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价值
2017-04-10张锐
张锐
摘要:新课改在近年来的一再提出,足以看出国家对学生教育的重视,尤其是,政府对教学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的提倡,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现代技术教育在教学当中的推广,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单调性与机械性,对于现代教学课程的改革具有深刻影响。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在我国新课改的提出当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全面性和持续性发展,并且尤其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学在教学当中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内心,遵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对于抽象的数学模式教课,教师更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获得对知识的理解,那么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程改革呢?本文将针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阐述,以供参考。
1、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新课改标准对数学课堂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改变以往教学的机械性,而是能够通过新的授课方式引导学生,并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知识点。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多样化特点改变了我国传统授课的“标准性”与“固定性”,教师不再是讲台上喋喋不休的讲授者,学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被灌输者,传统的单一信息呈现与交流的形式得到改变,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那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的课堂上有哪些具体表现呢?
1.1课堂模拟教学:
可当模拟教学也就是通过课堂模拟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点,尤其是重难点的理解,尽管这种教学模式在以往教学课堂上就多有应用,但是由于常规条件下的教学手段往往不能使课堂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而同样的手法运用计算机模拟演示的情况下却能收到不错的效果。结合小学数学课程《角的认识》一课进行具体分析:
案例:学生在对《角的认识》一课中特别容易出现对相关知识点的混淆,比如说角的大小与构成角的两条边长短的认识,为了避免学生犯这个错误,可以进行信息化教学情景的设置:在电脑上设计出两组对照图,其中一组是两个角相等而边长不等的图,一组是两个角的两条边长相等而角度不相等的图,此时教师要求学生进行一个直观的判断,判断每个角的大小,经过举手表决我们发现,占据全班7层的学生数都认为边长的角一定大,很明显这一判断是错误的。为了纠正学生的这一错误判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四人一组的亲自画图、实验的方法在进行判断,通过画、比、量、议等多种方法验证,学生得出了正确的答案,为了进一步论证正确答案,教师可以在准备另外一组实验,教师利用电脑屏幕,显示一个高亮度的“角”,此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这个角的两条边变化时角的大小有哪些变化?学生通过亲眼目睹两边慢慢地延伸而角的大小没有变化的整个过程,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1.2在线针对辅导:
在线学习与授课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课堂上的又一大表现,在线教学的方式主要是针对性的学习辅导,具有个体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虽然个别辅导的教学模式一样存在,但是往往收效甚微,影响原因不外乎这几点:第一,教师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并且这样个体辅导方式具有空间限制;第二,师生交流方式的单一性与发到范围的窄小性容易使得班级学习分化,就是学习成绩优异的与学习吃力的得到了辅导,而忽略了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个别辅导的优势。
1.3网络协作研讨:
什么叫做网络协作研讨?就是利用网络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探索、研究、协作交流的学习平台,这样做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更加利于学生的思考与合作。例如,学生在学习时碰到了一个难题,完全可以共同探讨,通过探讨与交流汇集大家的力量让问题得以解决,这样的方式加深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改革中发挥的作用
2.1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传统的教学当中,往往在这整个课堂是都是围绕着教师转,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违背了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优化了学习情境创设,通过信息化学习,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而不再是单调性、机械性与灌输性,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学生感官,学生在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下,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2有助于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實现了声音、文本、图像等多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逼真的学习环境,强烈刺激的学生感官,不仅能提供强大的信息资源,还能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2.3适应了教育改革的需求:
据相关数据通过,截止到2014年,我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达 25.9 小时,在互联网使用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学习方式明显已经不能跟上学生学习的步伐,或者说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心理需求,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改革中的运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发挥了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更适应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
三、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直观形象,把数学课本上抽象的文字描绘和静止图像转化为具体、直观的动态过程,这样使题、难点变得容易理解。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则具有它独到的一面,即:时空的开放性、声形色的丰富性、查阅资料收集素材的迅速性、交互操作的便捷性与趣味性。如,为了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三者间关系的理解,在屏幕上先映出一条光亮的线段,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端点有两个;再使一个光亮的点向一旁延伸,从而造成有关射线的具体生动的表现,认识到它与线段间的关系,看到射线的端点只有一个;最后使光亮的线段向两旁延伸,又使学生看到直线的形象,认识到直线无端点。这种动感的演示,容易一次形成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及三者间关系和各自端点的个数。让学生亲眼看到那些变化过程,对概念的印象非常深刻,使抽象知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龚道敏.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探微[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2,(8):65-67.
[2]黄惠芹.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4):130-13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