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学习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2017-04-10杨瑞雄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

杨瑞雄

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学生通过复合性和发散性思维,在创新思想的驱使之下,借助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模式,重新加工自己头脑中原有的信息与知识,产生新的思维、理论和观点。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思维创造性

G633.7

高中物理教学不能仅仅传授一些死板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养成勤思考的习惯,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目标模糊不明

当前应试教育下,大多数高中生将成绩作为物理学习的唯一目标,实行题海战术,不求对知识的真正了解与掌握,根据高考的知识点背概念、记公式、照搬解题套路。这种方式虽然在学习过程中节省了时间,但也给很多学生的物理学习带来了弊端,一方面,为了应试所记住的概念、公式及解题思路都是短期的记忆,不仅需要不断地花费时间进行反复巩固,而且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反馈,在高考结束一个月左右所记住的知识都会忘记大半,这会给大学之后物理的学习造成极大的困难,也会使得物理的作用仅限于高考;另一方面,以应试为目标根据高考的知识点背概念、记公式、照搬解题思路使得很多的学生不愿意花费时间深究课本,从而忽视物理学习的系统性和理解性。

二、基础不牢,忽视理解

现在高中理科学习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同学之间相互比较做了几套题,甚至老师都会在班会上对那些做题比较多的同学进行表扬,并鼓励大家多做题,这造成的一个普遍现象便是每个同学手中都握有不同类型的多种参考书,在老师讲了一节内容后便开始了分节、分章、分套的做题,甚至许多同学在第一遍的学习过后都不会再翻课本,尤其是物理,由于考试以解题为主,许多同学对基本概念只是一知半解,甚至于相当模糊,而对于公式也只是把其当成纯粹的数学公式记住,没有弄清其由来,适用条件和范围以及每个符号所表达的意义,导致在应用中盲目照搬公式,得出错误结论。

三、没有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1.学习过程中忽视对课本及其插图的理解与应用。区别于生物和化学,物理的学科特点使得大多数的学生只注重对公式的记忆和解题思路的参详,对课本很少细读,对其中的插图更是不予理睬或者是一带而过,从而错过了课本插图所带来的加深理解的效用。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很多同学只是记住了加速度和速度变化的相关公式,没有注意教材中特意为加深同学的感性认识所配备的v-t图像,从而不理解加速度和速度之间的变化关系。

2.忽视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与方法。很多人在解决物理问题时,以结论的对错为主要目标,因此在解题过程中也只重视结论的对错,忽视了对于整个过程的分析,只通过套用公式来支配学习。例如,在对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的学习过程中,很多人只记住了最后考试需要用到的公式F=ma以及T=2π,F=mrw2等,而对于不同变量的处理过程往往一带而过,而恰恰这些是公式的精髓所在,是保证在最后的考试中严格按照思路进行,不走入误区的重要保证。

3.没有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高中物理突出的特点是研究对象比较复杂和抽象,很多人由于惰性心理,在解题的时候喜欢读题后想象研究对象的模型,很多做错的题目我们的思路跟老师在讲台上讲解时的完全一致,往往因为没有按照要求画草图或者在画图过程中为图简洁而省略导致最后结果的错误,这种不认真画图的习惯使得很多人失了不该失去的分数而捶胸顿足。

四、没有结合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的物理概念、公式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得出的,但是由于现在的高考中没有物理实验的相关考试,所以物理实验基本不受学校所重视,导致学生不肯在实验上花费自己的时间,没有将知识同实践相结合,只会用理论来解题,学生的物理学习违背了实用性的原则。

五、走出高中物理学习误区的对策分析

1.做好目标定位。目标是任何课程学习的首要任务,我们要从长远出发,认清自身学习物理的原因,从长期的学好物理这门课程和近期的高考双重目标出发,在学习过程中,时刻以双重目标要求和约束自己,一方面,为了以后自身的学习和学好物理的实用性加强对物理概念的知识的理解与深入;另一方面,为了高考的短期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寻更快捷、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思路。

2.扎实基础,重视理解。打好基础,加深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必要途径,学生应从初学开始,在学习每一个概念和知识点之时就注重对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后期再通过做题的强化加深每个知识点在心中的印象及深度。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的过程中,“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叫做穿过这个面积的磁通量”,其指的是穿过同一面的正、反向磁感线条数之差,这是一个定性的概念,而关于磁通量的公式Φ=BS,则是定量的概念,但只适用于B与S垂直的匀强磁场。

3.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在整个物理学习过程中,从学到练都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研究课本,结合课本上的插图介绍加深对每个概念和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在对物理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注重对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重视,从而加深自己的理解,促进物理整体结构的系统性;而在解题的过程中,要注重草图的运用,对每一个题目,要不嫌麻煩,细致画图,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4.增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尽管高考中不进行实验过程的考察,但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践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知识的深入掌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们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把握少有的实验时间,尽量争取较多的实验机会,同时可以观看一些关于物理实验过程的视频,从而加深自己对物理实验的印象,深入认识和理解每一个概念。

六、结语

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只要我们努力探索、勇于革新,把学习与创造、模仿与创新、理性与幻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苗苗.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J]。高中物理,2016.02

[2]王爽.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措施[J]。新课程:中学,2016.03

[3]李慧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J].成长教学。2016.01

[4]陈蓉.怎样走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误区[J].课程教育研究。2016.01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
高中物理解题中推理法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未来教室:高中物理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高中物理实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