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巧妙的导入激活历史课堂

2017-04-10陈晓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6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陈晓花

G633.51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长期以来提及历史,学生普遍比较感兴趣,可是提及历史学习,学生却打不起精神,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就成为历史老师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良好的开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历史教学的导入语设计得好,课堂等于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导入语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喧闹的课间迅速拉回到课堂上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愿意与教师共同探讨历史知识的奥秘。而从心理学角度看,开始的二三分钟恰恰是人的思想最易集中的时候。那么,如何设计历史教学的导入语呢?结合平时的积累,我将导入的方式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复习导入

这是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方式,即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识。这样既有利于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又于无形中提醒学生及时复习,充分体现了孔子所提倡的“温故知新”的思想。可是怎么“温故知新”?却也是一门小小的学问。平铺直叙犹如白开水,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曲曲折折,学生又会丧失耐性。怎么办呢?新课程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参与,课堂才会真正上出实效。利用小组知识竞赛或抢答的方式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故事导入

初中生的形象思维较强,普遍喜欢听故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历史是对过去人物活动和重大事件的记述,具有极强的故事性。通过讲述故事,既调动学生的心神、智力,拓宽学生的视野,又为新课的学习作好感性知识的铺垫,有利于吸引学生进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商鞅变法》新课之前,我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古代,我国有个改革家在推行变法前,担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国都的集市南门竖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下令说:‘谁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给十金。人们感到很奇怪,只是观望着,没有人去搬。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赏金增加到五十。于是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果然立即获得了五十金的重赏。”故事刚刚讲完,就有学生在下面说是商鞅。我肯定之后,接着问学生:“大家可知道商鞅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体现了什么精神?”学生议论纷纷,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三、视频导入

中学生情感丰富,认识能力发展迅速,但非常好动、不稳定。通过视频则可以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形象的鲜活的历史,缩短由于时空差距所造成的学生与史实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认识历史、激发思维提供感性材料和思维桥梁,使学生对历史的感知和理解更加深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讲述《伟大的开端》一课时,上课伊始我播放了电影片断《我的1919》,视频中中国外交官顾维钧借着日本代表所丢失的怀表,在巴黎和会上慷慨激昂地指斥日本占领中国山东是强盗行为,是极端的无耻。通过视频不仅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情境,给予学生强烈的多种感官刺激,而且营造了一种爱国氛围,顾维钧慷慨激昂的陈词深深感染了学生,对于日本的无耻行径,学生个个义愤填膺。在此基础上,我借着影片告诉学生:“ 而日本的这种无耻行径却在巴黎和会上得到肯定,中国的四万万同胞终于愤怒了。北京的学生率先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由此爆发,中国历史的伟大开端也由此掀开。”

四、歌曲导入

歌曲是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音乐是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利用一些歌曲导入新课,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培养学习历史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例如在讲述《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我先播放了著名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雄浑激昂的歌声迅速将学生的思绪从喧闹的课间拉回,给予学生强烈的耳膜冲击。伴随着歌曲的播放,学生的情绪被激发,他们也不由自主地唱起了这首歌。见此情景,在歌曲播完之后,我立即让学生谈听后感和唱后感。学生畅所欲言后,我又适时补充:是啊!这首扣人心弦的旋律,曾经成为上世纪30年代团结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的号角和心声,也为全世界法西斯罪恶势力敲起了丧钟。正是在全民族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通过《团结就是力量》的播放,学生不仅在歌声中重温历史,初步感受到团结的力量,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的学习埋下伏笔,而且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在情感的驱使下,课堂有效地被激活,自然而然顺利走入新课的学习。

五、图片导入

初中生对形象逼真、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图片非常感兴趣,思维很容易被激活。如今的历史考试也特别注重图文并茂,新版教科书中也是图文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平时在教学中,注重对图片的利用。在课堂中,如果能恰当地运用图片导入,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学者郑樵在《通志·图谱略》中曾发出 “即图而求易”,“即书而求难”的感叹。图片的提供具有直观性,以静带动,能帮助学生再现历史现象,用静态的图片激活学生的大脑兴奋点。如讲《向人性扼杀者宣战》时,我首先向学生展示了两幅图片: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然后我让学生对两幅圣母像进行比较。学生得出的共性结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更显生动、灵活,而中世纪时期的则显得呆滞、呆板。在充分肯定了学生的观察后,我让学生结合课题自行解说和提问,从而导出了本课的学习要点。学生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现,思维得以大大拓展,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无论何种导入,语言要精练,三言两语,两三分钟,不宜过长,否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历史教学导入的设计也不例外。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可采用开门见山式、广告导入法、时事热点导入法、诗词对联导入等等。美籍华人杨振宁博士曾经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通过巧妙的导入,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必会大大增强。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定会大大激活,教学效果自然不在话下。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教学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新历史
写字大课堂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