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

2017-04-10易文理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6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课堂教师

易文理

摘要:教学互动是一定背景与具体情境下,学习的一方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技能,或者,探索以往不具备的现象等等的过程,教学互动不能独立完成,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构成,师生间的互动和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有效的教学互动可以始课堂活跃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 所以,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师;课堂;师生互动

G623.5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互动的意义

1.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能够展现学科的本质

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能够展现教学的价值所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学会学习,并挖掘数学逻辑的特点,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2.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能够培养学生的能力

数学作为逻辑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无形之中也加大了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难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培养学生的能力,才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让教师和学生能有更好的交流。

3.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能够促进问题的解决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对于问题可以分成两个过程,一个是提出问题,另一个是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先发现问题,并对问题提出假象,才能真正地让学生有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也能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发表观点。这种独特的方式能够给学生自评的空间,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4.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如果能在课堂上充分做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就能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学习长处,弥补短处。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若能按照自己的观点进行问题设计,学生的积极性就能提高,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观念依然存在,学生缺少主动性

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往往会采用家长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对于学生的主动性缺乏重视,使学生得不到提高,还很难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见解。传统的教学,并不是教师为学生讲的越多越好,这样会取代学生的看法,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学习。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表达,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教学,容易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危害,同时还和新课程改革相违背,不利于素质教学的要求和人才的培养。

2.片面进行师生互动,缺乏目的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教师认识到只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越多,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这种盲目的互动,并不能起到作用。由于教师在课堂中不断地提问,就会没有重点,学生也会麻痹,引起反感。即使师生之间互动的情况比较好,也不能使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不能有所改善。因此,学生的思想要想提高,单靠教师教和学生学是无法完成的,必须两者结合,才能使互动起到作用。

3.师生之间的互动存在表面性,没有从根本上加以重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对师生之间的互动存在表面性,为了互动而互动,不能正确地了解知识内容,这对学习的目的性没有加以思考,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表面性的互动容易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影响,对学生的发展也不利。教师给学生随意地分组,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这种学习只是表面性的,在本质上是不能起到作用的。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独占整个课堂,应该留给学生思考和发表见解的时间,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学生才是整个学习的主人。只有在这种平等的关系下,师生之间的互动才能从根本上起到作用,并能发挥一定的效果。否则,学生都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有问题也不敢提出来,这样师生互动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也就是说,师生之间的平等和和谐,应该建立在师生有效的互动基础上,并引起他们的重视,从实际生活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巧妙地进行互动

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可以知道,他们的好奇心比较强,对新鲜的事物都有一定的幻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促进他们的思维,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有一定的思考空间,并促进他们的创新能力。如果学生能对所提出的问题产生疑問,那么学生的思考能力就得到了提升,这是师生之间互动的前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还要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这种学习理念下学习,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学生只有敢问敢答,才能进行创新。同时,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的思考能力,理解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能主动地发现问题。

3.把握好沟通时机。

教师要把握课堂中抛出设计问题的时机。如有些问题学生讨论后还是似懂非懂的,这时的点拨他们会更深入的记忆,这就是教师进行引导启发的好时机,抓住时机,恰到好处的引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将问题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小问题,由简及易,或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大家一起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有效达成师生互动。

4.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数学教学课堂的灵魂,教师创设的问题要做到为课堂互动服务,紧凑而简练,有针对性。所谓“跳一跳摘果子”,就是指问题的设置要接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范围,不能太浅显,也不能太深,要更接近学生的实际,因为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启迪学生思维,从而让课堂更精彩。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能够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学生的学习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改变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教学。但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一定要把握重点,在适合互动的部分一定要加强互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课堂气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信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朱晓东.如何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2).

[2]董调芝.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新课程(小学),2013,(8).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课堂教师
欢乐的课堂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秋天在哪里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美育教师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