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灵活性的研究

2017-04-10王明杰王利卿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校企职业学校

王明杰++王利卿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校企结合,从宏观角度来说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从微观角度来说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也有深远的意义。所以校企结合的方式只有更加灵活,才能真正的使学生受利,学校受利,企业受利。本文认为校企结合的发展模式应该以企业为中心,而不是以前的以学校为中心。只有以企业为中心,进行校企结合才能使企业的参与度更高,这样学生技能的进步更快。

关键词:校企结合 ;灵活

项目编号:Y201512

G718.5

职业教育是什么?时代不同,所代表的具体意义也有所不同。在人类经历的各个历史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努力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职业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职业教育是学徒制,现在是专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而存在。职业教育基本问题是是职业教育中自在的,原生的、更够派生和能够决定其它问题的问题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最密切、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不仅要满足受教育者全面、终身的职业发展需求,还要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培养目标上职业教育是培养“有一定科学文化基础和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等一线工作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世界各国都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尤其是发达国家。例如作为世界的超级大国美国从1890年《莫雷尔法案》的制定开始,不断地通过立法规范这也教育的发展。美国从职业教育中的受益也是很大,1860-1894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增长四倍,从世界第四跃居首位,产品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 。从中不难看出美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的上,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大部分是实行二加一模式,学生在学校待两年,第三年在把学生送入社会参加企业实践,这样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无法及时与企业联系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技能的增长也无从谈起。长此以往职业教育可能将走向末路,上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有一些专家认为职业教育学校不能与技术学校划等号,他们强调职业教育也应该注重基础教育。可是如何注重,注重到什么程度,各个专家、教育工作者的说法并不一致。

首先,要给与学生参与企业更多的时间,时间是保证学生学习东西的基础,对于职业院校应该让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时间比例大于的学校学习文化课的比例,这样才能更加突出职业教育中的“职业”二字。

学生进入企业的实践,应从刚上大学的第一年就开始,先接触本行业最边缘的工作,从为企业技术工人服务开始。以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为例,首先让学生给工人师傅,拿工具,打扫机床,给机床添加润滑油,让他们先近距离接触这些机械技工的工作。这些基本功的锻炼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有很大的帮助。而时间的安排则是校企结合的一个关键因素。校企结合的灵活性就体现与此。这一个月的时间需要与企业协调,不一定非得在学期前或是学期末。应该让企业来安排时间,学校给予配合,适时的调整文化课的时间。这样不仅使是企业更佳灵活的安排自己的生产活动,也提高了企业参与校企的结合的积极性。从学生方面来说,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进入到自己专业的角色,使他们更早的明白,自己现在也是一名“学徒”,而不仅仅是一名学生。这样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内容将会更加的明确。

在第二学年,学校应该主动与企业沟通,让学生进入企业,尽可能能参加生产,积极与企业协调好,根据企业生产的淡旺季,选择合适的时间让学生进入企业参与生产,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快的学到技能,也是让学校帮助企业解决工人流动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在旺季时的用工荒问题。企业不用再销售旺季时节到处招工,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然后在企业的生产淡季,学校将学生领回,给学生安排理论课学习。从而企业进一步降低了自己的管理成本。学生不仅能够获得相应的酬劳,而且也提高了参与学习和生产实践的积极性,也提前了解和认识了企业的管理和学校管理的差别。这样对企业、学校和学生来说实现了“三赢”。

最后,学生进入职业教育的第三年,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大部分学校都是将学生直接送进社会,送入企业。部分专家或是教育工作者认为这样学生可以把前两年所学的专业知识用到实践中。这样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吗,实际恐怕并非如此。由于我国国情决定职业教育的学生大部分自主学习能力偏低,学生对自己在学校中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并不太了解,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传统职业教育的“二加一模式”已经不太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本文认为,学生通过第二年在企业的生产实践,对本专业的了解更加清晰,通过参与生产他们才真正的认识到自己所欠缺的知识。本文认为第三年才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关键一年。只有学生知道了工作中最欠缺的理论知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更加高涨,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通过第三年的主动學习,学生会为自己以后步入社会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以上不同阶段的学习,学生才能更快的适应社会,适应自己的岗位。以上方法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校管理的灵活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学校与企业真正灵活的结合,从以前的以学校为中心转变为以企业为中心才能使职业教育达到其真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欧阳河 ,职业教育基本问题初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96:19-26

[2] 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3

[3] 张建党,美国职业教育立法与职业教育[D],河北大学,2004

作者简介:

王明杰(1988-),女,河南巩义人,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管理、职业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校企职业学校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五花八门的职业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