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互动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7-04-10习建飞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9期
关键词:探索高中语文教学

习建飞

摘要:新形势下,师生关系已经有传统的不对等关系发展成今天的平等、尊重与和谐等新型的师生关系。互动性教学是新课改较为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运用于语文教学中,特别利于形成一种较为成功的教学双边关系,使得教和学的主体的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更加凸显了语文教学的交际性和实践性。所以,本文对高中语文互动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实踐;探索

G633.3

一、互动式教学的基本概念

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表现机会,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完成教学活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中心,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语文教师的任务是以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好互动教学中要提出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讨论,最后做出合理的点评和总结。互动式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需要在课堂中加入前沿性的真实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其次,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注重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再次,授课形式多样化,不仅包括课堂讨论,还包括小组合作学习等。

二、高中语文互动教学的应用方法

(一)备课环节设置准备

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感性的学科,教学比较灵活因而也就更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整体把握教学过程,搜集整理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解析资料,做到讲解时心中有数,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备教材”;另一方面是“备学生”。“备学生”不仅是设置问题,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兴趣爱好,准备好讲解时的语言、情感或可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有关知识,这也是设置互动环节的重要着眼点。互动环节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于这些细微之处,它们能够引导学生自觉进行内容的渗透和理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适当贯穿一些以前学过的知识,既能够巩固所学,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又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或者是准备一些与课文作者或内容相关的小故事,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和推理,既能增加一定的趣味,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备课环节的互动设置是做好整个教学互动的前提,设身处地地设置互动环节往往能够为整堂课带来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实施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占主体地位,老师占主导地位。学生如同演员,老师是导演,一堂课的好坏,不仅是在于老师讲得精彩,更重要的是学生收获良多。课堂互动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课堂提问的设置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实施互动教学的中心环节和手段。设置科学、合理、适时、实用的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会对教学效果起到相当大的作用。问题的设计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性与艺术性

教师首先要准确把握课本知识要点,巧妙构思;设计的问题力争精巧、新颖、别致,既要符合语言规律,又要符合认识规律。难易有度,适合全班不同层次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要求。让学生不仅喜欢回答,还要有话可说,能够充分自由地多元化展示个性。

(2)知识性与思想性

教师在提问互动中应渗透爱国主义思想和人文主义思想,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寓人文教化于文化渗透之中,寓教于学,寓学于教。

(3)兴趣性与实用性

教育心理学原理要求教师的提问要适合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尽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把兴奋点移植到求知欲上,使之好之且乐之,达到知之的目的,在快乐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2.课堂答问的方式

通常教师容易忽视问题的解答,其实解答环节对学生能力提高的潜在影响巨大。解答问题的方式灵活多样,需要教师进行灵活处理。

(1)回顾解答式

针对比较简单的知识点或事件,让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进入新知识的层面。比如,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对某一背景或某一人物进行回顾,或者对类似情境或事理进行补充说明。

(2)讨论探究式

针对的是有一定的深度的或者是具有多种解读角度的问题,让学生自由争论、自主探究。此种情况可进行适当的分组,组内探讨,组际交流,既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亦可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当学生遇到问题百思不解时,才予以启发;表达不清楚时,再加以引导;充分准备,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设想,并做出适时、恰当的引导与评价。

(3)自主解疑式

针对学生由课本知识而引发的新见解,在教材并未作要求或教师未加注意的知识点上,鼓励学生进行有理有据的质疑。可引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自主进行解疑,然后再发言交流。鼓励学生发挥积极性,开阔学生的思路。

3.作业训练中互动的实施

课后训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巩固环节,在此环节中与学生充分“交流”,会让整个教学过程形成良性循环。利用作业这一阵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对正确的答案予以鼓励,对有新意的答案予以评点,对错误的答案委婉地指出原因,这些方式,不仅能够委婉曲折地帮助学生,又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互动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语文课堂上更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课需要找到方法提高课堂质量,实实在在地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结束语

语文课堂要做到有效互动,多从教师与学生层面不断去思考探索构建,在有效互动中让语文教学真正的走进学生心灵。互动的课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到达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中语文课堂中实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入进行理性的、有创造性的思考,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韩保,徐丹.“互动式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实施的设想[J];新课程研究,2013(06)

[2]马永胜.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形成互动式教学的思考[J];中学生导报,2012(13)

[3]吴艺华.试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落实情境教学[J];江西教育科研,2011(04)

猜你喜欢

探索高中语文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