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宝宝如何吃坚果

2017-04-10董毅营养医师编辑柳佳

父母必读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宝宝坚果米饭

文|董毅(营养医师) 编辑|柳佳

专家支持|王兴国(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小宝宝如何吃坚果

文|董毅(营养医师) 编辑|柳佳

专家支持|王兴国(大连市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

坚果,一直被当作容易导致小宝宝窒息的食物,让父母们望之却步。其实,《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大豆、花生等坚果类食物,应先磨碎,制成泥糊浆,小宝宝也能安全添加呢!一起来看看吃坚果的学问吧。

坚果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成两类,即高脂肪类和高淀粉类。前者脂肪含量超过40%,如核桃、花生、葵花子、西瓜子、松子、榛子、杏仁、腰果、巴旦木、南瓜子、香榧子、开心果、夏威夷果等;后者淀粉含量超过40%,如栗子、莲子、白果、芡实米等。

坚果家族营养多

每种坚果营养素含量不尽相同,各有特点,但整体上,坚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部分坚果种类)、膳食纤维、维生素E、B族维生素、钙、铁、锌、镁、钾等。

不仅如此,坚果还富含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这种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必需脂肪酸包括n-6系列,其中,n-6系列的亚油酸必需脂肪酸在体内可以合成花生四烯酸等,n-3系列的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在体内可以合成EPA、DHA等,它们都对宝宝的大脑发育非常有益。

不仅如此,有充分证据表明,吃坚果还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有利于心脏健康,有利于孩子的远期健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周可摄入50~70克坚果。相当于每天吃核桃2~3个,带壳葵花子一把半,约20~25克,花生15~20克,或者板栗4~5个。

坚果过敏?一旦发现请避食

很多坚果都被认为是重要的食物过敏原。比如,花生很容易引起严重过敏症状。因此为预防宝宝长大后对花生过敏,有一种预防方法是在他们饮食中加入一定量的花生制品,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适应。

但有些观点认为,这么做有可能影响到宝宝的营养摄入、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正常发育等。因为花生过敏可引起面部水肿、口腔溃疡、皮肤风团疹,严重时还会发生急性喉水肿,导致窒息,危及生命。并且,花生引发的过敏为速发型过敏反应,发病时间距进食在半小时以内,虽然过敏原较易查明,但由于发病急,危险程度也更高。花生过敏很常见,这里建议家长们给宝宝添加花生等坚果一定要随时观察。

对儿童而言,还有一些隐藏的花生过敏。最近路透社的一篇新闻指出,由于食物成分标注不明或家长疏忽,约1/4有花生过敏的孩子仍在吃含有花生成分的食物。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美国食物过敏与过敏反应监测系统的专家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 首先,避免花生类的食品。如:花生奶油、花生酱、花生油、花生糖、酥皮花生等。

● 其次,留意食品的成分标签,混合果仁、早餐麦片、谷物棒、面包、蛋糕、曲奇、蛋卷等都有可能含有花生成分。

● 最后,注意那些可能导致过敏的食物添加剂,如氢化植物蛋白等。

添加坚果的4个注意事项

一般满6个月以后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随着月龄的增加,辅食的种类也应不断增加,让孩子尝试不同的食物,包括坚果类或植物种子。但什么时候可以引入这类食物,并没有固定答案。一般认为,6个月以后的宝宝就可以少量尝试。妈妈们在给小宝宝添加坚果时,除了注意要磨粉之外,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呢!

选择原味的

坚果,属于高能量食物,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B族维生素,适量食用有益于宝宝健康。但是,现在市面上出售的坚果,为了好吃或延长保质期,在加工过程中加入较多的盐、糖、油脂以及食品添加剂。这种“加味坚果”不在膳食指南推荐范围内,应该给宝宝少吃。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强调,首选原味坚果。家长们在购买坚果类产品时要注意阅读食品标签和营养成分表。当然,吃到嘴里凭味道也能判断是原味还是加味坚果。原味坚果更适合加在两餐之间,或者给宝宝做辅食时添加到宝宝的食物中。

购买新鲜的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其热稳定性非常好,常规烹调和加热法不易分解。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相当广泛,包括谷物、坚果和种子类以及牛乳等,尤以玉米、花生被污染的程度最严重。家长们尽量选择大品牌的坚果,购买散装坚果时一定要注意尝,避免买不新鲜的坚果。

尝试各种的

供宝宝选择的坚果可不只是简单的花生、核桃,很多坚果都可以磨成粉,按照辅食添加的原则,一样一样地给宝宝尝试。比如,腰果粉、开心果粉等,及植物种子葵花子粉、南瓜子粉、亚麻籽粉、黑芝麻粉等。刚开始贵在尝试,经常变换口味,可以让宝宝有新鲜感。随着年龄的增加,宝宝既能吃到不同类型的坚果或植物种子,又能够适量增加一定的摄入量。

每天少量的

坚果类虽然营养丰富,但是因为很多坚果含较高油脂和蛋白质,不是很容易消化,另外吃太多也会引起上火。并且,坚果类食物油性大,宝宝消化功能弱,如果食用过多的坚果,会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出现“脂肪泻”。

所以给宝宝吃坚果类食物时,要注意控制量,不能一下子吃太多。一般来说1周岁内的宝宝,每天吃一小勺坚果磨成的粉或酱,1~3岁的宝宝,每天可以吃20~30克的坚果。

这些情况宝宝不宜吃坚果

● 腹泻、消化不良或胃肠道急性感染的宝宝在患病期间。坚果同时富含大量膳食纤维和大量油脂,有较强的“滑肠”作用。故正在发生腹泻的人,消化道急性感染者,以及脂肪消化不良者,均应暂时避免吃坚果。

● 宝宝患咽喉疾病时。坚果通常的烹调方法是烤和炒,甚至是油炸,并撒上盐,容易引起口腔和咽喉的干燥感。故而咽喉炎、口腔溃疡等患者应当尽量少吃或不吃烤制、炒制、炸制的坚果。可以考虑吃生坚果,或吃煮熟的坚果。

坚果,好高的热量值!

单位:千卡/100克(100克米饭是1碗)

坚果种类 每100克坚果的热量值 相当于米饭的热量示例

榛子松仁板栗杏仁开心果葵花子594千卡相当于500克米饭619千卡相当于550克米饭212千卡相当于180克米饭562千卡相当于480克米饭552千卡相当于475克米饭616千卡相当于175克米饭

香香坚果,不同年龄不同吃

一般来说,宝宝3岁前不适宜直接食用坚果类食品,这是因为坚果质地坚硬,宝宝不易嚼碎,也不易消化。坚果一般体积小,一不注意就有可能呛入气管。

2岁以下的婴儿:坚果粉粉

可以将杏仁、核桃、松子、榛子等用磨碎机磨成粉状,拌入色拉、菜中或是撒在饭上,这样不但可以增加口感,还可以充分吸收坚果的营养。

观察宝宝添加坚果粉粉时的情况,发现宝宝对坚果有过敏反应,产生皮肤瘙痒、咽喉水肿等反应。凡这类患儿应严禁食用相应的坚果。

2~3岁的宝宝:坚果碎碎

3岁以下幼儿吞咽控制能力尚未发育成熟,最好将坚果切碎食用,像花生、板栗等可以去壳、煮烂,捣碎了吃,避免发生危险。

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在家长的照顾下尝试吃

坚果,热量充足,非常适合作为健康零食提供给爱运动的学龄前宝宝。但是,由于坚果呈大颗粒状,不易一下嚼碎,幼儿食用时有可能因为呛咳、说笑等滑入气管,引起严重安全事故。所以,学龄前儿童吃坚果类食品应有大人照顾。特别是在孩子吃坚果时,不要逗孩子笑或惹孩子哭闹,同时,提醒孩子注意安全,不要边玩边吃。

猜你喜欢

小宝宝坚果米饭
摇一摇坚果罐
小宝宝高兴了
小宝宝
小宝宝的哭声,你听懂了吗
爱吃坚果的小松鼠
脸上种米饭
脸上种米饭
植物帮之坚果
称称米饭再吃饭
一碗米饭最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