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的优化

2017-04-10花瑞锋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活动课程社团立德树人

花瑞锋

摘 要: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即从研究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通过社团类活动课程使某一方面具有潜能和特长的研究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研究生在道德实践中实现自我感悟和自我成长。活动课程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极大而独特的价值,正成为研究生德育工作的主导形式。高校要适应研究生的需求和兴趣,以社团文化为载体,从师资培养、课程资源、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管理、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对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加以优化。

关键词:社团 研究生 立德树人 活动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1

一、活动课程的概念及历史发展

1.活动课程概念及基本特征

从理论渊源上看,“活动课程”概念源起裴斯泰洛齐、卢梭、福禄培尔和杜威等的教育思想。《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对活动课程作了如下界定:“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据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活动课程:它是以教育者为指导,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并获得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的课程,是一系列以教育性交往为载体的学生主体性活动项目及方式。其本质是打破学科界限并建立课程与学习者生活的关联,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征。活动课程意义上的“活动”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育性交往为中介的学习活动。其教育价值是通过学生的教育性交往来实现的,主要在于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得到全面发展。[1]

2.活动课程的历史发展

国外活动课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卢梭的“自然教育”、杜威的“活动课程”。自从杜威对活动经验课程做出系统的理论阐述后,世界范围内课程综合化的走势日趋明显。近代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更有力地强化了这种趋势,加强课程实践性与综合性成为主导潮流。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积极调整课程结构,设置综合实践类课程。比如美国的自然与社会研究、社会参与性学习,英国的社会研究和设计学习,法国“有指导的学生个人实践活动”,德国的“自由学习”,日本的“特别活动”和“综合学习时间”等。他们重视通过增设活动课程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求;他们注重改变学生单一的学习活动方式,加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和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在中国,孔子的知行统一,学、思、行结合,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思想等都是对活动课程教育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我国对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在曲折中前行,認识不断深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小学校普遍建立了与学科课程互为补充的活动课程体系。大学也以第二课堂为主要载体积极推进活动课程的实施,在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健康人格养成、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基于社团文化的德育活动课程

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是指从研究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通过社团类活动课程使某一方面具有潜能和特长的研究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对研究生的价值观、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等各方面产生影响。这一课程是“超越了传统的课程教学制度——学科、课堂、评分——的束缚,使学生置身于活生生的现实(乃至虚拟的)学习环境之中,综合地习得现实社会及未来世界所需要的种种知识、能力、态度的一种课程编制( 生成) 模式”。[2]研究生通过参与活动课程,综合运用知识,自主探社会、自然或自身的问题,从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和道德成长。

社团文化与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都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因而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和共通的。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体系是一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有机结合、理论灌输与主体内化双向互动的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这种活动课程相较于其他课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使研究生德育从单向度、控制性、管理化的灌输方式,转向了注重践行道德的“识见”和“体验”的交往性的德育,体现了道德主体内在的创造性和自我扬弃能力。[3]

二、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的现状分析

1.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的基本状况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以扬州大学为例,目前,全校有各类学生社团共426个,涵盖了理论学习、志愿服务、文学艺术、实践创业、学术科技和其他等六大类。其中,专门针对研究生的社团种类和数量相对较少。笔者以扬州大学的研究生为对象(含硕士生和博士生),对研究生参与社团组织和活动的情况进行了问卷和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1600份,回收1538份,其中有效问卷1489份,有效率达96.81%。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参加社团的比例较低,为63.7%,有26.3%的研究生表示从未参加任何一个社团。在社团类别的选择上,有83.8%的学生倾向于参加志愿服务类、文学艺术类等社团;调查显示,仅有31.6%的同学认为参加的社团符合了当初进入社团时的期望,对自己帮助很大;对活动的质量,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57.3%,同时有70.8%的研究生认为社团活动的质量有待提升,选“缺乏创新性,不吸引人”的最多,占68.83%。

在活动课程实施方面,制定了课程方案,明确了课程要求。课程方案一般由指导教师、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时数、活动要求、考核与评价等内容组成;建立了组织机构,加强活动课程管理,在校级层面依托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院级层面依托团委)成立活动课程指导办公室,负责全校(院)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管理工作,教务部门、导师、校院研究生会和各班级也积极协助活动课程的实施。

2.基于社团文化的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效

基于社团文化的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在研究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体现了以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价值取向。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得到全面发展。活动课程打破了院系、年级、专业的界限,不同院系、年级、专业方向的研究生能够通过参与活动课程广泛交流、拓宽视野,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竞争意识。

(2)完善了研究生培养课程结构,优化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以社团文化为载体实施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实现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有效衔接和沟通,形成了两者彼此兼容、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课程结构。这对于传统学科德育课程来说是一种突破,也是一种补充和延展,完善了研究生培养课程结构,优化了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3)拓展了研究生德育阵地,创新了研究生德育活动组织形式。丰富的社团文化德育活动课程,不仅促进了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为高校研究生德育延伸了工作手臂,拓展了工作阵地。同时,以创新的活动组织形式,有效激发了研究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活动课程,研究生因共同的兴趣爱好自愿组织起来,因共同的成长需求凝聚起来,在自主参与和自主体验中发展了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三)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课程覆盖面窄和研究生参与度低。究其原因,课程资源不足首当其冲。此外,课程内容出现偏差,课程教师指导不到位、策略选择不当,认识不足、缺乏创新等也是重要原因。

2.课程实施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管理错位甚至失位,存在管理真空。研究生德育活动课程的实施管理权,分属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及学院,职责存在诸多交叉,划分不清,存在管理真空,导致效率低下。

3.注重外部课程资料和活动组织形式,轻视人本身(包括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的主体意识的培育和内在精神的重构。往往比较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但在强调课程的技术化和程序化的同时,忽视了课程的人格化和生活化。

4.有关德育课程的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待提高。尤其是学校评价和教师评价方面,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操作规范。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实施中存在定位模糊不清、职责可操作性差、精力投入不足、考核难以量化等问题。

上述问题的不断显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实施的实效。

三、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体系的优化

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具有自身的特点,在认识和参与基于社团文化的德育活动课程过程中,也显现出其特殊性。首先,研究生的人格更加成熟稳定。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年龄总体稍长且跨度较大,身心发展更成熟,社会阅历更丰富,心理人格更加成熟稳定;其次,研究生具有更精深的学科知识和更强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本科生教育一般侧重知识的传承,而研究生教育则在课程学习之外承担了比较繁重的科研任务,更加注重探究真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研究生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識及与此相适应的自我管理能力。他们自主性和独立性强,群体意识较弱,对德育的内容和形式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加之不少研究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多以“充电”或“镀金”为目标,参与活动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在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研究生的身心特点,以立德树人为价值取向,选择确定活动课程的优化路径。

1. 以优选性、适应性、生活性为原则,优化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利用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加强课程资源整合,实现课程资源的优质化、序列化和生活化。研究表明,研究生往往更倾向于参与文体类休闲类社团活动,对专业类社团活动兴趣相对较弱,对活动的内涵、层次以及形式的创新性、趣味性要求较高,这反映了研究生对德育活动课程的客观需求。因此,课程内容应强调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把丰富而鲜活的社会生活纳入德育活动课程资源,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研究生在参与德育活动课程中实现自身道德成长与社会进步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新媒体背景下,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挖掘其德育功能,创建“以多种媒体共用,形成载体合力的德育工作模式。”[4]

2.以促进研究生的道德生成和道德成长为指向,优化课程设计。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源泉,活动课程设计应“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5],注重寻求生活与学术的交融。因此,活动课程的实施应突出研究生的主体地位,从他们的需要和兴趣出发,注重“知识”和“体验”的联系。课程的组织形式要以小组活动为主,强调研究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参与,重视其主观体验和感受,以促进研究生的道德成长。

3.以师资的专业化和校本化为目标,优化师资队伍。通过培训,使指导教师掌握较全面的跨学科知识,提升他们的课程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提升专业化水平;要充分利用高校多学科资源,克服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割裂的弊端,注重文理交融,强调专兼并重,开展师资校本培训,形成丰富的校本资源。

4.以全环节、全过程介入为手段,优化课程实施管理。制定课程的准入、实施和评价制度,构建完整的活动课程体系。按照课程实施的要求,制订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进程及评价措施。如明确专门的指导教师负责考核;将活动课程成绩记入学籍档案并核计学分;研究生参加社团活动课程的情况纳入各类奖学金评定。此外,还可建立创新奖励学分制度,对参与课程成绩突出者给予必要的激励。

5.以整体性、过程性、多元化为价值取向,优化课程评价。

从学校评价和教师评价方面,学校领导要带头重视,树立“标杆”,形成有利于研究生立德树人活动课程实施的政策环境和良好氛围,并确保政策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指导教师也应树立正确的理念,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投入。学生评价方面,应强调整体性评价,坚持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

课题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No:PPZY2015B109)

参考文献:

[1] 张国胜.论大学社团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88

[2] 钟启泉. 综合实践活动: 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6):42

[3] 段新明.科技与人文耦合背景下的当代德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285

[4] 项梅,罗炎成.新媒体环境下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初探[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76

[5] 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质、潜力与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3):66

猜你喜欢

活动课程社团立德树人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激励方法的应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设想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激励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探究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