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成语搭建高中文言文学习的桥梁

2017-04-10张武慧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巧用成语

张武慧

摘要:成语大多脱胎于古代汉语,保留了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利用成语的许多古汉语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巧妙地学习高中文言文,积累大量的文言实词的意义。古汉语和成语的学习同时进行,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还大大增强了文言文学习的效益。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成语;巧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普通高中新课标语文必修2“梳理探究”的第一个专题就是成语。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特殊的固定短语。很多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所以也被称为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成语大多脱胎于古代汉语,大多也是文言词汇,它保留了古汉语的许多特点。所以不断积累并梳理学过的成语,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语汇的积累,增强写作中语言的表达效果,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更直接的妙用是利用成语的许多古汉语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巧妙地学习高中文言文,积累大量的文言实词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无论是教文言文或是学文言文,如果能巧妙地用成语辅助,古汉语和成语的学习同时进行,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还大大增强了文言文学习的效益。

联系常见成语来推求词义和加深对文言词语的印象,帮助理解一些常见文言现象,把枯燥单调的实词记忆依托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成语上,既感受到古今词义的变化,又在变化中感受差异趣味,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下面是近年全国各地高考卷和江西卷部分文言实词释义题的一些实例,题后附有所能联系的成语。

2015年(北京卷)9. ①至公也。 至:极、最——至高无上

②忍所私以行大义。忍: 对…狠心——于心不忍

2015年(上海卷)16.聪令有闻者。 令:美好见巧言令色

2015年(浙江卷)16. B.当涂兵之冲 冲:突袭,冲击(错)——首当其冲(要冲)

2013年(江西卷) 10.B.工丹青 工:主管(错)——工于心计(善于)

2011年(江西卷) 9.D.亦不能夺之 夺:强取(错)——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舅夺母志(强行改变)

2010年(江西卷) 9.A.乱而继迁薄我 薄:轻视(错)——日薄西山(逼近、迫近)

2009年(江西卷) 9.C.能偿者捐其息 捐:舍弃——为国捐躯

2008年(江西卷) 9.A. 吾不克救也 克:能够——克勤克俭

从上述题目可以看出实词考查都是选择一些常见字,但也是易错字,易错的原因是往往考查不常见的义项。因为这些义项随着语言的发展,渐渐在日常语境消失了,学生只能在文言语境中有接触。但通过观察发现,这些义项往往保留在成语中。所以只要我们在学习文言文时,时时带着联系成语的意识,我们就化烦为简,变怕为趣了。

笔者在教授高中语文课本时梳理出:

必修一:

“夫晋,何厌之有?”见“贪得无厌”解释为“满足”;“范增数目項王”见“道路以目”解释为“使眼色”;“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见“数不胜数”解释为“尽”;“素善留侯张良”见“安之若素”解释为“平素、平常”。

必修二: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见“匪夷所思”解释为“非,不是”;“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见“耽于幻想”解释为“沉溺”;“女也不爽,士二其行”见“毫发无爽”解释为“违背,差失”;“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见“付诸东流”解释为“兼词,之于”;“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见“不言而喻”解释为“明白”;“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见“化险为夷”解释为“平安、平坦”;“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见“吉人天相”解释为“帮助”。

必修三: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见“三令五申”解释为“反复陈述”。“非我也,兵也”见“短兵相接”解释为“兵器”。“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见“正中下怀”解释为“合乎”。“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见“狐假虎威”解释为“借助”;“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煣使之然也”见“一暴十寒”解释为“日晒”。“内立法度,务耕织”见“不务正业”解释为“致力从事”。“履至尊而制六合”见“如履薄冰”解释为“登,踩,踏”。

必修四: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徒劳无功”解释为“白白地”。“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见“前倨后恭”解释为“傲慢”。“臣请就汤镬”见“赴汤蹈火”解释为“热水”。

必修五: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见“从谏如流”解释为“谏正、劝止”。“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见“载歌载舞”解释为“一边一边”。“聊乘化以归尽”见“聊以自慰”解释为“姑且”。“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见“夙兴夜寐”解释为“早”。“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见“不矜不伐”解释为“夸耀”。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见“无可匹敌”解释为“比得上”。“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见“无人问津”解释为“渡口”。“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见“迥然不同”解释为“远”。

选修教材和传统教材中也有值得积累与成语联系密切的实词,在这就不一一列举。

词类活用这一文言现象在成语中也得到充分体现: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中“衣”可联系“衣锦还乡”(“衣”,名词作动词解释为“穿”);“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中“树”可联系“十年树木”(“树”,名词作动词解释为“种”);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中“名”可联系“不可名状”“莫名其妙”(“名”,名词作动词解释为“说出”);“孔雀东南飞”中“东南”可联系“东奔西走”“南征北战”(“东南”“东西”“南北”都为名词用作状语);“日食饮得无衰乎”中“日”可联系“日理万机”(“日”为名词作状语,每天)。

学习动词的使动用法时可联系“惊天动地”、“威武不屈”、“斗鸡走狗”、“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等成语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意动用法时可联系“不远万里”“草菅人命”“厚古薄今”“幕地席天”“敝屣千金”“羞与为伍”“不耻下问”“先公后私”“人贵自知”等成语帮助学生理解。

学习文言句式时,同样可以联系成语来分析讲解。如“为”或“为……所”等被动句式,可见成语“为人所制”“为情所困”;“于”或“受……于”等句式,可见成语“囿于成见、受制于人”。学习倒装句时,动宾倒装可联系“何去何从”、“时不我待”、“唯利是图”、“何罪之有”;介宾倒装可联系“夜以继日”“一言以蔽之”;状语后置可联系“绳之以法”、“持之以恒”、“嗤之以鼻”。

综上所列,古汉语的各个知识点,都不乏成语实例。以成语实例辅助高中古汉语的教与学,方便易行,引人入胜,能快捷有效地化解古汉语教学中的诸多难点,更是给文言文学习搭建了一个有益的桥梁。

猜你喜欢

高中文言文巧用成语
巧用学具教数学,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探讨
拼成语
结合习得理论提升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图片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研究
“望闻问切”在数学解题中的巧用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