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
2017-04-10郑红丽
郑红丽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则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入手,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数学内容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内容
G623.5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与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讨论后才能够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学生在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的时候,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养成与他人分享的好习惯。此外,在合作学习的这一过程中,学生还会逐渐的学会思考、与其他同学之间合作并分享自己的观点等,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新的知识,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第二,有利于转变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其在与其他学生的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弥补彼此在某一知识点上的不足,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及时的进行改正。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使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之间发生思想的碰撞,并相互补充彼此对问题认识上的局限性,转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开展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差,同时又缺乏一定的耐心,而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就是要克服学生的这一缺点。所以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时候,教師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样一来,就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此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加法交换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朝三暮四”这个故事来丰富教学内容,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对这一故事进行讨论,并说一说故事中到底谁占了便宜。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发现,无论是“3+4”还是“4+3”结果都是7,真正占便宜的人是猴子的主人,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则可以引出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加法交换律”。
这样的教学设计,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优质的教学氛围,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并在交流与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并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提高学习效率。
2.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其积极作用,还应该科学划分小组成员,是每一位学员都能够在小组中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首先,针对小学生年纪较小,缺乏合作精神这一点来说,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将小组人数控制在5——8人之间,每一小组人员的平均能力也应该部分上下。其次,教师在进行分组的时候,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来给学生进行分工。如对于学习能力差但是书写工整的学生来说,教师则可以安排其当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的观点和意见;而对于那些语言能力表达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选其为小组发言代表,让其来阐述小组的观点;而对于自律能力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选其为小组组长,来管理小组成员。这样一来,每一位学生的特长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在增强学生参与度的同时,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效率。
三、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
1.数学空间图形的教学内容
在小学数学学习由其是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数学空间图形,而小学阶段对这些图形的学习则是为以后几何图形的学习打基础的,对学生以后数学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阶段中,学习数学图形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通过讨论以及动手实践操作,来认识和理解图形与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空间图形的教学内容是很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如,在“对称轴”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讨论,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制作图案以及动手操作来对对称轴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当学生初步了解对称轴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小组间讨论,并要求学生将小组成员的想法进行归纳总结后,选择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则应该对每一小组的发言进行分析和点评。最后,教师还应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找出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形,并让学生试着画出图形的对称轴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在数学图形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间的讨论,能够找出本节内容的重点,并通过教师的点评来认识自己思维上存在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研究新知识的积极性。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和发现,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统计与概率的教学内容
除了数学图形以外,统计与概率也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知识,而要想学好统计与概率,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此外,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统计与概率,所以在刚开始学的时候会比较吃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给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外,还应该结合生活实际来对知识点进行剖析,并在班级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确定讨论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
如,在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先从最简单的开始,让学生统计班内男女生的人数,并随机抽取学生的学号,让合作小组记下抽十次后男女生的人数;抽二十次后男女生的人数……并做好记录。当学生抽完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来总结概率的概念,让学生结合之前的统计来理解概率的含义。当学生理解概率的含义后,教师还应该趁热打铁,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概率事件,并对事件进行分析,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对概率这一知识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在概率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减少学生的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
四、结束语
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黎美英等.适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研究[J],中华少年,2016(2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