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的实践

2017-04-10禹会环张磊张令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6期

禹会环+张磊+张令勇

[摘 要]近年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发生变化,以工科类高校为例,传统行业就业形势低迷,第三产业的发展迅猛,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难问题,新疆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从实际实际,探索出一些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办法。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 就业困难群体 就业实践

项目编号:2014xgy241612。项目名称: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就业观念培育研究——以新疆工程学院为例

G647.38

新疆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系分析系部历年来毕业生就业情况,找出就业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针对系部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召开师生座谈会、毕业生跟踪调查和企业调研,结合系部学生特点,积极转变思路,在实践中凝练经验,不断探索新的就业工作方式,千方百计地促进困难学生群体就业。

计算机工程系困难学生群体主要包括部分女性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家庭贫困毕业生和学习困难、心理问题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就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家庭教育所造成的封闭保守的就业观念;二是缺少培养与实践所造成的就业能力不足、技能缺乏及创新创业意识的淡薄;三是就业渠道闭塞所导致的就业主动性不足。

一、夯实基础,梳理学生信息,建立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库

系部就业工作小组在就业工作中发现,建立一套完整地就业困难学生群体信息库是做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系部学生特点,掌握学生的信息,系部就业工作小组才能分析出其中的主要问题,进而摸索出一套就业困难群体学生帮扶的方式。

通过实践,系部就业工作小组要求辅导员与班主任从新生入学开始,在各班级中设立就业委员一职,梳理学生各项信息,建立班级学生就业信息库。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完善资料,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女生、学习困难学生和心理问题的学生情况全面掌握。同时,安排一系列就业观念培养与转变的讲座;到大二时,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进入计算机相关企业见习和实习,安排一系列就业技能培养的讲座,并进一步梳理就业信息库。到大三时,为就业信息库中的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建立帮扶措施,指定系部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业课教师帮助困难学生群体就业。毕业后,对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稳定性进行跟踪调查,由就业辅导员进行生涯咨询。

二、转变观念,开展就业讲座,引导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成长

计算机工程系就业工作小组通过调研,把邀请企业人员来系部讲座作为有效抓手,累积邀请企业来系部开展就业专题讲座12场次。每场讲座均邀请IT行业技术工程师、企业HR经理、创业成功典型人物、毕业生校友等的来学院开展“激情IT,就业开讲”系列讲座,专题包含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HR教制作简历与面试、传授实用IT知识、培养创业意识等。

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在听讲座的过程中,逐渐地转变了保守的观念。在一场场讲座后,他们的潜意识里留下一道关于就业和生涯规划的印记。部分原来只想通过考编制就业的学生,知道了可以通过培养职业技能进入企业做一番事业。原来就业观念不切实际的学生,明白了原来工作需要一点一滴的付出才有回报。

通过开展就业讲座,系部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对自身的认识更加明确,有意识的寻找自己的职业方向,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职业定位。并踏入实习实践的队伍中,找寻自己的人生道路。

三、开拓市场,建立合作基地,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

自2015年至今,系部师生走访近20余家企业开拓就业市场,搭建实习就业和创业平台。鼓励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利用大二年级的寒暑假时间进入企业见习与实习。

目前,2013级进入新疆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恒和久远信息公司、立昂技术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神舟同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公司实习的7名就业困难学生,在經验和职业技能等方面都有大幅度的成长,在2016年的就业中,这些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和满意度都非常高。对于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有很大的影响,通过了解2014级学生在即将来到的暑假中会全部进入企业见习与实习。

四、重点帮扶,组织专场招聘会,促使学生精准就业

系部就业小组在帮助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就业时,确定了一对一推荐就业,就业导师咨询,组织专场招聘会等帮扶措施。在毕业生就业期间,系就业小组积极与计算机相关就业企业联系推荐毕业生就业。将掌握的困难学生群体与企业对接,一对一的推荐学生进入合适的岗位工作,对仍存在就业困难的学生,系部专职就业指导教师会主动与学生进行谈心,帮助学生找到问题,解开困惑,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

系部连续三年组织计算机工程系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专场招聘会,只要有可能涉及到计算机方向的招聘单位,系部就业领导、就业专干及班主任都会积极与企业建立联系,在交谈中推荐毕业生就业,积少成多,促成了毕业生稳定的就业形势。

总之,做好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的就业工作需要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开拓创新的工作精神与将学生就业放在心中的一份热忱,这也是每一位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责任与义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组编.大学生就业指导[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6—79.

[2] 仙米西努.阿吉.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D].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2012.

[3] 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3(05):60-61.

[4] 付永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8):129-132.

[5]赵晓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9(03): 216-219.

作者简介:

在职:禹会环,女,1983-04,籍贯:甘肃,硕士学位,工作单位:新疆工程学院招生就业处, 研究方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讲师,830001

在职:张磊,男,汉,1985-11,籍贯:陕西渭南,学士学位,工作单位新疆工程学院,研究方向:教育学,讲师,830001

在职:张令勇,男,1984-07,籍贯:山东省临沂市,硕士学位,工作单位新疆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政教育、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