待鼓励的眼神暗示他不要着急或通过语言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孩子通过短暂调整后,即不失面子又能及时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完整。

案例一:

在大班绘本教学《我的幸运一天》中,我让孩子们回忆故事中小猪总共想了几个办法让狐狸上当?分别是哪些好办法?来感受小猪在遇到狐狸时通过机智把危险变成了幸运。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一向较腼腆的彤彤已经高高得举起了小手,瞧她自信满满的样子,我便请她来回答,但当她站起身来时却变得支支吾吾起来,我微笑着看着她,耐心地告诉她别着急,慢慢地回忆一下:第一次小猪的办法是,狐狸怎么做了……第二次……第三次……等待中,渐渐地彤彤在我的帮助、引导和激励下断断续续地说出了小猪的几个好办法。虽然今天彤彤有点紧张,但我相信,今天的等待给了她一次成功的体验,更给了她自信和阳光。

假如教师担心彤彤拖延课堂时间,急躁地打断,或许孩子会自责,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失去学习的勇气和信心。虽然活动有时会因孩子的表达遇挫泛起些许涟漪,但有了等待,这些涟漪依然很美。

2.问题生成时需要等待——触发思维,成就创新。

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总是期望幼儿立即做出回应,否则认为较长的等待是“冷场”或“浪费时间”。其实,活动中问题生成时,幼儿需要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哪怕离答案只有一步之遥,这个过程也不能滑过,要给予幼儿咀嚼和消化的时间,那层“窗户纸”要留给幼儿自己去捅。《指南》中指出:要支持和鼓励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的答案。等,再等,也许下一刻,就有幼儿思维顿悟,就是精彩生成之时。

案例二:

在大班绘本教学《我的幸运一天》中,我让孩子们思考:如果你是这只小猪,当你被狐狸抓住了,你会想什么好办法帮助自己逃脱危险呢?问题抛出后,举手的孩子寥寥无几,依然是那几个思维敏捷的孩子,见此情景,我并没有急于请举手的孩子发言,而是伸手点了点,用赞许的语气说:“嗯,已经有六位小朋友想出了好办法!”然后,面带微笑看着孩子们,只见课堂中又陆续举起了几只小手。我会意一笑,趁热打铁说道:“老师相信,其他的小朋友再认真思考一会儿,肯定也会想出比小猪更棒的更容易让狐狸上当的好办法。”我继续用期待的眼神注视着孩子们。片刻,班级里大多数孩子都信心十足地举起了小手。“如果我是小猪,我会告诉狐狸:我有个朋友叫猪小弟,长得又肥又嫩,我去把它叫来,有我们两个给你当午餐,一定让你饱餐一顿”“如果我是小猪,我会骗狐狸说:我刚刚经过小树林,看到几只嫩滑的兔妹妹在捉迷藏,让我带你去,把他们捉回来给你美餐一顿。”“如果我是小猪,我会可怜地跟狐狸说:狐狸先生,你不能吃我,我刚刚上了狼先生的当,吃了一块有毒的糖,现在毒素正在蔓延,我快支撑不住了,如果你吃了我你也会中毒身亡。”“如果我是小猪,我会……”瞬间,孩子们就像关不拢的话匣子,一个个精彩而富有创意的答案脱口而出。

活动中教师没有急于让个别孩子回答,而是亲切地鼓励、热情地唤醒,给孩子们提供充足的自主思考的时间,给予多数孩子创造表达的机会。假如教师为加快课堂进度,急于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不假思索地请少数孩子来回答,多数“胆怯”的学生将失去思考的机会,精彩纷呈的回答将可望而不可及。

3.思维碰撞时需要等待——交流讨论,成就精彩。

巴普洛夫曾说过:争论是思想最好的触媒。《指南》中指出:语言活动中要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教学活动中,当幼儿因某个问题产生意见不合,各抒己見时,教师要恰当抓住时机,停下来耐心等待,给幼儿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就是给幼儿创造争论的机会。孩子们争论的过程就是思维碰撞的过程,大家在碰撞中交流思想、交流想法,发表自己独特的意见,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

案例三:

在大班绘本教学《我的幸运一天》中,故事开始狐狸抓住了小猪,小猪很无奈地说:“好吧,听你的安排吧!”……到这里,虽是故事开头却也似故事结尾,孩子们对着阴险的狐狸咬牙切齿,对着可怜的小猪深表同情。“这是谁的幸运一天呢?”面对我的提问,强强小朋友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狐狸的幸运一天。”“为什么呢?”“因为小猪自动送上门来成了免费的午餐,这只狐狸不是很幸运。”“不会的,一定会有人来救小猪的,幸运的一定是小猪。”紧接着芳芳小朋友有了不同意见。“坏狐狸不会那么幸运的。”“可是小猪已经被抓了,都快下锅了还怎么逃啊,是狐狸的幸运一天。”……瞬间,整个教室炸开了锅,分成两派,各有各的理由。于是,我便让大家进行分组讨论,阐述各自的理由,为幼儿创造说话和表现自我的机会。等待中,大家的想法很精彩、理由很充分,充满了鲜活的智慧、创新的思维。碰撞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鼓励幼儿自主阅读接下来的故事内容,与同伴一起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

在追求高效课堂的当下,等一等,让幼儿享受思维碰撞的乐趣、亲历思维顿悟的精彩、体验智慧分享的快乐。

4.错误生成时需要等待——总结归纳,成就美好。

幼儿因受年龄和生活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往往对很多事情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有时还会有一些错误的认识。教师要意识到幼儿的错误代表着当前的认识,教师要给予幼儿出错的权利,用幼儿的眼光去看待幼儿,采取宽容和理解的态度,耐心地、精心地等一等,正面引导,给幼儿反思的机会。

案例四:

在大班绘本教学《我的幸运一天》中,活动最后,孩子们对小猪的机智勇敢深表敬佩,同时对可恶的狐狸心存恨意,甚至有的孩子还起哄起来:“狐狸不是好东西,我们要消灭它。”“对,杀掉它,这样小动物们就安全了”“叫猎人用猎枪打死它”“还有大灰狼、老虎也要打死它们,它们也会残害小动物”“是的,上次新闻我看到动物园的老虎逃出来把一个人给吃了,后来被动物园的人一枪打死了”……小朋友们的错误思想一下子萌发出来。于是我用眼神示意孩子们安静下来:“孩子们,老虎、狼、狐狸、狮子……都是我们国家的稀有动物,都是要保护起来的,它们都是有生命的,只要我们人类做好一些安全防护措施,它们是不会来伤害我们的,我们更加不可以去伤害它们,故事中的狐狸只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虽然活动已经超时,但是我依然在孩子们出现错误思想时停下来抓住了机会,在等待过程中耐心地总结归纳,等待着孩子们自我反思,等待孩子们改变想法。

如果教师面对孩子们的错误,不去正面引导,不及时给幼儿反思的机会,孩子们的错误观念就会生成并扎根。所以在活动中当孩子们的想法出现偏离,我们必须等一等,恰当地进行正面教育,这样我们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

语言教学中的等待是一门艺术,不是教师在时间层面上无谓地延长,而是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捕捉好每一次等待的良机,运用好每一项等待的策略,“妙”彩排,“活”演绎,静待活动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教育部﹒2012

[2]杨敏.要耐心等待花开[J].上海教育,2006,(6). 54.

[3]鄢超云.师幼互动中的等待问题初探[J].教育教学研究,2004,(4): 18.

[4]吴振珍.等待,让课堂焕发精彩—论课堂教学策略之一[G].快乐阅读,2013,(5): 92.

猜你喜欢

大班小猪预设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大班幼儿阅读兴趣调查与培养——以福建幼高专附属第二幼儿园大班年段为例
区域与集体教学融合视域下的数学活动——以大班数学活动《他是谁》为例
幼儿园本土民间艺术教育实践探究——以大班艺术活动《家乡的糖塔》为例
可爱的小猪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小猪家着火了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