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作品阅读与审美意识的塑造

2017-04-10孙丽君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4期
关键词:通感直觉调动

孙丽君

G633.33

文学作品是艺术美的显现,文学作品阅读应着眼于人的精神旨趣,完善人格塑造,培养高尚的审美人生观。语文教学中,经典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尤其是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们要以情感过程为主线,激发、唤醒、调动和诱导学生积极情感。

审美感受起于对美的事物的直观,审美对象首先是以其可感的外在形式吸引我们,打动我们,使我们对它凝神观照而不旁骛他涉,产生强烈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又会立即触发我们的情感,唤起我们的记忆,激起活跃的想象和理解活动,不自觉地进入对象所指引的某种境界。当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表现出积极的主动性和自愿的渴望性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融入文学作品所设定的特殊情境,即调动学生的审美直觉、审美通感和审美想象去感受作品的意蕴之美、含蓄之美。

调动学生的审美直觉。所谓审美直觉是指审美主体在欣赏美的事物时,不借助理智或逻辑思考,突然感受审美对象的美的特征,也就是不经过自觉的明显的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而产生的对审美对象美的特征的直接感知和领悟。例如看到一条红色金鱼在鱼缸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时,有人说它像一条潜伏前进的小红船,也有人说像在水中燃烧的火焰,前者给人的审美直觉是优美,后者给人的审美直觉是壮美。学生读完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领悟到的是滚滚长江般的壮美;读徐志摩《再别康桥》,领悟到的是潺潺小溪似的柔美。通过调动学生审美直觉,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让更多的思想情感火花在文学课堂绽放。

调动学生审美通感。审美通感是指在艺术审美中,审美主体的视觉、听觉以及其他各种感觉之间相互影响,彼此联系。审美对象直接引起的某种感觉能够唤起另一种感觉。借助于审美通感,把各种审美感受联系起来,从而克服各类艺术在物质手段上带来的局限。常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要求学生运用审美通感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说它像一支舒缓的小夜曲,一幅恬淡的山水画,一朵散发清香的小花,一杯略带苦涩的香茶。借助审美通感读戴望舒的《雨巷》,学生读到空灵,读到飘渺,读到清愁;读到雨的清凉,巷的寂寞,心的惆怅。借助审美通感,茅盾先生读《狂人日记》:“只觉得受着一种痛的刺激,犹如处在黑暗中的人们骤然看到耀眼的阳光。这奇文中冷峻的句子,挺拔的文调,对着那半蓄半吐的意思和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使人一见就感着不可言喻的悲哀的痛快。这种快感正像爱吃辣子的人所感到愈辣愈痛快的感觉。”

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审美想象是指通过对审美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根据作品的描述,在头脑中重现这一事物形象。叶圣陶说过:“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事物翻译为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翻译过去,将那白纸上的黑字依旧翻译为具体事物。”特级教师魏书生先生在教“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两句诗时是这样调动学生的再造想象力的:他要求学生先在脑海中勾勒形态:画面中有西塞山,有白鹭鸟,有小溪,有桃林,有鱼儿。再要求学生给画面染上色彩:青翠的山峰,洁白的鹭鸟,清澈的溪水,粉紅的桃林。再让画面动起来:白鹭振翅,溪水潺潺,鱼儿畅游。还要给画面加上几个特写镜头:白鹭身上洁白细密的羽毛,桃花上那带着花粉的花蕊。短短的两句诗在魏先生的巧妙引导下活了、动了、立体了,这就是再造想象的妙处。

创造想象则是在原有表象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创造的新形象。如鉴赏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前四句写了十道风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十道景物是互不关联的个别景物,留有许多空白要审美主体去填补,为创造想象提供了非常大的空间。审美主体运用曾经拥有的形象记忆去连缀,用曾经拥有的情感记忆去拓展,形成象外之象,感悟旨外之旨,品味味外之味。于是荒寒之中,一个充满哀愁寂寞,怅触无边的天涯游子的形象就展现我们面前。

文学之美在于作者通过语言文字与读者的思想情感达成共鸣,形成来自彼此灵魂深处的悸动。阅读经典在中学文学作品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板块,也是最能让学生心驰神往的部分。“心驰”就是阅读的兴趣和欲望,就是情感在文字的海洋中的畅游;“神往”就是学生的审美意识通过一个个意象构织出的精美的小世界,寄托着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渴望。

猜你喜欢

通感直觉调动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巧用“直觉”解数学题
说通感
通感修辞很美妙
你的直觉靠谱么?
数独驾到
响鼓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昆虫料理,你敢吃吗?
某新官上任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