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歌曲演唱素质的养成
2017-04-10曾梦雯
曾梦雯
摘要:现代社会生活中,声音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手段,拥有甜美的嗓音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自信。通过正确的歌唱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准确演唱歌曲的方法,同时具有较强的乐感和表演能力。身为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利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使学生的声音更加甜美,并充分挖掘展现滋生的音乐天赋?
关键字:演唱;兴趣;乐感;表演;训练
G623.71
现代社会生活中,声音是人类交流的主要手段,拥有甜美的嗓音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自信。通过正确的歌唱训练,可以使学生掌握准确演唱歌曲的方法,同时具有较强的乐感和表演能力。利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使学生的声音更加甜美,并充分挖掘展现滋生的音乐天赋,歌声和快乐将同时伴随着学生的一生。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学生歌曲演唱素质的养成就显得十分关键:
一、培养兴趣
我国著名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在《声乐教学》一文中形象地指出:“学习声乐与学习器乐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声乐没有现成的乐器,它是要在声乐的训练过程中去创造。学习声乐的过程,也就是制造乐器的过程。”由此可见,声乐的学习显得更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掌握,久而久之,还会打消学习的积极性。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
课前教师必须积极投入到備课中去,深入理解作品投入情感,去“设计”一堂课,想象课堂的气氛、学生的反应等等。
上课时倾注全部的热情,用形象的语言、生动的神态、夸张的表情来吸引学生。声乐理论语言常常是晦涩难懂的,而且具有不确定性,这对歌唱教学有很大的阻碍。我们如果一味地用书上的理论,很教条地讲给学生听,很多学生是听不懂的,比如说“气沉丹田”等。事实上,“气沉丹田”也就是让气息沉的深一些,有很多让气息沉得深一些的方法,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做的打哈欠,闻花香,做吃惊状等等,这些方法更直观有效。而这些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常常使学生积极性高涨,很自然地融入到了课堂学习中来。
二、声音训练
一般说来,通畅明亮的声音才称得上是好的声音。要达到这个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
1.姿势
歌唱时的姿势,直接关系到歌唱时形象的美观、气息的通畅,因此,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获得悦耳歌声的重要条件。歌唱姿势通常有站立和坐着两种。站立时两脚自然分开,与双肩平行即可,两手自然下垂,胸稍向前挺起,腹部微收,但不要僵硬。面带微笑,整个身体的重心略向前倾。坐着唱的姿势应挺直腰,不僵硬,身子不要靠在椅背上,双手自然放松,肩要平,歌唱时身体不要左右摇晃,不要前扑后仰,更不能趴在桌子上歌唱。无论是哪一种姿势,头部都要自然地保持平稳、正直,眼睛要自然地平视前方,脖子不要往前伸,也不要歪着。我的大学声乐老师曾经告诉过我: “歌唱中所有僵硬的,难受的一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歌唱将使人身心舒畅,精神爽朗。” 工作后,我也经常将这句话告诉课堂上那些一唱起歌来就浑身不自在的学生。在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习惯是最重要的,所以从第一节课开始我就教给学生正确、舒适的演唱姿势,并用童真的话语告诉他们:这是小歌唱家的姿势!每次歌唱前,也适当强调演唱姿势。
2.呼吸
气息和声音是不可分割的,有气才有声,出声先想气。练气息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声音更流畅、更动听、更自如。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的呼吸没有根本上的区别。但歌唱时的呼吸没有随意性,而是一种有意识、有控制的呼吸。比如说,吸气不能出声,双肩稍稍向后,胸自然挺起,两肋扩张,象张开的翅膀。不要缩脖子,身体各部分要放松,吸入的气不要随便呼出。即歌唱时的每个字每一句都在吸气的状态下唱出来。然而就如之前提到的,这些抽象难懂的理论很难使小学生明白并且做到,所以选择有趣的训练方法尤为重要。比如在合唱队的训练中我就曾这样做:拿着一束花,让学生用温柔幸福的状态享受花香,通过语言的渲染,学生如同来到大片的花海,全身放松,没有学生舍得用力呼吸,生怕用力的呼吸过快带走花香。有了这样的体验后,再告诉学生歌唱的呼吸就像闻花香一样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也就明白了,因为任何苍白的语言都比不过一次感同身受。
3.咬字吐字
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是唱好每一首歌的关键,可不少学生因为咬字吐字方法不正确,使歌曲演唱为之逊色。如何纠正歌唱中咬字吐字的毛病呢?首先,在学习歌词的环节上,我都要求学生要说好普通话,做到字正腔圆,因为只有正确的咬字才能找到准确的发声位置,这对于小学音乐课堂上的歌唱状态教学来说是一个捷径。其次,对于低年级有些习惯用“奶声奶气”说话的学生,我首先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发声状态和正确的母音口形,并多用“a”、“o”的母音训练。其三,对于字头吐不清的学生,要多用带暴破音的字进行练习。如“达(da)”、“米(mi)”、“爸(ba)”等,多用跳音练唱。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歌曲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练习,并且在课前的发声练习中要有意识地进行设计,而不是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使用同一条练声曲。
三、表演能力的培养
表演与歌唱同等重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做到声情并茂,歌唱的魅力才能得到体现。歌唱表演实际上是一件复杂的心理活动,在21世纪的今天,要让学生们的天性得到充分释放,在音乐课中必须培养学生敢于当众大胆地歌唱表演,这是一种自信心的培养,一种勇气的培养,一种对生活态度的培养。
总而言之,在音乐活动中,不能只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还应引导学生去表现美、创造美。因为音乐活动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创造等思维阶段,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在我国现阶段能够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广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场所是小学,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个优势发挥小学音乐教师的主动性,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学生潜能,体现音乐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