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美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2017-04-10张海燕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3期
关键词:幼儿美术启发式教学运用

张海燕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幼儿教育也呈现多样化特点。鉴于启发式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性作用,正确、科学化的在幼儿教学中引入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全面做好启蒙教学的关键。本文通过简析幼儿美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探讨了幼儿教学活动中对启发式教学的具体运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美术;启发式教学;运用

G613.6

启发式教学以有效引导幼儿兴趣為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使幼儿能够建立起自身对审美的独特认识,不断发现美,追求美,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最终完成美术创作。

一、 幼儿美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概述

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启发式教学因其自身独特性与重要性,所以备受幼儿教师青睐。这种教学模式借助一定相关的双边活动,能够充分体现教师在其中的主导性作用以及发挥幼儿作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建立起幼儿对学习的积极性,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手段,使幼儿能够迅速对所学内容及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产生思考和探究,能够充分展开其想象空间并利用创造性思维完成美术作品。幼儿展开美术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使其自主与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总之,美术教学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充分体现着爱与美的教育。通过对幼儿的启发式教学,能够使其观察力、创作力与审美能力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是塑造其正确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要途径。

二、 幼儿美术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实际运用

(一) 以相关游戏为兴趣点导入教学活动

游戏作为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应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正确认识与创作图形”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制作出不同形状的手绢,课堂上先播放“丢手绢”的歌曲,并指导幼儿围着圆圈,由老师示范游戏规则,然后依次展开。通过“丢手绢”的游戏使幼儿充分认识到形状的乐趣,进而在头脑中对形状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在创作过程中,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除了常见图形,还有哪些类似的不规则形状,还可以提问相关问题,例如:太阳是什么形状?五星红旗上的五角星怎样画出,等等,进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讨论与思考氛围,既锻炼了幼儿参与活动与讨论的主动性,又激发了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 借助相关节日活动,展开以爱为主题的教学创作

幼儿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成员,适时合理的引入相关节日活动,能够激发起创造灵感,极大的拓宽其想象与创作空间。例如,在进行以“团圆”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家人欢聚一堂,中秋节赏月”的相关视频以及月饼的相关图片。使幼儿产生置身其中的幸福感,启发幼儿认识到不同形状与颜色的月饼并加以创作,还可以播放月亮的圆缺变化,使幼儿认识到月亮在团圆节日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而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节日中体会“团圆”的重要意义。还比如,在开展“尊老爱幼”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充分利用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在幼儿家长的陪同下,组织登高爬山活动。同时,还可在途中进行菊花观赏活动。另外还可邀请部分幼儿的爷爷奶奶来园区配合开展“尊老”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充分打开了幼儿看世界的多层次、多角度视野,既可以利用粗线条创作出远山的轮廓,又能够通过细致观赏菊花展开不同形状与角度的花瓣创作。不但丰富了幼儿的课外生活,还增强了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 借助儿歌与相关影像,使幼儿认识更加直观化

鉴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实际特点,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增加对其感官以及直观的认识。例如,在学习“动物简笔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小兔子乖乖”、“两只老虎”以及“数鸭子”等耳熟能详的儿歌与影像,使幼儿对常见动物有较为清晰的认识,能在大脑中迅速形成动物简笔图像,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幼儿参与儿歌学习与演唱,使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美术创作。

(四) 合理运用观察与比较,使幼儿展开多角度创作

众所周知,美术创作不能脱离观察。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在最初接触美术时也是通过观察鸡蛋这一静物来实现多角度的创作的。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其建立正确观察与比较的良好习惯,对于其后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对大班幼儿进行“静物认知与创作”这一内容的学习时,可在特定的餐桌上摆放不同静物或模型,教师在一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这些静物的排列有何特点?哪些距离我们近,哪些距离远?并引导幼儿近距离观察静物组合的遮挡效应以及由此出现的阴影效果。进而引发其对阴影出现的相关思考,并运用在创作中加以表现,此种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幼儿对于静物的观察能力以及对事物鲜明特征的捕捉能力。

(五) 借助相关古诗,增强幼儿对生活的创作体验

对于美术创作而言,不但要具备对于美的感知能力,还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创作源泉。例如,在开展“田园风格创作”的学习时,教师可带领学生朗读“锄禾”这一古诗,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放映田园生活画面。不但能使幼儿充分领略田园无限风光和景色,还能体会到“一餐一饭”的来之不易和农民伯伯从播种到收获过程的艰辛。进而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形成“不浪费粮食”

的意识,通过一系列的感知和体验,能够在头脑中展开不同内容的田园风格画面,

在进行美术作品创作时,能够建立起胸有成竹的实物感,运用其独特的思维展开创作。

二、结语

综上,启发式教学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重要模式,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充分运用,既能够建立与培养幼儿审美意识与能力,还能激发其自身创造的无限潜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鉴于幼儿天生的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各幼儿特点展开实际教学活动,不断在幼儿美术创作过程中进行积极科学化的引导,使幼儿爱上美术创作,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为学前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乔卉. 启发式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 早期教育(美术版),2013,09:6-7.

[2]景清华. 启发式教学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4,04:131-132.

[3]吴双. 试论美术教育与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J]. 艺术科技,2015,01:236-238.

猜你喜欢

幼儿美术启发式教学运用
浅谈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
幼儿美术的培养与智力开发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简谈数学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浅析幼儿美术游戏与教学优化整合
幼儿美术教育“麦当劳化”现象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