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2017-04-10冷静
冷静
摘要:小学美术的教学任务是:①掌握绘画基本知识和技能;②促进智力,发展能力;③进行美育。在这三方面中,居最先的应是促进智力的发展,培养能力。笔者认为能力来源于智力,智力来源于创造、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科学化;学科思维;发散新思维
在美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呢?课上我注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让学生多观察,培养其兴趣,科学地传授知识,特别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深入思维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大胆地讨论、发言,发展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在这几方面笔者做了以下教学实践活动。
一、传授知识要科学化
小学生模仿能力比较强,而且他们好动,即热衷于技法的操作。为了使学生既能听懂老师对知识的传授,又能正确操作,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上采用了“科学化的现代教学法。”我利用业余时间制作教具,引发学生兴趣。例如,我教小学第五册第二课《色彩缤纷的世界》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三原色和三问色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了使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我准备了六个量杯,其中三个分别盛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水,另外三个是空杯。上课后,我告诉学生:“今天我给大家变魔术,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清楚我是怎样变出的。”几十双眼睛盯着我,我把红、黄、蓝三种颜色,两种两种地分别掺合在一起,出现了橙、绿、紫三色,学生被这奇妙的变化吸引了,而且很快就总结出了其中的规律。这样,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可谓一举两得。结合教材内容我还经常采用猜谜语、讲故事、背儿歌、朗诵或唱歌等形式引入和传授知识。学生处在美好的回忆与创作激情中,画出了自己的杰作。
二、正确处理授业与解惑的关系
教师每上一节课,都离不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当学生主动接受知识时,才有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创造能力的发展又免不了向老师提出一些不明白的问题,这样创造性思维、质疑、解惑,才有可能出现发散性思维,尤其是美术知识的内涵又是那样丰富。比如,我教小学美术第六册第二课《画树》时,要求画一棵或一组树。学生质疑了,我可不可以画一些别的景物,我不但说可以,而且还鼓励他们越能突出树来越好,衬景可大胆想象。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学生在天空中加了个火红的太阳;有的学生在背景中加了连绵起伏的群山,这样既衬托出树的高大,又使画面内容丰富。教师使学生从作业中发现了成功的喜悦,又感到自己创造的欢乐。
三、注重科学启发学科思维
1.培养创造性萌芽
由于学生的艺术天赋、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不尽相同,作画时必然出现多种表现形式,我根据情况进行启发诱导,他们想象力很丰富,一次开学,我为了了解学生的绘画水平,就让他们自由大胆做画,每人画一张自己最喜欢的想象画。一个学生画了一个月亮高高地挂在天上,他把自己也画上去了,他坐在月亮上,又画了一个秋千,还画了一个小弟弟在荡秋千。像这样的画面还有许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2.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可以发展发散性思维。有一次,我在喝茶时,茶叶贴在玻璃杯上,图案很像一个滑稽大师卓别林表演的一个优美动作,这种偶然成像,激发了我作画的兴趣,于是我就把这图画了下来。这一块“砖”抛了出去,引出了许多块“玉”,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升华。
3.注意培养学生多观察、勤动笔、善联想的思维品质
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我還经常鼓励学生到校园或街道或公园去观察、去写生、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中的美与丑、苦与乐,然后用自己的画笔把感受表现出来。我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把每天观察到的有趣事情画下来,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又培养了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我还不时地把自己观察的乐趣有机地渗透给学生,以给予他们启迪。一次我吃鸡蛋时,用两个鸡蛋碰撞,一个鸡蛋的皮比另一个鸡蛋的皮硬,另一个鸡蛋的皮破裂以后,它的裂痕很像一只乌龟外壳的形状,于是,我就在上《蛋壳贴画》时,把这件事讲给了学生,而且我还把这蛋壳贴成了一只小蛋壳乌龟,使学生受到了极大的启发。《蛋壳贴画》一课上得生机勃勃,学生都兴趣盎然。但仅仅靠以上的努力还是不够的,在整个教学中,我们还努力上好欣赏课,把欣赏美术作品,作为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课程。因为欣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美育,促进智力、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较高的欣赏能力,学生对自己的作品就不能正确评价。所以,我在上欣赏课时经常使用:①看图听讲法;②听课口述法;③个别谈话法;④学生分组讨论法;⑤配合音乐欣赏法。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教的学生几乎都喜爱上美术了,并且创造了一幅幅优秀作品。学生孙忠洋等在全国少儿美术书法大赛获银奖。学生文潘文强等在市比赛中获得三等奖。还有许多学生的作品获优秀奖、佳作奖。从学生获得的荣誉中,我知道了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争取让学生得到更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