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分析
2017-04-10高雪梅
高雪梅
摘要:小学语文不但是最基本的教育,而且还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这对于小学生个性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使课堂焕发生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使小学生身心都得到健康的成长。本文首先介绍了个性的内涵,然后针对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个性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个性培养
G623.2
一、个性的内涵
个性指的是一个人因受特定社会条件及各方教育的影响所形成的某种性格特征。一般情况下,分为个性心理特征与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气质、能力、性格特征,是个性的重要方面之一。而个性倾向性则包含有动机、兴趣、欲望、志向及信仰等。人总是在一定的活动中被个性倾向性牵引而表现出某特定的心理特征。个性的心理特征以及倾向性共同对人的个性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彼此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作为不可忽视的心理卫生问题,个性的塑造和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不能不被重视。
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所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主观能动性
现阶段,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式仍然囿于传统的填鸭式课堂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一节课下来沉闷、枯燥、教学效果不好。这一种教学模式看来存在着重大的缺陷,那就是学生只能一味地听老师讲,难以发挥出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教学方法单一化
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之中最重要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就是教学生认识新字、理解新的词语以及进行不断地朗读,严重忽略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联想,这种教育模式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3.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
传统的学生被动听讲的语文教学,不会有良好的教与学互动,师生间交流沟通必然也就少了,造成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得不到满足,而教师也不能全面客观的了解学生性格特点,无法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了,同时小学生的想象力也得不到發挥和正确引导,教师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缺点和偏差也不可能及时给予指正,学生个性也就无法得到良好的培养。
4.考试内容僵化
小学语文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掌握语文情况的检测,一些学校出的考试题目并不能真正体现学生个性,考试往往是应试教育的延续,一些教师为了体现试题具有一定难度,便四处搜集五花八门的题目,甚至出现病句等错误,这种延续应试教育的考试脱离了语文基础知识要求掌握的范畴,严重制约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阻碍了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培养。
三、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对策
1.为学生提供机会展示个性的机会
学生都有展示自己、表现自己个性的欲望,而语文这门课程恰恰是一门充满想象力的课程。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自由讨论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平台和机会表达自己、展现自己,慢慢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作为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威严无比,高高在上,学生正襟危坐的课堂模式,教师要配合学生共同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大家象一家人一样,无拘无束的进行沟通和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可以畅所欲言,能够把自己心里所想真实的向老师汇报,这样学生存在的知识疑问才能得到破解,教师才能掌握学生的心理。小学语文教学要积极主动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小写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愉快学习,轻松思考,这样学生才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敢想敢说,发挥出自己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师生间的沟通顺畅,达成互信关系,学生把老师当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就会主动向老师敞开心扉,这样教师就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思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平时要多接触学生,经常进行一些家访和座谈,多角度了解学生,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式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特长和优点。此外, 作为老师一定要处事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不能有偏心,让学生相信老师是最公平正义的,学生不拘束,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他们才会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待事物的看法和见解,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个性。
3.让学生萌发好奇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每位老师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很少被老师应用到教学中去。如何让学生对于学习保持兴趣?让学生萌发好奇心理无疑是最佳的法子。要让学生萌发好奇心,老师教学不仅要具有艺术性,同时要具有巧妙性,让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积极主动地去探讨,从而大大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比方说在教授诗歌时,不要简单背背完事,而是要在讲解的基础之上,指导学生进行有效仿写,学生在写诗对句中争强好胜,自然就会有兴趣的了。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指导学生展开一系列地研究性学习,撰写研究笔记,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培养。
4.鼓励学生创新思维
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的创新过程,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篇课文的认知都是存在着差异的,原因在于学生的不同生活经历以及不同的个性特征决定了这些差异。学生的思维不同,其个性体现也就不同,而创新思维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个性,体现自我,因此老师发现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具有创新思维时要多加引导,在求异中寻找正确答案。从辩证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的描述,观察的角度不同,发现的答案自然也会不同,语文老师不能保守的追求标准答案,这其实是在抹杀学生的个性,也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
5.改革评价标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应当仅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标准,对学生和老师进行评价。学生的个性以及创造能力不是仅仅通过考试能体现出来的。对学生的评价应当从侧重于分数的提高,转变为语文能力的提升。在小学语文考试当中,减少确定答案的问题增加开放式考题,促使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多维度思考。除了教师出题判卷之外,也可以让学生出题并核对,如此学生既可以检查到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不足,也能够增强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需要我们不断的发掘培养学生个性的方式和方法,对语文教学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积极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个性的科学路径,在语文教学中与时俱进,从小培养好学生的个性品质,引导他们正确学习,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细丹.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2]王丽梅.启动思维与个性,提升小学语文中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3,(08)
[3]马丽娜.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