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经典诵读中渗透识字教学

2017-04-10黄家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识字古诗词孩子

黄家刚

G623.22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前提条件。 湖北有一名五岁的小女孩就认识三千多个字,这个例子说明只要做得得法,低年级学生大量识字是可行的。在此同时,我们发现中国文学精髓——经典古诗文,它精悍,琅琅上口,语言优美,是学习中国文化的最好题材。让学生从小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以提高詩文素养已经被许多有识之士达成了共识。在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读汉字,这样既认识了汉字,又熟读了经典,这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于是我们学校“新学校 新经典”课题组把这两项教学实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开展快速识字教学的同时进行经典诵读,相互促进,在相同的时间内收获两项成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家长和孩子们都付出了很多,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利用《三字经》识字,体验识字乐趣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着“记字难、遗忘快、不会写字”的现象。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静不下心,坐不住;二是课本中大量的生字,识字任务重。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地识字,就要充分地运用国学经典进行辅助识字教学,因为“三字经”制作的光碟集图像、文字、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分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参与识字,又可以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效率。我在《识字3》一文的识字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利用课前学生已诵读过的“三字经”,他们已经通过诵读《三字经》认识了大量的字。而《识字三》正好是《三字经》里面的内容,所以在识字教学时学生比较乐于学,兴趣浓厚。当我提问你认识了哪些字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识字效果很好。

实践证明,利用诵读《三字经》让学生进行识字,为小朋友提供识字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因为《三字经》好读易记,将识字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并赋予学生爱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日常行为规范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识字教学中,认字是很重要的,因为许多生字都是学生在诵读《三字经》时认识或巩固以前认识的字,而《三字经》又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读本,三个字、三个字一起读,朗朗上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给识字过程带来了乐趣。这样使学生的识字量大增,这样在识字教学中学生已经在诵读《三字经》时认识了许多字,在头脑中已经有了印象,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容易接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体验识字的快乐。

二、利用《弟子规》识字,收获识字快乐

古人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条件。为此,在诵读完《三字经》后,又相继开展了诵读《弟子规》。同样采用每天利用早读的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弟子规》,并要求学生每节课前三分钟诵读经典,每天的语文家庭作业我也布置学生回家诵读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引导学生在读中认字、在读中识字,在读中记字,在读中理解字义,在读中领悟做人的道理,提升了识字能力,收获识字的快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教育,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从小大声诵读经典,养成每天坚持诵读经典,识字的好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一千多字,而且可以让学生自幼就敦厚好学、通达事理、孝敬长辈,可谓一举多得。

三、利用古诗词诵读,提高识字兴趣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在低年级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让低年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其次,可以让孩子们接受优秀文学的熏陶,提高孩子们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古诗词诵读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识字的持久热情。

例如教学《一去二三里》时,我们可以把古诗编成孩子们爱听的故事,如《一去二三里》: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孩子们听得入迷。在背诵时,孩子们兴趣盎然,很快就把诗背了下来,并默写出来,每个字都写得那么工整,漂亮。引导孩子们在诵读中识字,孩子兴趣高,识字的效果也很好。

四、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但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广告牌,商标、报刊,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小学生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并杂抄在本子上。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爸爸妈妈或者查字典读一读,并记住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等等,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的热土。

在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有智慧性和文学性的经典读本,并通过诵读大量的古代文化经典,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自幼陶冶高雅情趣,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特别是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渗透识字教学,并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就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从中获得识字的快乐,进而提高孩子们识记字的效率,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词。此举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经典诵读,大量识字的教学实验模式给老师们和孩子们一个更好的平台,既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又不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我们肩负着对孩子进行基础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及更多方面的职责,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猜你喜欢

识字古诗词孩子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识字儿歌
猜诗词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识字谜语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