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职学校政治课教学法的创新研究
2017-04-10魏贺洪
魏贺洪
摘 要: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追求中职政治课堂的有效教学成为中职教师的共识。如何在中职政治课堂上实现有效教学,让教师教的轻松,让学生学的容易,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体验到快乐,这是有效课堂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关键词:政治教学;创新
G633.2
一 、 中职学校政治课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很多中职生不重视政治课教育。政治课教育要求中职生为国家、民族、社会的文明发展和建设做出贡献,为他人提供帮助和献出爱心,要有社会公德心。中职生却认为政治课教的这些传统美德是过时的空洞说教。当下的社会价值取向逐步向多元化发展,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本位思想对政治课教育产生很大冲击。政治课教育要求中职生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对于个人利益的实现不具有直接的意义。中职生把政治课教育评价为仅仅是宏观上一种外在的东西。当感到这种教育不能给其带来直接利益和个人满足时,他们的政治观念便会淡化,对政治课教育的认同感减弱,采取敷衍甚至对抗性的态度。他们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目标向生活上的物质享受、经济上的实惠等方面发展。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培训中职生。很多中职生认为学到一技之长便能很好就业,而忽略了中职生还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学生对适应市场经济的综合素质人才需求产生了认识偏差。他们认为只要有熟练的专业技能,是否接受政治课教育无所谓,因此普遍不重视政治课的学习。从上小学到中学毕业,政治课一直是“副科”。因为这种思维惯性的影响,中职生认为政治课没有专业课重要,而忽视了政治课的学习。
2.中职学校的政治课教育职能被变相地淡漠了。在追求专业技能和就业率的情况下,学校强化了技能教育的实施,而弱化了政治课教育。因为政治课教育的相关方面投入少、关注力度不大,所以发展和改进比较缓慢。同时,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政治教育工作,使工作针对性差,未能将政治课教育全面融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中职生只关注自己的得失,而无视他人和社会为其所提供的各种支持和帮助,从而形成学生自私自利等思想倾向。因此,中职学校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需进一步把“学做人”和“学技能”完美结合起来。这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基本体现,也是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劳动者应有素质的基本要求。
二、中职学校思想政治的教学创新
1、教育观念创新
当前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提高教育效果,而要切实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确立适应新形势的新观念,必须实现由“单纯的思想教育”到“大教育”的转变。过去那种仅以关心个人政治上成长进步为出发点而采取的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取得短期效果,求得表面思想稳定,同时还极易陷入空洞说教的泥潭。现代社会人才培养是以复合型为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培养出的人才,在意识品质上,应该是创新精神和求实态度的统一;在能力上,应是理论研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统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改革创新,必须确立“大教育”观念,切实实现“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力争做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贯彻思想政治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未来,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目标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入细致的理想、信念、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教育;既要立足解决学生的现实思想问题,更要给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既要对学生的今天负责,更要为学生的明天着想,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2、活化教材创新
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进行创新,不能拘泥于教材,不能做教材的附庸,要赋予教材必要的张力,充分地发掘教材中蕴涵的具有活力的素质发展的部分。现编教材在体系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学科内的综合以及学科间的综合都不够强。而现实生活存在众多不可确定的因素,它们盘根错节,相互影响,形成问题,只有考虑诸多因素,运用相关知识才能解决问题。新课程也在课程和内容的综合性、弹性上作了比较大的努力,客观上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空间和舞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时不断地引导学生自觉构建学科内的体系,伴随知识的增加,能力的增强,所建体系应汇总、加深、拓广。就学科间的综合而言,应做到由此及彼,互相引用,互相验证。比如,理、化、生知识可作为思想政治课的案例,亦可作为例证加以采用;也可结合地理知识为情境,以历史知识为背景,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作分析等等。
3、教学手段创新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除了要引入探究性课堂教学形式,同时还要讲究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切忌用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讲解与讨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本与社会相结合,加强师生互动等,尽量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式,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中从一种兴奋状态进入另一种兴奋状态,对课堂教学充满新鲜感。还可以在课堂中穿插小品、辩论等多种形式,不断地丰富政治课的课堂内容。
4、作业布置创新
“作业布置创新”就是要革除传统书面作业的弊端,在传统书面作业基础上增加开放性作业比重,使之更贴近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吸纳学生的真实体验,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教师要注重通过学生作业来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作业来备课,安排教学重点难点,使教学知己知彼、有的放矢。比如,在讲“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时,教师布置这样一份作业:“请你列举一下自己周围存在的浪费行为、与环境不友好的行为,并分别说說所列举行为的危害”由于这种作业形式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与传统作业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没有标准答案,能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如实回答,有话可说,甚至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
结束语:中职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通过职业学习,主动适应市场需要,向职业生涯发展,促进其就业成才。就业、择业、创业成为中职生的最终目标。从一定意义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职阶段是培养职业精神(包括对职业的态度、观点、理想、道德、责任等)提升职业素养的关键时期。而中职政治教学的基础目标是促使中职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今后职业生涯培养健全人格。因此,中职政治课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中职生职业精神的重担。
参考文献
[1]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3.
[2] 阎宏.浅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自我教育[J].潍坊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